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殷店镇—— 随北“香菇走廊”菇香四溢
  • 发布时间:2023-02-13 09:09
  • 信息来源:随州日报
  • 编辑:黄振忠
  • 审核:黄振忠
打印

“春种秋栽袋料,在随州是我们的独创。”近日,随县殷店镇塔儿山菌业种植专业合作社香菇大棚内,负责人李金国一边察看香菇长势,一边介绍,“一袋春种秋栽菌棒能卖11元,比传统种植的春、秋栽多卖2元,今年合作社20万袋春种秋栽菌棒可创收220万元。”
  提起春种秋栽香菇的种植历史,李金国记忆犹新。2013年,李金国一次种了18万袋香菇,不料被高温烧烂17万袋,亏损40多万元。面对打击,他重振旗鼓,翌年引进浙江香菇品种,结果有2万袋没出菇。痛定思痛,李金国决定自己做品种试验,同年试种15万袋春种秋栽菌棒,这次一举成功,赚回前两年的亏损。
  自此以后,李金国开始向村里及周边菇农传授春种秋栽核心技术,由合作社提供场地、设备、技术,并集中制棒,鼓励菇农扩大种植规模。如今,合作社共种植100万袋香菇,其中入驻菇农的菌棒就有60万袋。
  “在这里种菇,相当于给香菇装上了智能管家。”入驻菇农池元取欣喜不已,“在手机上就可以对菇棚温度、湿度、日照等关键指标的实时调节,出菇产量、质量大幅提升。去年种了5万袋香菇,年收入50万元,净赚30万元。”
  “给大棚装上‘智慧大脑’,就如同给香菇种植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李金国介绍,合作社实施“七统一分”专业化集中制棒模式,采用现代化种植技术,依托智能化设备、大数据应用、手机物联网操作,实时定量“精确”把关,为香菇种植提供24小时全天候适宜的生长环境,长出的香菇品质更好、口感更佳。
  “一人富不是富,能带动乡亲创业增收才是关键。”在带动农户发展香菇产业的同时,李金国还通过合作社为本村及周边村民提供劳动就业岗位63个,其中脱贫户20余人,每年帮助其增收2至3万元。2020年以来,合作社坚持“脱贫户优先”的用人导向,保障脱贫户在疫情期间有稳定收入。
  一业带动,百家兴旺。香菇产业的强势崛起,得益于殷店镇党委政府多年来不懈的支持和引导。该镇积极开展外出考察学习活动,支持当地“土专家”、企业对袋料香菇种植技术进行改进,还出台了扶持政策,引导菇农发展规模化种植,扶持大户及香菇种植企业做大做强。
  袋料香菇作为殷店镇的支柱产业,如今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门路。该镇拥有大型菌种厂5家、大型集中制棒基地6处、菌种生产专业户200余家,有食用菌专业村30个。全镇袋料香菇年种植达13000余户、7800万袋,种植数量在10万袋以上的有20余户。2022年,殷店香菇产值达10亿元,干香菇出口创汇超2500万美元,产品远销香港和东南亚等地。
  “今年我们将继续发挥香菇产业优势,打造随北香菇走廊重要一环,力争香菇种植规模突破9500万袋。”殷店镇党委书记李发军表示。该镇还将进一步激活社会化服务体系,以“两香一油”为主、蔬菜瓜果种植、畜牧养殖等产业为辅,全力打造特色农业重点区,为“强县工程”作出殷店贡献。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