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居家养老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的实施意见
  • 发布时间:2015-06-02 00:00
  • 信息来源:市政府办公室
  • 编辑:admin
  • 审核:杨文明
打印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随州高新区、大洪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市政府各部门: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若干意见》(国发〔2013〕35号)和《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鄂政发〔2014〕30号),加快构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平台,为老年人提供便捷、优质、高效、经济的居家养老服务,现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加快建设居家养老信息服务平台,打造主城区‘十分钟为老服务圈’”列入政府十件实事为契机,认真落实《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社会化养老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随州市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建设实施方案》,通过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方式,大力推进全市居家养老服务发展。

  二、主要任务

  全市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平台建设坚持“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市场化运作、社会化服务”原则,按照“试点先行、逐步推开、量力而行、可持续发展”的思路,采取“顶层设计、统一标准、数据集中、就近服务”的方式,总结完善和借鉴推广曾都区经验,着力构建方便快捷、优质高效的居家养老服务网络。

  (一)构建居家养老信息平台。2015年,各地要以市级居家养老服务12349信息平台为中心建立工作站,通过热线电话、网络平台、智能终端(手机)等载体,根据老年人的需求提供相应服务。12349居家养老信息平台主要包涵三大功能,即:紧急救助服务、生活帮助服务、主动关怀服务。紧急救助服务是指当老人出现紧急状况时,按下“紧急按钮SOS键”,手机自动接入12349平台,通过平台救助系统同时连通老人亲属和相关医疗急救机构,协调指挥救助;GPS定位功能可在老人走失或子女想确定老人所处位置时,由信息平台自动对老人手机进行定位,获取老人所处的准确位置信息。生活帮助服务是指信息平台调度第三方服务机构,根据老人需求,为老人提供护理照料、家政服务、送餐服务、代购代领、家电水暖维修、健康保健、外出陪护、精神慰藉等服务。主动关怀服务是指信息平台可针对特定群体定制发送关怀信息,通过语音或短信方式,将天气预报、保健护理、健康管理、疾病预防、用药提醒、生日及重要纪念日提醒、为老服务有关政策等内容告知老人及其子女。
   信息平台通过整合社会服务企业和社会组织等养老服务资源,为居家老年人提供咨询、转接、跟踪、评估等一站式服务,并与110、120、119等公共服务平台联动。信息平台设呼叫中心,包含从服务确认到企业派单、服务跟踪、服务评价、质量回访、费用结算的整个工作流程,依托服务实体实现服务落地。信息平台数据中心负责对全市养老数据进行统计汇总、分析决策、监督管理以及智能化应用。

  (二)建立老年人信息数据库。各地民政部门要组织社区协助平台运营机构,按照统一格式和要求将辖区内的老年人基础信息数据进行收集录入,建立覆盖本区域的老年人信息数据库。要依托社区网格管理员,组织专人对辖区老年人的基本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住址、收入及生活来源、身体状况、兴趣爱好、子女情况等,收集整理后,录入12349服务平台。2015年要建立老年人家庭信息档案2万人以上,其中随县3000人,广水市5000人,曾都区10000人,随州高新区2000人。2016年12月底前,完成全市60岁以上老年人的信息采集录入工作。

  (三)发放老人“一键通”手机。对70岁以上的低保对象、重点优抚对象和80岁以上老年人自愿入网的免费发放“一键通”手机。对60岁以上的“三无”对象、低保对象、重点优抚对象和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自愿入网的,每人每月补贴5元通话费。对60岁以上的一般对象开展存话费送“一键通”手机活动。力争今年为老服务用户达到1.5万户。其中:电信用户达到8000户以上,移动用户达到7000户以上。随县入网老人1500户,广水市入网老人2500户,曾都区入网老人10000户,随州高新区入网老人1000户。

  (四)壮大为老服务企业。各地要成立非营利性质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承担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的运营、维护和管理,承接政府购买养老服务。要按照“规模经营、打造品牌”的理念,积极培育扶持和发展壮大为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的企业和社会组织,逐步形成跨行业、广覆盖的养老服务资源,增加服务网点,扩大服务范围,满足老年人的实际需要。建立健全加盟企业的准入和退出机制,与加盟企业签订服务提供协议,实行服务质量监控,对信誉度高、服务优质的企业进行重点推荐、优先派单,对信誉度低、服务质量差的企业实行末位淘汰,确保服务质量。

  (五)落实为老服务优惠政策。认真贯彻落实《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社会化养老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随政发〔2012〕40号),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对60岁以上特困对象(包括“三无”对象,孤老优抚对象,孤残、失能、半失能低保对象)分别按每人每月150元的标准纳入政府购买服务范围。各地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补贴方案,实现养老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三、保障措施

  (一)高度重视,提高思想认识。我市人口老龄化呈现出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速快、高龄化、失能化、空巢化的发展态势,全社会对人口老龄化的思想认识不够充分、养老服务和产品供给不足、市场培育不完善、养老服务的扶持政策不健全、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既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要求,又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各地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养老服务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把为老服务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并纳入政府为民办实事计划和购买服务范围,制定政府购买养老服务补贴政策,用发展的眼光、改革的思路和创新的精神全力推动养老服务业又好又快发展。要立足大局、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把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平台建设作为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加快养老服务业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抓好。

  (二)加强协作,明确责任分工。民政部门牵头负责,做好12349便民为老服务平台的规划建设,提供相关政策支撑,为符合条件的老年人提供基本养老服务,指导12349平台做好老人信息录入工作,及时掌握工作动态,负责向市政府办公室报告工作进展情况。发改部门要支持信息平台项目立项和申报工作。卫生计生部门负责社区卫生机构建设,指导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尽快建立老年人健康档案,协助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与120急救中心对接,开辟绿色通道。公安部门负责110、119与信息平台对接联动,保障社区治安工作。财政部门负责政府购买养老服务、通信信息服务费补贴及必要的工作经费保障。人社部门负责12349平台家政服务企业的认定,按规定落实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险政策,为信息平台、养老服务社会组织提供一定比例的公益性岗位。文体部门负责社区文化建设,在社区建立图书室和社区文化广场,组织和指导文艺社团等组织进入社区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三)增加投入,拓宽筹资渠道。各地要争取地方财政安排预算资金用于购买养老服务,落实福利彩票公益金资助政策,将50%以上福利彩票公益金用于社会养老福利事业。在实施过程中,要解放思想,积极探索市场化运作的新路子,使更多的社会企业家、民非企业、社会组织成为居家养老服务运行的主体,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四)规范管理,营造良好环境。各地要尽快制定管理和服务制度,规范管理程序,细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质量,杜绝不法经营和欺骗行为。要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各类媒体积极宣传这一惠民工程的相关政策和服务项目,扩大社会知晓率。要积极引导家庭和个人树立健康养老等现代养老理念,吸引更多的企业和组织投身养老服务领域,为居家养老服务持续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五)狠抓落实,强化督促检查。各地要在居家养老服务发展进行常规指导的基础上,不定期进行检查抽查,及时发现、整改为老服务中存在的问题,确保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正常运营。各相关部门要加强对相关服务企业的监管,保证老年人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2015年5月8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