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侃”出150亩“新农田” ——随县吴山镇联中村共同缔造见闻
  • 发布时间:2023-03-21 09:29
  • 信息来源:随州日报
  • 编辑:黄振忠
  • 审核:黄振忠
打印

集中连片的土地、阡陌纵横的机耕路、贯穿田间的沟渠、修葺一新的泵站……3月8日,走进随县吴山镇联中村,一幅“良田美景”尽收眼底。
  “这是一片曾荒芜近20年的撂荒地,一度杂草灌木丛生,有的地方栽上了白杨树,如今变成了‘田成方、渠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优质良田。”该村党支部书记王丰指着新平整的农田告诉记者,“我们把村民召集起来,坐在一起‘侃大山’,侃着侃着,就‘侃’出了这片150亩的新农田,也‘侃’出了村集体经济的一片‘新天地’!”
  事情要从今年2月6日说起。当天,联中村“两委”一班人召集该村2组70余农户聚在一起“侃大山”,让农户来当“设计师”,聊聊清理农田白杨树退林还耕的事。
  “我家的3亩田,东一块,西一块,机械进不去,只能靠人工,费时又费力,种粮不划算只好种白杨树。”2组村民吴绵夺首先打开话匣子。
  种植大户王万千说:“如果能统一整治,小田变大田,农机能下田,灌溉有水源,种庄稼就方便多了。”
  老党员王恒贵建议:“要新建泵站,方便灌溉解决用水问题。”
  几个人的话一落音,大家都争先恐后地“侃”起来了:“我家田里要增加一条机耕道”“湾子里渠道早就应该清了”“我带头把田里种的白杨树砍掉”“我同意将土地流转、实行规模化种植”“我赞成小田改大田”……
  “侃”到最后,大家形成共识:农户无偿自行清理各家农田内白杨树,村委会集中流转土地,兴建提水泵站保灌溉,创办随县众产现代农业有限公司,与随州市品源(现代)农业有限公司签订购销合同,规模化种植辣椒(线椒)150亩,预计年收入120万元,创纯收入60万元。
  该村通过“板凳会”“乡村夜话”等形式,让群众在一起无拘无束地“侃”大山,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解决了大问题,同时还将农户的诉求充分反映在规划中,落实在田地间,商定耕地种树清理方案、安排部署清理工作。
  “先后收集农户产业发展意见建议26条,全面了解农户期盼,明晰土地经营方向,让农户充分参与到土地规模化经营决策中来。”王丰说。最终发动43户农户清理875棵白杨树,以400元每亩每年价格流转150亩土地,向上争取项目资金26万元,实施土地平整、整修渠道、拓宽道路等工程,由村级合作公司统筹种植线椒,带动周边农户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实现农户与村集体经济双增收。同时,该村还利用地理优势,兴办了“东乐山庄”农家乐餐馆,年创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
  “我们利用本地石材加工优势,积极与企业‘对接并轨’,计划投资2000万元兴建石材加工专用锯片刀头制造厂,实现年集体经济收入百万元新跨越,目前选址征地等前期准备工作已经就绪,预计年底投入生产。”谈到今后的打算,王丰信心百倍。他表示,下一步联中村将坚持共同缔造理念,继续灵活整治耕地违法种树行为,盘活全村土地资源,激发土地效能,让广大农户充分参与到村级各项工作中来,以“五共”理念推动乡村振兴提质增效,实现农户的共同参与、体现群众意愿,达到共同受益的良性局面,打造共同缔造的“新天地”。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