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锐代表:
您《关于擦亮“中国蕙兰之乡”名片的建议》(70号)已收悉,感谢您对兰花产业发展的重视和支持,现对您提出的议案答复如下:
一、我市兰花产业发展现状
我市兰花产业从80年代末开始兴起,经过30多年的发展,现已成为我国著名的“蕙兰之乡”,被中外兰商誉为继日本、韩国之后的第三大兰花产地。目前我市已发现的兰花品种达121种,以春兰和蕙兰为主,其中拥有九花、春兰红花等珍稀名贵品种21种。主要分布在大洪山区和桐柏山区,涉及曾都区、广水市的40多个乡镇(场),数量在2亿株以上,其中主要集中在随县的万和、殷店、三里岗、洪山和广水市的武胜关、吴店、蔡河、郝店等地。近年来,我市野生兰花面临枯竭,但是人工培植发展越来越快。据初步统计,全市现建有人工兰花苗圃基地150多处、精品兰花200余处,数量2000万株(盆)。涌现出一批大型兰花产业化龙头企业,如随州市金兰园艺有限公司、随州蕙兰谷生态科技有限公司、随州海峡兰花艺草产业园、随州兰蕙园、湖北省纳百川兰业公司等,培植的兰花数量都很巨大。目前已形成“巩固发展精品兰花、迅速扩大普通兰花”的发展态势。
二、市林业局应做的工作及建议
随州作为产兰大市,当前及今后时期加强对兰花资源尤其是珍贵品种的保护,实行分级管理,合理开发利用,让兰花产业健康持续有序发展显得尤其重要。建议市政府高度重视并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来扶优扶强,把加快培育兰花产业作为我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特色产业增长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断壮大兰花产业,驰而不息擦亮“蕙兰之乡”名片。
(一)编制规划,统筹发展。兰花被列入世界濒危植物名录,属国家保护植物。由于我市独特的地理环境,春兰、蕙兰独具特色,在国际兰花市场上具有比较优势和较高的市场竞争力,尤其是精品兰花在韩国和日本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是产品趋势强劲、创汇效果明显的“绿色股票”,为此,建议市委、市政府把兰花作为一种“朝阳”产业,纳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进行统筹安排,聘请国家或省专业团队编制我市兰花产业发展规划,根据发展趋势,编制“蕙兰小镇”建设规划。由市领导带队,相关部门去争取,力争规划获国家批准。
(二)成立机构,引领发展。市林业局将积极建议市政府,吸收外地经验,设立“随州市花卉(兰花)产业发展办公室”。发挥随州兰花协会的作用,当好市政府的参谋和助手,积极保护野生兰花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引导会员和兰花爱好者,搞好兰花的引种、调剂和养殖;积极组织外出参观、参展,为兰花交易营造良好的环境;开展兰花的栽培及信息咨询,聘请专家进行讲座;通过随州兰花网,创办刊物等各种途径,扩大对外宣传;举办随州兰花交易博览会,以花为媒,以兰为友,充分发挥兰花经济的复合效应。
(三)组织考察,借鉴发展。组织相关部门和兰花种植大户到四川、广东、福建、江苏、浙江等地以及韩国、日本等国家参观考察,了解兰花产业的发展趋势,学习他们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加强对兰花产业的正面引导,促进我市兰花产业的快速发展。
(四)培育市场,规范发展。兰花市场是兰花交易的平台,我局将建议市政府在适宜的位置,建设与兰花会展相结合、基础条件好、区域优势明显、有影响有特色的大型兰花专业交易市场,同时加强市场的管理与规范,逐步引导零星交易场所向大市场集中,树立兰花市场新形象。
(五)加强科研,科学发展。鼓励有实力的企业组建兰花科研机构,加大兰花科学研究力度,提高出苗率,规模化生产商品苗,批量投放市场,降低兰花成本;加强野生兰花的引种和驯化,繁殖发展上档次、具有规模的兰花种植。
(六)政策扶持,促进发展。建议市政府为支持随州兰花产业的发展,将科研和引导基地开发的资金纳入财政预算。落实市人大提出的设立“兰花产业发展基金”,积极落实兰花产业贴息政策。
此外,市林业局将积极向上争取并申报成立兰花原生地保护区,建设发挥好万和兰花自然保护小区的作用,推动环潭柏树湾村的野生兰花保护区建设,对兰花资源原产地注册保护,禁止采挖,保住随州兰花种植基因库。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广泛宣传野生兰花保护的意识,积极促进市人大立法,尽早出台《随州市兰花保护条例》,杜绝乱采滥挖野生兰花及各类非法交易行为。其次,实行政府引导、市场带动、选准龙头、办好基地的方针,真正把兰花产业做强、做大、做出规模,建议采取规划指导,部门支持,减费让利、信贷支持等政策,扶持一批兰花龙头企业,建立几个大型兰花产业基地,培育、繁殖兰花。建议宣传、文化部门要在深入研究和挖掘兰花文化、出版相关著作、城市建设植入兰花文化上下功夫,通过多个部门的协力参与和全市上下的努力,力争“蕙兰小镇”落户随州,以推动全市兰花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随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
您的浏览器版本太低!
为了更好的浏览体验,建议升级您的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