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广水:“一约四会”答好乡村治理三道题
  • 发布时间:2023-03-22 08:50
  • 信息来源:随州日报
  • 编辑:黄振忠
  • 审核:黄振忠
打印

婚丧嫁娶大操大办、不讲社会公德谁来管?村民有了纠纷如何解决?白天要忙农活,村里大事怎样一起商量?
  乡村治理,千头万绪。找到基层党组织领导乡村治理的抓手,是破题关键。
  广水市探索和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模式——“一约四会”(村规民约、村民民主议事会、红白理事新风会、道德文明评议会、禁赌禁毒平安会),蹚出了一条广泛发动群众、密切党群关系、以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的新路径。
  “一约四会”,自治“必答题”
  “楼子湾,是宝地;将你我,来养育;爱国家,爱集体;跟党走,志不移……”3月20日,广水市吴店镇楼子湾村党群活动中心,宣传栏上的村规民约引人注目。
  楼子湾村通过敲门听民意、村湾夜话、微信群讨论等方式广泛征求意见,经镇审核把关,村审议修改、表决通过,形成村规民约。短短100多字,涵盖了村民生活各方面。
  “村规民约不是贴着的标语,而是每位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共同认可并遵守的行为规范总和。”郝店镇铁城村第一书记叶国安表示,有了村规民约,村民说理有依据,党员带头有响应,村干部办事有底气,“小村规”也能实现“大治理”。
  坚持群众主体,共建共治共享。广水市汇集群众智慧,采取条款式、顺口溜等形式,形成一批群众自己制定、自觉遵守的村规民约,极大提升了村民自治效能。
  “‘一约’就像尺子和天平,是乡村自治的行为规范和约束准则,而‘四会’则是基层自治的手段。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广水市委组织部负责人说。
  村民民主议事会议村中大小事,红白理事新风会倡导移风易俗,道德文明评议会化解矛盾纠纷,禁赌禁毒平安会开展宣传教育……为了让基层自治有章可循、有法可效,广水市不断完善规范“一约”“四会”的基础含义、组织设置及运行机制,实现自治、法治、德治有机结合。
  “3+1”模式,群众“自选题”
  “我家这个月环境卫生又评了好,可以拿到不少积分。”“我家只拿了个一般,看来还要努力。”3月17日,广水市关庙镇肖店村,村民们围在环境卫生“红黑榜”前,议论纷纷。
  “我们村成立美好环境理事新风会,号召村民‘自扫房前屋后’,一个月进行一次测评,获得的积分能兑换生活物品。”肖店村党支部书记肖大旺介绍,美好环境理事会并非“四会”之一,而是根据群众需求应运而生。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老‘四会’并不适用于所有村。”广水市委组织部相关干部表示,在一些没有吸毒、赌博现象的村,禁毒禁赌会无法发挥作用,只能流于形式、沦为空壳。“为了改变这种‘水土不服’现象,我们创新提出了‘3+1’模式。”
  什么是“3+1”模式?即将群众认可度较高、作用发挥较好的村民民主议事会、红白理事新风会、道德文明评议会作为规定动作,同时鼓励各基层党组织运用共同缔造“五共”理念,大胆探索、因村施策,创新类型和形式,自选成立新“四会”组织。
  吴店镇楼子湾村成立乡贤治理理事会,邀请老书记、老干部“回巢”共谋发展;关庙镇梅庙村成立乡村能人理事会,号召回乡能人助学帮困……在“一约四会”制度的框架下,各村结合实际,答好“自选题”。
  共谋共享,幸福“拓展题”
  “我做过泥瓦匠,我出一份力!”“我家装修还有多余的沙石,明天就运过来。”广水市马坪镇狮子岗村,在美好环境理事会的动员下,村民们纷纷以无偿或低酬的方式参与村庄建设,预算45万元的项目,实际花费仅38万元。
  “‘四会’组建后,村民有了更多参与村级事务的平台,能够充分为村级发展献策出力。”狮子岗村党支部书记王勇说,自从有了“四会”,大家的事商量着办,村里的事约定着管,真正实现了从“要我干”到“我要干”的转变,移风易俗、文明理事成为乡村“新风尚”。
  “在体制机制方面,‘一约四会’仍有待发展。”广水市委组织部负责人说,今后“一约四会”可能完全打破“规定动作”的束缚,引导各村根据村情,只做“自选动作”。“乡村基层甚至不用拘泥于只建‘四会’,只要是群众认可、务实有效的类型和形式,多多益善。”
  截至目前,广水市“四会”组织已吸纳5000余名党员、致富能手、妇女骨干等人员,成为该市乡村自治强力抓手。同时基层治理水平不断提高,荣膺“全省运用共同缔造理念和方法推进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创新试点单位”,2022年,广水市无访村(社区)329个、占比81.8%,获评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县(市、区)荣誉称号。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