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关于向社会公开征求《关于推进襄十随神城市群旅游一体化发展的决定(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
  • 发布日期:2022-05-07
  • 信息来源:随州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 编辑:张春燕
  • 审核: 李发兵

为高质量推进襄十随神城市群旅游一体化发展,襄阳市、十堰市、随州市、神农架林区人大常委会共同起草了《关于推进襄十随神城市群旅游一体化发展的决定(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决定征求意见稿)。为充分保障公众的立法知情权、参与权,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增强法规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现将决定征求意见稿予以公布,欢迎社会公众积极参与,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请于2022年6月6日前将意见建议反馈至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
  联系人:熊雪寒
  联系电话:0722-3596526
  通信地址:随州市迎宾大道九号
  电子邮箱:407950578@qq.com

随州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2022年5月7日

                      关于推进襄十随神城市群旅游一体化发展的决定(征求意见稿)

为了高质量推进襄十随神城市群旅游一体化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湖北省旅游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襄阳、十堰、随州、神农架旅游发展实际,经共同协商,作出如下决定:
  一、统一思想认识。襄十随神城市群地域相邻、人缘相亲、文脉相融,旅游资源丰富。加强旅游业的开放合作,促进城市群旅游要素流通和资源优化配置,推动区域旅游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是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具体行动,是共建中西部地区非省会城市群的实践探索,对打造支撑湖北省高质量发展的北部列阵,推动襄十随神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明确目标任务。围绕解决联动发展不充分、整体实力不突出、区域形象不鲜明、综合效益不显著等问题,建立协调发展机制,统筹制定旅游发展规划,全面推进品牌形象、产品开发、旅游交通、公共服务、治理体系一体化,促进四地旅游业相互融合、相互依托、共享共赢,实现区域旅游高质量发展,把襄十随神城市群建设成为湖北省区域旅游合作发展示范区,打造成为特色鲜明、功能完善、品质卓越、游客满意的世界知名、国内一流旅游目的地。
  三、共建协商机制。建立襄十随神城市群旅游一体化发展协商机制,成立襄十随神旅游联盟,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解决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中遇到的重大事项和问题。
  四、协同编制规划。四地政府联合编制襄十随神城市群旅游发展规划,对区域内的旅游资源保护、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旅游市场开发、旅游产业发展等进行总体部署。四地政府编制本辖区旅游发展规划时应当相互协同,并与城市群旅游发展规划保持衔接,合理安排旅游功能分区,实现区域旅游开发一体化。
  五、共同塑造旅游品牌。结合襄十随神城市群名山、秀水、人文、都市等旅游资源,共同打造统一的区域旅游品牌;共同推广“襄阳好风日”“问道武当,养生十堰”“谒祖圣地”“秘境神农架”等城市旅游品牌;协同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打造一批旅游名县名镇名村品牌,构建多层次、差异化、有特色的区域旅游品牌体系。
  六、共同优化旅游产品供给。深入挖掘襄十随神城市群汉水文化、炎帝神农文化、曾随文化、道家文化、三国文化等文化资源,充分利用汉江、武当山、神农架、大洪山、丹江口水库等生态资源,全面改善旅游产品供给,构建类型丰富、组合良好、差异互补的旅游产品体系。共同围绕丰富旅游产品体系,推出山水、名胜、乡村等观光旅游产品,山地、森林、湖泊等度假旅游产品,体育运动、中医养生、文化体验等专项旅游产品;共同围绕国际旅游、国内旅游产品供给,推出面向国际市场的武当山之旅、神农架之旅、三国文化之旅、荆楚文化之旅,提升面向国内市场、省内市场的多样化、全域化旅游产品,拓展市内游、郊野游、环城游等短途休闲旅游产品;共同围绕大众旅游、高端旅游产品的结合,推出面向高端消费人群的定制化、差异化、个性化旅游产品。
  七、共同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加强襄十随神城市群旅游资源整合,共同打造一批世界级、国家级旅游线路。重点打造世界遗产保护之旅、武当道家康养之旅、三国文化寻踪之旅、神农文化探秘之旅等精品旅游线路;联合打造一批高品质的生态旅游、文化旅游、红色旅游、工业旅游、康养旅游、休闲旅游等特色旅游线路;适应现代市场需求和形势变化,共同设计推出一批国家旅游风景道和自驾游精品线路,推动形成区域旅游新格局。
  八、共同推进旅游营销。加强襄十随神城市群整体旅游形象推广,统一宣传口号,统一旅游标志,共建宣传平台。创新旅游宣传营销方式,联合开展“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襄阳诸葛亮文化旅游节”“武当国际武术节”“中国神农架国际生态旅游节”等节庆活动,宣传推广区域旅游产品、旅游线路,促进区域内外客源市场开发。
  九、共同推进交通互联。完善旅游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构建襄十随神城市群内联外畅的立体交通网络,强化交通网“快进慢游”功能,实现各主要景区景点畅通互达。推进城市群沿线旅游标志、标牌一体化和规范化建设。
  十、共同提升智慧旅游服务水平。创建智慧旅游城市、镇村、景区、企业,支持旅游集散中心、游客服务中心、旅游营地、旅游停车场、旅游厕所、旅游解说体系智慧化改造。共建共享智慧旅游一体化平台,提供旅游景区、线路、交通、气象、住宿、安全、医疗急救、游客流量预警等信息和咨询,推出网上预订、分时段预约游览、沉浸式互动体验、虚拟展示、智慧导览等服务。
  十一、共同规范行业标准。建立健全襄十随神城市群旅游标准化服务工作管理制度,统一旅游服务质量、旅游产品质量、旅游商品质量、旅游服务设施等标准,提升城市群旅游服务质量标准化、规范化水平。
  十二、协同开展市场监管。建立健全襄十随神城市群旅游市场综合治理机制,联合开展旅游市场执法检查,统一执法标准和要求,维护旅游市场秩序,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建立健全城市群旅游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和旅游纠纷投诉联合处理机制,保障旅游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加强城市群旅游市场诚信体系建设,建立完善区域内旅游相关企业、从业人员的诚信记录及违法信息共享机制,加强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
  十三、完善旅游业支持政策。建立襄十随神城市群旅游政策支持体系,强化用地、财政、区域、税收、金融、投资、人才等政策保障。推动四地旅游优惠政策协调统一、互认共享。推动四地旅游年卡互通互用,引导本地居民在城市群内其他城市旅游消费。鼓励四地旅游企业、旅游景区资源整合、资产重组,培育旅游企业集团和旅游上市公司。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