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随州市城管执法委2022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 发布日期:2023-02-06
  • 信息来源:随州市城市管理执法委员会
  • 编辑:随州市城市管理执法委员会
  • 审核: 黄振忠

2022年,城管执法系统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以“法治城管”建设为目标,加强城市治理创新,补短板,强弱项,不断健全法治体系,规范执法行为,完善行政决策机制,提高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加强疫情防控、助力脱贫攻坚、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全系统法治宣传教育稳步实施,普法依法治理全面推进,队伍建设不断加强,行业执法水平大幅提升,为法治随州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树立三种意识,在实现法治城管目标中彰显新优势。

1.树立科学决策意识。委党组认真落实《国务院<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和《随州市城市管理执法委员会<重大行政决策实施细则>》,在涉及城市管理立法、重大公共设施项目建设、重大民生工程、城市公共设施(资源)特许经营等领域,我们都坚持完善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廉洁性评估、合法性审查等行政决策程序和制度,并邀请“两代表一委员”对涉及重大公共设施项目建设、重大民生工程和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进行论证、听证,保证了行政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今年,就涉及城市公用设施的重大民生项目、《随州市餐厨垃圾管理办法》等重大决策邀请两代表一委员参与论证、听证5次,公开征求社会各界意见3次,收集意见建议40余条,召开专家论证会2次,签订公共设施项目建设、特许经营协议4件。

2.树立规范执法意识。在城管执法系统扎实推进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落实行政执法公示责任,规范公示内容、标准、格式,严格按照法定的公示期限,对每一个行政决定进行网上公示。2022年公示行政执法案件83件,其中规划执法案件16件,行政处罚案件2件,行政审批65件。大力推进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对所有行政执法活动,特别是涉及企业生产经营和重大财产权益的执法活动,开启执法记录仪和其他录像设备,推行全程录音录像记录,并通过书证、物证、证人证言、当事人陈述、鉴定结论、勘验笔录以及现场笔录锁定证据,保障执法每一环节实现全过程留痕。为了提高行政执法科技水平,今年以来,我委投入108余万元购买无人机、信息采集站、执法记录仪等执法设备设施260余件,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更加精准完善。作出重大执法决定前,未经法制审核或者审核未通过的,一律不作出决定。2022年,共召开法制审核会议8次,审核案子20余件;组织听证会2次。

3.树立按程序执法意识。在城市管理执法中,凡是进入一般处罚程序的案件,严格按照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程序,依法立案、取证、审查、告知、决定、送达、执行,对情节复杂或较大数额的处罚案件在案件调查终结做出行政处罚决定前,告知对当事人权利义务,并召开重大行政决定法制审核会议,对执法程序是否规范、当事人的违法事实是否确实、处罚依据是否准确、自由裁量标准是否适当进行审核,确保行政处罚案件做到公开、公平、公正,杜绝人情案、关系案的发生。

(二)强化依法治理,在城市管理高质量发展中体现新担当。

1.加快城管立法步伐。市城管执法委代市政府起草《随州市餐厨垃圾管理办法》,已于2022年11月14日市政府五届二十二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并于2023年3月1日正式实施;《随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已申报列入2023年度人大立法计划;《随州市城区建筑垃圾管理办法》已报市政府、市司法局同意,按程序进行修正。

2.扎实开展居民自建房违法建设专项大排查、大整治。为深刻汲取湖南长沙望城区“4.29”居民自建房发生倒塌造成重大人员伤亡事故教训,5月初,市城管执法委代市政府起草《城区规划管控区居民自建房违法建设专项排查整治暨“百日攻坚”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并予印发。市城管执法委与社区、街道组建联合工作专班,共同对规划管控的五大片区的居民自建房进行拉网式摸排,共排查居民自建房1800余栋,排查发现因历史原因擅自加层和扩改建导致房屋安全隐患的32处,通过做通思想工作督促自拆的26处,按程序组织实施依法拆除6处,基本消除潜在的安全隐患。在小南门街居民自建房安全隐患曝光后,城管执法人员连续奋战近两个月,将因违建存在的安全隐患房屋全部拆除,拆除小南门自建房存在安全隐患的乱搭乱建25起,拆除面积约760平方米,保证小南门街居民自建房安全,实现整改任务按期销号的目标。

3.强力推进老旧小区综合整治。以全市城区老旧小区改造为契机,加大对小区乱搭乱建违规行为的整治。今年以来,依法对蒋岗面粉厂、烈山社区、三峡物资小区、楚湘小区、神农药业公司、九星公司住宅区等10余个老旧小区内的违法建设进行拆除,共拆除遗留性乱搭乱建63起,面积约1800平方米;依法打击突击性抢搭抢建170余起,拆除面积约6200余平方米;依法拆除占压燃气管道的遗留性乱搭乱建10起,面积约120平方米;对孔家坡社区星润廊桥小区内占用消防通道的两处违法建筑进行强拆,拆除面积269.2平方米;依法拆除柳树淌弘大还建小区建设中存在的遗留性违规建设导致小区无法验收的两处违法建筑,拆除面积848.4平方米;依法拆除市民反映强烈水利工程处小区占用公共区域影响老旧小区改造进程的违法建筑,拆除面积42.24平方米。

(三)厚植为民情怀,在法治惠民工程建设中展现新作为。

1.树立执法为民理念,积极化解矛盾纠纷。城市管理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稳定和谐,我们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理念,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为了及时回应民意诉求,我们以数字城管中心为载体,增设网上信访窗口,畅通市民投诉渠道,充分调动广大市民参与城管执法监督的积极性。2022年,共接收阳光信访涉及城乡规划、市容管理、园林绿化、市政设施等城市管理执法工作的信访案件63件,处置办结62件,其余1件正在调查处理之中;数字城管平台全年共采集城市管理事件、部件立案42000件,处置数41668件,结案40088件,案件处置率为97.96%,结案率达96.6%;受理转办城市管理方面热线工单946件,办结716件,按时办结率99.86%,群众满意率达100%,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在着力解决好一批群众关注、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营造公平正义的发展环境同时,城管执法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方式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也得到明显提升。

2.聚焦民生福祉,扎实推进议提案办理。我们始终把办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作为接受人大、政协监督的重要方式,作为推动履职尽责、推进城市管理执法、改善城乡环境的重要抓手,作为为民办实事、解难事、造福民生的具体体现。2022年,我委承办38件建议提案,其中23件会办件5月底前已全部办理完毕,15件主办件6月底前全部办理完毕,实现代表、委员见面沟通率100%、书面答复率100%、满意率100%的目标。通过议提案办理解决了一大批涉及城市管理执法、城市环境、污染防治、交通秩序等民生领域的突出问题,赢得了民心,提升了城市治理水平。

3.推行柔性执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聚焦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痛点难点,对制约企业生产、投资经营活动和群众办事不便的行政权力事项持续进行梳理和精简。同时,结合随州城管执法系统行政执法工作实际,印发了《关于积极推行行政执法包容审慎监管的意见》,制定“四张清单”并实行动态管理,对轻微违法行为建立“容错”机制,引导行政相对人及时自我改正,主动消除、减轻社会危害后果。依法加强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以及小微企业、新创办企业的扶持,努力营造一流营商环境。

二、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情况

党组书记、主任王华奎高度重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制定《2022年度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清单》并严格履职尽责,带头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民法典等法律法规,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和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精神,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市的领导,推进城市管理科学执法、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切实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转化为法治城管建设的生动实践。

每半年主持召开一次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法治宣传教育、普法依法治理和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解决行政执法工作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在近几年城市管理执法经费严重匮乏的情况下,王华奎主任协调购置费108余万元购买无人机、信息采集站、执法记录仪等执法设备设施,推进行政执法规范化。遇到阶段性重点工作及时召开会议,亲自安排、亲自检查、亲自督办,使城管执法系统法制建设工作一年一个新台阶。

三、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一)城市管理执法依据缺失。行政处罚权相对集中后存在上位法缺失、不明晰,执法依据不充分,实施难的问题。在规划管理执法中,涉及搭建防雨层、隔温层、防盗网、遮阳棚、阳光房、凉亭、围墙、栅栏、住宅窗改门、开门开窗、出门口修建踏步和改变房屋使用性质、原有房屋加固、室内改建及老旧小区改造增加环卫设施、停车设施、配电房增容等均是信访投诉的焦点热点,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湖北省城乡规划条例》均未对此做出具体的规定,也没有相应的处罚条款,且又属在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难以办理规划许可手续的项目,导致实际工作中执行难、管理难、查处难,群众满意度不高。

(二)学法用法的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少数执法人员学法用法主动性差,学习存在应付差事,浮于表面现象,与自己有关的法多学,与自己无关的法少学或者不学。在城市管理行政执法过程中,执法人员运用法治思维、法律知识做群众工作、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和水平还需要提升。

(三)普法宣传工作有待进一步创新。围绕新时代城市管理执法的新形势、新要求,研究开展具有城管特色的普法活动的方式方法有待创新,普法的针对性、时效性、实用性有待增强。

四、下一步整改措施和主要安排

(一)推进城市管理立法工作。针对执法实际中存在的上位法缺失、执法依据不充分、处罚标准不明晰等问题,积极推动地方立法,申报立项,为城市管理工作提供制度支撑,拟出台《随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并对《随州市城区建筑垃圾管理办法》予以修改。

(二)加强城市管理执法队伍建设。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把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作为中心组学习、干部培训、党员学习的重要内容,着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敢于担当,纪律严密、作风顽强,业务精湛、敢打硬仗的城市管理执法队伍,推进严格执法,规范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

(三)抓好普法宣传教育工作。提前谋划,认真准备,通过设立宣传橱窗、展示宣传展板、发放宣传资料、开展宣传咨询等方式,广泛宣传城管法律法规,为全市城市管理工作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四)营造便民利企的法治化营商环境。牢固树立“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人人都有责任、个个都在局中”的理念。梳理城管领域群众和企业高频办理事项,精简材料流程,压缩办理时间。推行首次轻微违法行为容错清单,贯彻宽严相济的法治理念,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2023年2月1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