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张琳琳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治理城区交通乱象,提升随州城市品位的建议》的提案收悉,感谢您对全市公安交通管理工作的重视和关心,现答复如下:
去年以来,市公安局以落实《随州市改善城区交通环境2018-2021年行动计划》和《随州市城市道路交通文明畅通提升行动计划实施意见(2018-2020年)》为契机,积极开展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主要工作情况
(一)以优化交通组织为中心,全力保障城区交通畅通。一是提高路口通行效率。通过优化车道、优化信号灯配时、可变车道、摩托车待行区前置、车辆提前调头、严管前行加塞等措施,有效提高了路口的通行效率。二是封闭支路口。采取护栏隔离,封闭车流量大的支路口,实行行人斑马线中间穿、车辆两头转,化解了路口抢行的矛盾。三是重点区域综合治理。以文峰小区、中心医院周边、新火车站周边、大润发周边、鹿鹤市场周边为重点,实行严管,通过打通微循环、施划网格线、设置禁停牌等措施,严管违停违靠,使重要的堵点、乱点的矛盾有所缓解。
(二)以治理交通环境为中心,为高效组织交通提供支撑。一是持续开展违法停车专项治理,严厉打击违法占道停车行为,着力解决道路被违法占用的问题。二是施划网格线,解决随意停靠问题。三是与城管执法、住建等部门联合执法,不断规范停车管理和停车设施建设。四是持续开展酒醉驾、三轮车违章等违法行为专项整治行动,不断改善道路交通环境。
(三)以加快设施建设为中心,为优化交通组织提供支持。一是“三同时一验收”机制全面落实。城区五大道路建设投资主体,全部建立了交通安全设施建设与道路主体工程“三同时一验收”机制,每年投资800余万元,配套建设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标线,城区新增信号灯是前5年的3倍。二是加快旧城设施改造。施划标线23万平方米,新增标牌150块,电警53套、卡口37套,视频监控94处。三是创新交通设施。在党校路口设置车道,实行左转车辆借道通行,提高道路使用效率;在白云大道建设人像识别系统,严查飙车等违法行为;神农大道、迎宾大道建设不礼让行人抓拍系统,提高驾驶人的文明驾驶意识。
二、改进措施
(一)精准制导,着力打好严厉整治影响安全畅通的重点交通违法行为攻坚战。坚持以交警大队为单位“每周一行动”,以交警中队为单位“天天有行动”的工作模式,始终保持对影响城市交通安全和畅通的酒驾、醉驾、毒驾等“三驾”,乱停车、乱变道等“两乱”,闯红灯、闯禁行等“两闯” 重点违法行为的严管高压态势。持续开展整治三轮车无牌无证、违法载人、“三超”专项行动。
(二)分类施策,着力打好区域性堵点乱点治理攻坚战。一是科学组织路口交通流。以大润发、中心医院、中心客运站周边等易堵路口为重点,采取针对性措施,平衡路口交通流,有效缓解拥堵。二是打通区域交通“微循环”。以城区支路口、单位和小区出入口为重点,采取路口和出入口禁左、绕行调头等措施,形成区域交通“微循环”与城市交通“大畅通”的有效联动。三是严格整治与宣传教育并举。严查违停,增设禁停交通标志标线和违停抓拍设施,常年坚持对妨碍畅通的违停行为治理不放松。对同一地段,同一驾驶人屡次违停的,实行从重处罚。四是坚持协同共治。根据拥堵原因,列出问题清单。与城管执法部门密切配合,清理违法占道经营的摊贩,做到不占道经营;共同合理规划路内停车泊位,杜绝人行道停车妨碍行人通行。与交通运输部门密切合作,组织开展非法营运整治行动,不断规范运输市场。
(三)抢抓机遇,着力打好交通设施提档升级攻坚战。一是升级城区智能交通系统。建成集违法自动抓拍、人脸识别、交通事故预防、视频监控于一体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提高管理效能,规范行车秩序。二是增设隔离护栏。采取中心隔离、机非隔离、人行隔离的方式,新增隔离护栏10公里,有效减少车与车、车与人之间的相互干扰。在繁华路段和重点支路口实行硬性隔离禁左措施,将车辆调头与人行过街分开设置,破解交通拥堵问题,提高通行效率。三是规范管理设施。对全市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标线进行清理,取消设置不规范的标志,补划磨损严重交通标线,根据不同时段、路段规划信号灯配时方案。四是组建专业团队。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组建专业团队,力争有所创新。
(四)多维宣传,着力打好提升市民交通文明素质攻坚战。搭建“报、网、电、微”四位一体的宣传平台,开展立体宣教攻势。通过各类媒体平台进行“大曝光”“大警示”、“大提示”,向社会公示路口“闯红灯”车辆、逾期未年检车辆、终生禁驾人员名单等;组织开展以安全文明驾驶、文明行走等为主要内容的网络直播活动,教育城乡居民养成良好的文明交通习惯;开展非机动车、行人闯红灯查处的示范引导,着力提高市民的交通安全意识。
最后,感谢您对公安交管工作的重视和关心。希望今后为我市公安交通管理工作提出更多、更好的意见。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随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
您的浏览器版本太低!
为了更好的浏览体验,建议升级您的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