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11056632/2019-94019
主题分类
其他
发布日期
2015-09-02
发文字号
随政发【2015】25号
效力状态
有效
编辑
admin
审核
杨文明
发布机构
市政府办公室
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随州市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随州高新区、大洪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市政府各部门:
    《随州市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第39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2015年8月14日

随州市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方案

    为推进我市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打造文化产业新优势,根据《国务院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10号)和《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鄂政发〔2015〕16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基本思路和发展目标
     (一)基本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革创新和科技进步为引擎,以知识产权保护利用和创新型人力资源开发为核心,以融合创新发展为主线,全力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实现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二)发展目标。到2020年,全市基本形成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全方位、深层次、宽领域的融合发展格局。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总量在文化产业所占比重明显提高,培育一批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领军企业和领军人才,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文化产品,打造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文化品牌,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的示范区、新型城镇和美丽乡村。
    二、主要任务
    (一)打造湖北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试验区。全力推动湖北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试验区创建工作,建设一批特色文化旅游项目,推出一批高水平的文化旅游体验产品,将随州打造成为享誉海内外的文化旅游体验城市和优秀旅游目的地。不断丰富“神韵随州”内涵,大力推进炎帝故里文化旅游区、大洪山风景名胜区创建5A级景区;支持抱朴谷隐修主题公园、昱辰观光农业示范园、桃源村和三潭等景区创建4A级景区。不断提高文化旅游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大力培植文化旅游产业龙头企业,创造条件打造1—2家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申报3—6家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及园区。积极推动我市优势文化产业跨地区、跨领域、跨行业经营。(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文体局、市外侨旅游局)
    (二)建设中国编钟音乐文化创意产业园。完善音乐文化公共服务基础设施,提升城市内涵,开发体验式文化旅游景观。组建国家级编钟艺术团, 打造具有随州特色的地方音乐实景剧。联合移动通讯运营商合作建立中国音乐数据库平台,打造中国音乐数据中心。加快推进中国编钟音乐节落户随州相关前期工作,及中国音乐家协会采风基地、编钟音乐展示厅、中国编钟音乐厅、白云湖音乐栈道、仿真数字编钟广场等项目建设,打造音乐主题与文化服务、音乐创意、商业特色、旅游休闲和文化地产相结合的音乐文化特色休闲区。(责任单位:市规划局、市住建委、市文体局、市城投公司)
    (三)创建中华神农健康产业园。深入挖掘炎帝神农中医药健康文化内涵和大洪山的佛教养生文化独特品牌优势资源,引导健民随州公司、湖北神农古方中药公司、湖北奥鑫生物公司、湖北正牛贴膏公司等医药生产企业发展,推动大洪山养生养老产业园、随州健康养老城、湖北颐养生态城养老中心、楚苑生态养老院、国际养老公寓等一批重大养老养生项目建设。建设神农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将之打造成集中医药种植、中成药研发生产、医用耗材和保健品及有机食品销售、中医养生和休闲养老相结合的中华神农健康产业园。(责任单位:市卫计委、市民政局)
    (四)增强工业研发设计能力。做好省级和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校企共建研发中心建设和认定工作,鼓励企业增加对工业设计研究开发的投入,培育工业设计产业集群,支持基于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新需求的设计应用研究,促进工业设计向高端综合设计服务转变。全面推进“中国专用汽车之都”建设,进一步加强专汽行业的整顿、规范和监管,支持有生产资质的企业对具备生产条件的企业兼并重组,加快曾都区湖北专用汽车产业园建设,办好中国(随州)专用汽车发展国际论坛,全力提升随州专用汽车品牌的核心文化竞争力、知名度和美誉度,争创国家级专用汽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支持广水市推进“中国风机名城”建设,鼓励双剑风机、湖北风机厂等骨干企业提高核心品牌文化竞争力,进一步抢占中高端市场;支持随县壮大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炎帝科技、裕国菇业、中兴食品等企业的精深化加工能力;支持曾都区铸造产业集群发展,重点扶持全力机械等一批铸造企业加快转型升级;加快培育壮大泰晶、泰华和美亚迪等电子信息企业,大力发展上下游产品,延伸产业链条,支持建设国内最大的LED产业园;积极推动医药化工行业科技进步、设计能力和自主创新,做好健民集团项目承接、落地工作。全面推进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强化新能源示范城市和示范园区规划落地,加快华能界山等风电场项目和淅河马鞍山等3个10万千瓦光伏电站建设,推动随州城区和广水市垃圾发电项目加快前期工作,争创国家新能源示范城市。推动创新发展,夯实产业平台。加快工业园区的创新升级和产城融合步伐,确保随州高新区成功创建国家级高新区,逐步打造宜业、宜商、宜居的生态产业新城;加强创业平台建设,以创建国家级孵化器为中心,增强创业扶持能力,力争有一批大学生创业企业入驻孵化器。培育市场主体,壮大规模总量。继续实施“市场主体增量行动”,强力推进“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加大对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的扶持服务力度。(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科技局)
    (五)推动农业向特色化迈进。大力推进农业与文化、科技、生态、旅游的融合,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就业增收,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强化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经营场所的创意和设计,提高产品创意、包装创意、活动创意和景观创意设计水平,努力增加休闲农业创意精品数量,促进创意和设计产品产业化。围绕炎帝故里5A级旅游景区建设和颐养生态园、昱辰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园等现代农耕园、生态园,建设集农耕体验、田园观光、民俗风情、教育展示、养生养老、文化传承于一体的休闲农业园,为旅游者提供观光、休闲、养老、度假、体验、娱乐和购物为一体的新型产业业态和新型消费业态。鼓励引导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申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培育休闲农业知名品牌。加强农产品商标的注册和保护,严厉打击假冒行为。(责任单位:市农业局、市外侨旅游局、市工商局)
    (六)提升人居环境质量。深入推进“神韵随州、品牌城市”建设,突出随州特色文化元素,努力提升随州城市建设品位。推动文化创意和设计单位参与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创意设计研究,推广以人为本、安全集约、生态环保、传承创新的理念,进一步提高城乡规划、建筑设计、园林设计和装饰设计水平。实施历史文化名城、古镇古迹、古树古木资源保护工程,加快推进长岗镇、厉山镇旅游名镇建设。加强城市建设设计和景观风貌规划,突出地域文化特色,推动安居镇九街十八巷特色文化建设。提高园林绿化和城市公共艺术的设计质量,建设特色文化城市。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加强村镇建设规划,培育村镇建筑设计市场。贯彻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的建筑设计理念,推进技术传承创新,实施绿色建筑行动,做好绿色建筑标准强制推广试点。因地制宜融入文化元素,完善建筑、园林、城市设计、城乡规划等设计方案竞选制度,重视对文化内涵的审查。鼓励装饰设计创新,突出文化内涵,引领装饰产品和材料升级。(责任单位:市住建委、市规划局)
    (七)加快信息产业发展。加快文化产业和信息产业的深度融合,强化文化对信息产业的内容支撑、创意和设计提升。深入实施文化科技创新工程,培育扶持一批文化领域高新技术企业,支持利用数字技术、互联网、软件等高新技术支撑文化内容、装备、材料、工艺、系统的开发和利用,着力抓好三维渲染、虚拟现实、移动互联网、智能交互、数字出版、数字印刷、数字旅游等技术攻关,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装备及软件产品。推进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推动实施三网融合工程,依托联通、电信、移动、广电等企业建立三网融合信息消费体验展示与体验中心,面向消费者提供各类新型信息服务和信息产品的感性体验服务。推广绿色印刷,加强规模以上印刷企业绿色印刷标准和申报知识的培训工作,鼓励企业申请绿色印刷资质,积极推进绿色印刷发展。大力发展数字出版、网络出版、手机出版等以数字化内容、数字化生产和数字化传输为主要特征的新兴新闻出版业态。鼓励引进电商企业,培育壮大本土企业,加快推进生产企业和传统商贸企业运用电子商务,建设电子商务区域总部和营运中心;利用先进信息技术和物流装备,对传统物流环节进行有效整合,加快发展生产商、销售商之外的第三方物流,推进随州综合物流园等重大物流项目建设,打造鄂北交通物流枢纽;大力发展市域商业中心和副商业中心,发展适应不同需求层次的现代购物中心和各类专业网点。(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科技局、市商务局、市文体局、市广电局)
    (八)拓展体育产业发展空间。积极培育体育健身市场,引导大众体育消费。丰富传统节庆活动内容,支持各地根据当地自然人文资源特色举办体育活动,策划一批影响力大、参与度高的精品赛事,拓展体育健身休闲产业发展空间。鼓励发展体育服务组织,以赛事组织、场馆运营、技术培训、信息咨询、中介服务、体育保险等为重点,逐步扩大体育服务规模。促进体育衍生品创意和设计开发,推进相关产业发展。(责任单位:市文体局)
    (九)提升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出台随州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实施文化产业“倍增”计划,重点发展现代传媒、印刷出版、动漫游戏、民俗文化、文化市场、演艺娱乐等产业板块,带动全市文化产业发展。加快特色文化产业发展,不断推出原创文化产品和服务。大力培育新兴网络文化业态,努力创作和推广富有中国元素、体现民族特色、具有地方文化特点的微电影、网络游戏、网络歌曲、网络小说等优秀网络文化产品。坚持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相结合,实现传统手工艺品与现代科技和时代元素的完美融合。积极培育文化遗产保护、景区游览(旅游)、娱乐休闲服务、工艺美术品生产、文艺创作与表演、会展等龙头文化行业,加速发展印刷复制、出版物发行、乐器制造、工艺美术品销售等支撑性文化行业,支持建设广播电视及传输、图书馆与档案馆、群众文化、文化艺术培训、互联网信息、广告、建筑设计、摄影扩印等基础性文化行业。完善公共文化设施功能,着力抓好随州市博物馆、图书馆、老年大学、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等项目建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规划局、市文体局、市城投公司)
    三、保障措施
    (一)增强创新创业动力。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健全创新、创意和设计激励机制,充分激发和保护市场主体投入创新研发的动力与活力。加强商标法、专利法、著作权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法规宣传普及,严格知识产权监督执法,完善网络著作权保护制度,加大对侵权行为的惩处力度,建立有效的维权援助机制。提升专利服务机构的功能,优化知识产权申请代理、信息检索、资产评估等相关服务。完善知识产权入股、分红等形式的激励机制和管理制度,鼓励相关市场主体开展知识产权交易,促进知识产权的便捷高效流通。健全产学研协同机制,支持企业、院校、科研机构成立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引导创新要素和成果向企业集聚,促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成果产业化。
    (二)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健全符合创意和设计人才特点的使用、流动、评价和激励体系,落实股权激励政策。开展全民创业活动,做好现代服务业领军人才选拔培养工作。支持有条件的职业学校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培养纳入职业教育体系,设置民族文化传承创新专业。发挥优秀艺人的传承作用,培养一批具有文化创新能力的技术技能人才。加强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组织重点企业赴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人才集中地区和国家重点院校举办招聘活动,邀请国内重点院校、科研院所的高层次人才参加我市高级人才洽谈会。全面落实人才激励政策,对引进的国内外知名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高层次人才,给予安家补助、提供住房等奖励,同时在社会保险缴存、子女入学升学等方面提供服务;鼓励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企业加强人才培训。
    (三)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按照平等准入、公平待遇的原则,支持具有地方特色的创意和设计企业,重点扶持专业化的创意和设计中小企业,积极培育设计、广告、民俗工作室等各种形式的小微企业。对符合条件的中小微企业,在科技项目立项、科研成果鉴定、申请贷款和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等方面予以支持。对中小企业建立的各类研发机构、公共技术服务机构予以重点扶持。鼓励我市房地产等行业有实力的大企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积极投资文化产业领域,为城市文化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支持重点文化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业务合作,打造行业龙头和产业联盟。优先扶持文化创意、文化旅游、印刷包装、传统民间手工艺等优势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扩大产品和服务出口。
    (四)培育市场有效需求。培养文化消费意识,引导树立正确的文化消费观念。通过加强家庭培养、学校教育、传播媒介宣传,重点引导青少年和大众群体建立科学合理的消费观,促进文化创意产品和服务的消费。通过文化演出、文化教育、媒介传播、展览展会、旅游观光等活动,扩大文化消费规模。结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继续扩大各类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政府采购。支持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企业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开展网络销售。
    (五)引导企业集约发展。加快建设一批规模大、效益好、聚集性和示范性强的大型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全力支持玉龙公司打造西游记文化公园建设项目和随州大同文化有限公司打造大型企业印刷基地建设项目。利用创新创业孵化器基地,培育更多的新兴文化创意产业,积极建设中国惠兰谷、随州文化艺术博览中心等文化产业项目,打造具有随州特色文化的产品交易中心。
    (六)加大财税支持。统筹各类资金,优化支出结构,增加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产业发展方面的投入。创新财政扶持方式,采取贷款贴息、以奖代补等方式,支持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产业发展,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全面落实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加大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类中小企业税收减免力度。按照国家政策规定,认真做好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领域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对经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8%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企业发生的符合条件的创意和设计费用,执行税前加计扣除政策。落实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有关政策,对纳入增值税征收范围的国家重点鼓励的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产品出口实行增值税零税率或免税,对国家重点鼓励的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产品出口实行增值税零税率。
    (七)完善金融服务。深入推进文化金融合作,拓宽多元化融资渠道,创新符合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企业需求特点的金融产品,提供各种工具相融合的一揽子金融服务。创新抵(质)押类和信用保证类贷款产品,完善信贷担保机制,建立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企业无形资产评估体系,鼓励金融机构拓展贷款抵(质)押物的范围,探索开展无形资产质押和收益权、使用权抵(质)押贷款等业务。鼓励金融机构选择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项目贷款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完善企业股权融资机制,促进风险投资健康发展,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上市融资和再融资,大力发展融资租赁业务。鼓励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企业优化融资结构,通过发行公司债、企业债、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区域集优债券、中小企业私募债等拓宽融资渠道。积极引导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及各类投资机构投资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领域。建立社会资本投资的风险补偿机制,鼓励各类担保机构提供融资担保和再担保服务。鼓励保险公司加大创新型文化保险产品开发力度,探索设立或引入专业文化产业保险组织机构,构建完善的文化产业保险体系。
    (八)优化发展环境。大力推进简政放权,评估清理现有行政审批事项,确需保留的,要精简审批流程,严控审批时限,公开审批标准,推行一站式服务,提高审批效率。加快推进“先照后证”登记制度改革和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放宽公司注册资本登记条件,实行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简化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条件和手续,完善多样化出资方式,允许以可评估作价并能依法转让的知识产权出资设立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企业。支持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企业多元化、跨行业发展,凡法律、法规未禁止的行业和经营项目,均允许企业设立和经营。支持以划拨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单位利用存量房产、原有土地兴办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产业,在符合城乡规划前提下土地用途和使用权人可暂不变更,连续经营一年以上,符合划拨用地目录的,可按划拨方式办理手续;不符合划拨用地目录的,可采取协议出让方式办理用地手续。广告领域文化事业建设费征收范围严格限定在广告媒介单位和户外广告经营单位,清理其他不合理收费,推动落实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企业用水、用电、用气、用热与工业同价。完善城乡规划、建筑设计收费制度,鼓励和推行优质优价。
    四、组织实施
    各地各部门要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切实加强对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工作的组织领导,制定相关落实意见。各职能部门要切实负起责任,协调联动、形成合力,建立定期通报制度,确保各项任务措施落到实处。要加强宣传报道,积极营造全社会支持创新、鼓励创意和设计的良好氛围。要加强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产业统计分析,及时提出对策建议,确保行动计划顺利实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