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对市政协四届四次会议第20135号提案的答复
  • 发布时间:2020-06-22 11:39
  • 信息来源:随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 编辑:随州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
  • 审核:系统管理员
打印

代新华委员:

您提出的《加强生态修复,建设美丽乡村》第20135号提案收悉,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工作进展情况

近年来,随州市在加强生态修复,建设美丽乡村方面的力度不断加大,取得较好成效。

(一)加强规划编制。2019年完成了35个美丽乡村规划编制,今年计划编制38个美丽乡村规划;市级层面启动了《随州市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等工作,为改善城乡环境面貌做好顶层设计,提供规划指引。

(二)注重环境整治。大力实施打造生态绿城推进品质随州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两个三年行动,改造农村危房9670户,37个乡镇污水处理厂全部建成使用,11个村完成污水治理,完成234家规模养殖场污染治理,新改建各类厕所11.2万个,全市95%的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四个三重大生态工程”成绩突出,2019年全省现场会在广水市召开。扎实推进土地复垦工作,汉十高铁93个地块(共126.6公顷)临时用地复垦全部验收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复垦66公顷,生态复绿9.46公顷。加强矿山复绿及环境恢复,申报绿色矿山5个,随县石材矿山所有界外平台全部覆土,边坡覆土率达到95%,覆土57000亩、复绿86800亩,种植苗木8万余株,播撒草籽、刺槐籽3万余斤,覆土复绿初见成效。按照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的理念,积极开展全域国土整治试点工作,助推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全市空气、水环境质量企稳向好,PM2.5浓度均值42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比例77%。

(三)大力植树造林。三年累计完成人工造林20.35万亩,封山育林7.25万亩,退化林修复4.12万亩,沙化土地治理2.49万亩;2018年、2019年两年累计精准灭荒面积9.26亩,三年任务两年完成;2020年新申请计划1.97万亩,已按照规划完成造林,等待省级验收;三年累计完成长防林建设任务5.45万亩,造林补贴面积4.46万亩,完成森林抚育面积6.40万亩,完成林场国家战备储备林项目0.16万亩,创建森林经营样板2个。

(四)抓好亮点培植。“国家森林城市”复查顺利通过,大洪山国家森林公园获“中国森林氧吧”荣誉称号,全市2人获得全国绿化奖。近三年累计创建国家森林乡村19个、省级森林城镇3个、省级绿色示范乡村155个。3个镇入选全省首批“擦亮小城镇”建设试点,广水市观音村获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曾都区洛阳镇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乡镇”,14个村入选省美丽乡村试点,建成国家级生态镇1个、省市级“绿色示范村”324个。           

二、下步工作打算

以建设生态绿城为目标,在完成《随州市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等工作的同时,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进一步加大生态绿城建设宣传力度。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活动,切实提高全民资源环境意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发布“生态绿城”建设主题宣传,倡导生态消费模式,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价值观,力争把生态绿城建设宣传做到家喻户晓,营造全社会共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氛围,使生态文明理念在生产、科学、社会活动中深入人心,让市民参与到生态绿城建设中来。

(二)进一步加大生态绿城建设投入力度。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调研时强调“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调整区域产业布局,发展清洁生产,推进绿色发展,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全市启动2—3全域国土综合整治试点项目。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加大生态绿城建设的投入力度,多方筹措资金,推进曾(随)文化大遗址走廊、桃李春风时光记忆文旅小镇、中国编钟音乐文化创意产业园等重点工程建设项目。不断探索政府、社会和市民三方融合的有效形式,积极引导社会力量投身生态绿城建设,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各方广泛参与的浓厚氛围。

(三)进一步加大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力度。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集中优势兵力,动员各方力量,继续推进重点区域大气环境综合整治,对不符合产业政策和产业布局规划、污染物排放不达标及环保手续不全的小型制造加工企业开展排查,按照“规范一批、整顿一批、关停一批”的要求,进行分类整治。加快城镇、开发区、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白云湖水环境提升工程,大力开展水源地保护、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农村污染治理等行动,群策群力,群防群治,推动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督促各县(市、区)政府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对辖区内矿山企业督促按要求完成恢复治理任务,加快在建、生产矿山和历史遗留矿山等“新老问题”治理恢复任务,力争2020年12月31日前全面完成历史遗留矿山治理任务。

(四)进一步加大城乡人居环境改善力度。一是加大国土绿化力度,进一步加大森林资源保护和管理,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二是加强中心城区绿化建设。实施烈山大道、神农大道等道路绿化示范段,文化公园历史文化长廊符号浮雕、亮化设施维修改造,扮靓城市风景。三是着力完善垃圾储存、清运、处理的设施设备,完成全市所有行政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全达标任务。四是严格落实“河长制”,深入开展河库“四乱”自查自纠和常态化整治,加强对重点排污单位及乡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监管,开展入河排污口整治、化工企业“关改搬转”和乡镇屠宰厂废水、畜禽规模养殖污染治理等专项行动,多举措提升水质。五是实施乡村振兴,强化规划引领,县(市、区)政府根据需要组织编制村庄规划,做到应编尽编,统筹美丽乡村建设。同时着眼保护乡村风貌、传承乡村文脉、凸显乡村风情、留住乡村记忆,建成一批“曾随”文化特色的美丽村庄。

最后,衷心感谢您对随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

随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2020年6月22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