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缓解停车难——加强随州城区停车场建设与管理建议办理追踪
  • 发布时间:2016-07-28 00:00
  • 信息来源:随州日报
  • 编辑:admin
  • 审核:李发兵
打印

    “上班要早去单位占车位,下班要赶回小区占车位,送孩子上学、送老婆购物、送父母就医都担心停车……省吃俭用买了辆车,本以为出行方便了,却不小心成抢车位专业户了。”私家车主李先生如此自嘲。他反映,一到节假日,无论在哪停车,都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见缝插针找地方,为此,没少擦车子、挨罚单。

    近年来,我市城市发展日新月异,机动车保有量逐年递增,停车位却“后劲不足”,“找车位”几乎每天都在城区的街头巷尾上演,“停车难”正蔓延成一种城市病,横亘在城市交通之间。

    为破解这一难题,市三届人大六次会议上,人大代表苏轩等12名代表提出《关于加强城区停车场建设与管理的建议》。收到建议后,市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交由市城管综合执法局主办,市住建委、市规划局、市交警支队会办,市人大常委会列入重点建议跟踪督办。

​记者调查:“停车难”导致“有车不敢开”

    “奋斗好几年,终于加入了有车一族,可是每天下班回家都要为停车而烦恼。”家住随城玉石街颐景佳园小区的居民徐女士,去年购车,因小区车位满档,从此每天加入了抢占车位一族。单元楼前的过道、公共绿地周边都成了每日必争场所。

    和徐女士遭遇同样尴尬的有车人士不在少数。黄先生开车路过随城解放路购物中心,想给儿子买几罐奶粉带回家,可他沿着解放路中段找了十几分钟,没有看到一个空着的停车位,无奈之下,只好将车开回家,再走过来购买奶粉。

    “有时候明知道停在这个位置可能会违章,但确实是无奈之举,常常是绕了一大圈子,这车子确实也没地方停呀。”市民张先生在日常停车中经常抱着侥幸的心理,这一阵便被贴了三次违停,在采访中向记者大吐停车之苦:“如果有规划好的停车场,谁都愿意遵守规则。”

    记者走访发现,停车位严重不足给随州城区交通及市民日常生活带来了多方面负面影响:一方面,沿街商铺为了占用停车位各出奇招,在市区不少道路都可以看到商铺用花盆、招牌、摩托车甚至是挂满了衣服的晾衣架占据门口的道路和划线停车位的现象,使城市环境显得杂乱无章,严重损害市容市貌;另一方面,找不到停车位的车辆随意停放,使道路更加拥堵。停车难使市民在寻找车位停车上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反而给有车一族带来了办事效率低等工作生活上的诸多不便,严重困扰了市民的出行,导致“有车不敢开”。

    近年来,虽然我市对老城区的几条主干道进行了改造,平整宽敞的马路为城市增色添彩,但车辆乱停乱放也给城市带来了一份不和谐。特别在城区解放路、烈山大道、舜井大道等繁华商业地段和公共娱乐场所周边地带,乱停车现象较为严重。四处乱停的车辆,成为城市道路的“梗阻”。

代表建议:加强停车场的规划建设管理

    “随着我市城市的快速发展,机动车数量的持续增长,随城停车难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制约城市交通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提高城市通行效率,提升随州城市形象,我们12名代表提出了 《关于加强城区停车场建设和管理的建议》,希望市委市政府把破解停车难问题列入议事日程,以建设智慧城市为契机,开展专项调研,科学规划,统筹停车场、道路停车位的用地和配套建设,并制定相应法规予以保障,建立停车资源规划建设管理的长效机制。”领衔提出建议的人大代表苏轩告诉记者。

    苏轩认为,首先要加强停车场建设规划,要按照“供需平衡、协调发展、适度超前”的思路,在新区建设和老城区改造中,做细做实停车场建设管理总体规划。

    其次,要创新停车场建设管理责任主体,借鉴外地经验,按照“谁吸引的停车,谁解决停车位”的原则,明确停车场建设的责任主体。

    再次,可引入社会化、市场化的运作机制,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积极鼓励引进多种方式的投资建设停车场。

    同时,要积极研究缓解老城区停车难的解决方案,一方面在繁华地段建设开辟新的停车场,比如在鹿鹤市场附近可以考虑建设立体式停车场;另一方面要重点解决大型商业、娱乐、机关等公共服务场所原有停车场挪用问题,比如银泰购物中心、中百、原中商等地下停车场挪用为超市的,应予以逐步恢复,发挥停车功能。

    另外,还要加大科技投入,实现智能停车,提高停车泊位的周转率。

部门办理:广泛调研 逐步推进 综合管理

    收到人大代表的建议后,市城管综合执法局、市住建委、市规划局、市交警支队等主办、会办单位迅速行动,积极做好建议办理工作。

    “目前,随州城区小汽车大约有7.8万辆,且每年以27%的速度增长,道路两侧的临时停车位仅为5300个,老城区几乎没有专业的停车场。”市城管综合执法局党组书记、局长何仁义表示:“停车场建设及管理工作是一项服务民生的系统工程,作为该建议的主办部门,我们在办理中,组织专班人员进行了广泛调研,全方位开展了道路秩序综合整治行动,缓解了市民反映强烈的解放路等重点难点路段的交通拥堵状况。”

    为了进一步解决停车难题,市城管综合执法局会商相关部门,全面推动城区停车场建设,从根本上解决停车难。2015年底,我市取消了城区行政事业性停车收费,但通过取消停车收费半年的情况看,城区无序停车乱象普遍,泊位周转率下降,停车难、停车乱问题日益突出。为此,市城管局建议尽快恢复道路停车收费工作,发挥价格杠杆的作用,让车主不停或少停车,增加车位利用率;建议由政府牵头,多部门联合行动,下大气力解决银泰购物中心、中百仓储、原中商百货等商场占用停车场及停车设施的问题;建议加大停车秩序的联合整治力度,强化违规停放车辆的综合治理。

    “作为市规划主管部门,我们组织编制城东、城南等新区的控制性规划时,在行政办公、商场等人口集中的地方,规划建设满足需要的社会停车场,积极引导老城区人口向新区转移;加强老城区配套设施的改造规划,在老城区商场、医院等人口集中的地方规划建设立体式停车场;在审批新建居民小区规划时,停车位严格按小区户数1:1的比例予以配置。”市城乡规划局党组成员、总规划师张忠伟告诉记者。

    市规划局表示,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停车场建设,已将停车场建设纳入了2016年城市重点建设项目,计划在城南、城东、城西等人口集中的地方规划建设5个停车场,停车位2180个。同时计划从今年开始利用3年时间,在老城区中心医院、购物中心、香港街等人口集中的地方规划建设13个立体式停车场,这样又可以增加几千个停车位。

    7月13日,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谭志勇带领部分人大代表,市城管执法局、市住建委、市规划局等部门负责人先后察看了解放路购物中心、原中商百货水西门地下停车场、沿河大道浮缨巷口等地,对人大代表提出的加强城区停车场建设与管理工作建议办理情况进行督办。

    谭志勇要求,各承办单位要深化认识,增强工作的自觉性和责任感;要针对这一建议统筹规划,拿出符合随州发展要求的专项报告;要多措并举,加快办理工作进度;要明确责任,强化管理,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他山之石

    停车难问题,已成为全国性问题,看看其他城市如何解决。

    1、鼓励建造地下车位。杭州、武汉等地相继实施《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暂行规定》,新规表示,只要手续齐全,地下车位可与房产一样拥有“双证”,不仅可以办理产权证,也可以办理土地证,且可进行单独交易。

    2、兴建立体停车位。北京、台州等地,在车流集中地段建立立体停车库,通过升降设备,在单位面积内停放更多的车辆,有效缓解停车难。

    3、错时开放停车位。温州、嘉兴等地将市区机关事业单位的内部停车位,实行错时对外开放,市民可在规定时间内免费停车。

    4、新建人防停车位。南京、成都等地将城区中心的人防工程改建成停车场,一定程度缓解了城区中心地段停车难题。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