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何店镇谌家岭村: 蔬菜大棚建设忙
  • 发布时间:2023-03-21 09:32
  • 信息来源:随州日报
  • 编辑:黄振忠
  • 审核:黄振忠
打印



  何店镇谌家岭村蔬菜大棚建设现场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正是春耕备耕好时节。在曾都区何店镇谌家岭村,一座座蔬菜大棚拔地而起、整齐划一,工人们正在紧锣密鼓地给大棚加固骨架、覆膜,一派繁忙景象。
  “正在建的是全钢架结构大棚,双面透光,中间有180厘米的立柱,与土棚相比土地利用率更高,抗风险能力更强。为方便管理,我们专门在大棚的中间设计了一条轨道,通过自动化电车提高运输效率。”随州市大农禾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杰介绍。除了自动化电车,大棚还配备了空气温湿度传感器,可以采集对应的环境和作物数据,在手机上就能完成卷帘、测温、通风等工作。
  何店镇谌家岭村蔬菜大棚位于谌家岭村4组,毗邻麻竹高速,沿河而建。2022年11月,随州市大农禾种植专业合作社流转村民土地120亩,投资1200万元,计划搭建16座全钢架结构蔬菜大棚。目前钢架骨架已搭设完成,正开足马力加速推进后续工程,争取早日完工投入使用,为全年生产打下好基础。
  “预计3月底完成大棚建设,4月中旬定植绿抗青茄种苗12万株,6月中旬第一茬青茄出棚,届时产量可达到每亩28000斤。”张杰信心满满。
  近年来,谌家岭村调结构、兴产业,发展设施农业,做强做大特色产业,助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在这里每天有120元务工费,还有每亩600元的土地流转费用,感谢国家的好政策,让我们在家门口就把钱挣了。”村民叶全六已年逾五十,得知村里要建蔬菜大棚,主动将家中的土地流转出来,目前在大棚里做着散粪、清沟等工作。
  “大棚建设完成后将带动附近村民务工120余户。”张杰说,“下一步将继续学习数字化管理,建设大棚样板,种植附加值更高的农作物,带动村民增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