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郑位三让房
  • 发布时间:2021-03-22 09:00
  • 信息来源:随州日报
  • 编辑:杨文明
  • 审核:李发兵
打印

 浆溪店三土门杨家湾——桐柏党政军成立旧址
 随州日报全媒记者陈长军
  3月16日,记者走进广水吴店镇浆溪店尹家湾李先念旧居,一边仔细观看展陈的图文史料与室内简单的陈设,一边听着吴店镇干部沈宪权的解说,对先辈们在恶劣环境下坚持革命的精神心生敬意。尤其在听到郑位三让房的故事后,更是感佩不已。
  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新四军五师的领导、后勤机关及边区机关全部由大悟山转移到应山以北,作反内战准备。新四军五师领导机关进驻浆溪店尹家湾,郑位三和李先念住在湾南头百姓郑志富家。郑家很热情地腾出堂屋左右两间房屋给两位首长住。 
  按照当地农村的风俗习惯,左边(主位)的房屋为“大手”,应住尊贵的客人,右边(宾位)房屋次之,为“小手”。当时五师官兵都尊称郑位三为“位老”,李先念叫警卫员把郑家左边的房屋安排给郑位三住,自己住右边的房屋。警卫员把左边的房屋清理得干干净净,把郑位三的被子、衣裳等物品,摆放得整整齐齐。晚上,郑位三和李先念在浆溪店联系当地党组织,协调后勤机关的落户工作,安排战士们的食宿。郑位三回到尹家湾时已是深更半夜。警卫员把位老引进郑家住房时,却看到平时满脸堆笑的位老竟然沉着脸不说话。
  警卫员有所察觉:“位老您工作太忙太累了,今天您早点休息?”
  “住这间屋我睡得着吗?”郑位三反问道。
  警卫员向郑位三行了个军礼:“安排不周,请位老多多批评。”
  “这间房屋是你安排的吗?”郑位三边说边向警卫员回了个军礼。
  正说着,李先念提着马灯走进了郑家大门:“我安排的,位老您德高望重,这间房应该归您住呀!”
  郑位三说:“我们住的是哪家呀?”
  李先念不假思索地答道:“位老,您只比我长七岁,怎么就忘记了,这是尹家湾郑家大院呀。”
  郑位三握住李先念的手:“我清醒得很!郑家是我的本家,哪有房主人住主房,却让贵客住宾房的道理呢?”
  “原来位老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啊,这一不小心就让我‘钻烟筒’了啊!”李先念哈哈大笑地说。
  就这样,郑位三把主房又让给李先念了。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