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云泉已经退休多年,但依然是国家信访局特聘信访工作研究员。“信访局长”,是人们对他的称呼,是他此生的符号和荣誉。
张云泉曾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的一员,1983年转业到江苏省泰州市信访局工作,在信访这个“机关第一难”的岗位上,张云泉整整工作了26年。他用心倾听群众的呼声,用情温暖一颗颗委屈的心灵,用正直和勇气维护百姓利益,真正做到了为民解难、为党分忧,在党和群众之间架起了一座连心桥。
26年里,他平均每天工作12个小时以上,每年批阅落实人民来信2000多封,接待群众2000多人次……
为了帮助上访群众解决问题,张云泉常常要跑好多冤枉路,受好多冤枉气,甚至身上留下了累累伤痕——腿上留下了10多处踢伤的痕迹,胸前留下了多处抓伤的疤痕,一根手指曾被咬得露出骨头而不能灵活弯曲,左眼被打成重伤留下残疾……
张云泉常说,为了化解社会矛盾,党员干部必须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必须迎难而上,要到现场处理一般人不愿处理的难事、烦事和窝囊事,吃常人不能吃的苦,受常人不能受的冤枉气;只有放得下架子,扑得下身子,受得了委屈,才能赢得群众的理解和感情,才能换来社会基层稳定。
他还说,社会上许多不安定因素的产生并发展成群体性事件,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少数干部忘记了党的宗旨,少数干部不是为人民谋利益,而是在与民争利。“要解决这些问题,关键是要真正做到在党忧党为党,从思想深处认识‘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 (据新华社4日电)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随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
您的浏览器版本太低!
为了更好的浏览体验,建议升级您的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