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不忘初心永葆至真至纯本色——记土家“愚公支书”王光国(4)
  • 发布时间:2016-07-01 15:11
  • 信息来源:湖北日报
  • 编辑:广水市人民政府
  • 审核:李发兵
打印

    记者 谢慧敏 刘娜 李彦睿

    “愚公支书”出名后,荣誉和机会也接踵而来。

    是离开,寻找新的平台;还是留下,坚守一方土地?这成为摆在王光国面前的选择题。

    他用实际行动给出答案:不改初心,永葆本色,把扎根基层、奉献家乡作为终身事业。


    我的根在农村,我的力量来自百姓需要


    2013年底,王光国做出了一个令人惊讶的选择。

    这年,湖北省面向村干部招录公务员。王光国一路过关斩将,获得录用。

    然而,在征求意见时,他却主动放弃留在乡镇机关工作的机会,毅然选择坚守店子坪。

    “好好的镇领导不当,非要继续当村官。”很多人感到惋惜,家人也不理解。

    当时的王光国,已是荣誉等身。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最美村官、全国人大代表……这些耀眼的光环,让许多人看好他的“仕途”。

    但王光国还是悄悄回到村里。面对记者的追问,这位朴实的土家汉子想了半天:我就是觉得,自己的事情没有做完,必须要回来。

    他放不下刚刚打开局面的猕猴桃产业。眼看着连片猕猴桃基地就要开工建设,他怎舍得离开?

    他放不下即将开工的山泉幼儿园,这是他千辛万苦从江苏引来的援建项目。多少年,店子坪村民吃够了读书少的苦头,他想把教育扶贫搞起来,让山里娃也能接受好的教育。

    一次,在全县的报告会上,王光国真情流露:我从未想过离开,因为“我的根在农村,我的力量来自于老百姓的需要”。

    回到村里的王光国,干劲十足,踏实而忙碌。

    在他的带领下,几年间,农产品推广、猕猴桃产业发展、特色村寨改造……一个个“宝贝计划”从梦想变成现实,小山村发生大变化。“事业大了、名气大了,但本色没变,一点架子也没有。”说起王光国,63岁的老党员何培贵竖起大拇指。

    村里的猕猴桃地里,总能看到王光国的身影。没事他就爱去转转,帮着村民剪枝疏果,手法依然麻利娴熟。

    上月初,店子坪遭遇暴雨灾害天气,王光国一宿没睡,连夜指挥抢险救灾。第二天一大早,又带着村干部和党员一路步行,清理路面淤泥和积石。“这样的干部,我们就是服气。”老何说。


    条件变了,艰苦朴素的本色不能变


    个头不高,脸庞黝黑,常年一双土布鞋,一辆旧摩托,风里来雨里去。 (下转第3版)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