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美丽乡村绽放“美丽经济” ——广水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掠影
  • 发布时间:2020-06-29 09:40
  • 信息来源:随州日报
  • 编辑:杨文明
  • 审核:系统管理员
打印

   以景为媒,以业兴农。
  近年来,广水市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发展绿色产业,放大生态优势,不少村庄蜕变为“颜值”与“气质”兼具的美丽乡村,深受游客青睐,“美丽经济”悄然绽放。截至目前,该市有2个村分别入选全国美丽乡村和中国美丽休闲乡村,27个村入选湖北美丽乡村。
  “建设美丽乡村,发展‘美丽经济’。”广水市委书记黄继军说,坚持生态优先、产业带动,激发农村内生动力,打造生态优、环境美、产业旺、百姓富的美丽乡村,是广水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头雁领飞“穷窝子”蝶变“绿富美”
  “实现乡村振兴,产业是基础,关键在人才。”5月下旬召开的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广水市观音村党支部书记熊永俊提交多项建议。
  熊永俊在外闯荡多年,跑过长途运输,开过建筑公司,是村里的致富能手。2005年,他当选观音村党支部书记。“既然把担子扛在了肩上,那就要一个劲地往前冲,直到群众满意为止。”群众大会上,熊永俊话语铿锵。
  观音村过去交通闭塞,经济落后,是远近闻名的“穷窝子”。上任伊始,熊永俊带领村干部迅速明确发展思路:以基础设施建设、修复生态环境为突破口,着力改变村庄贫穷落后面貌。
  围绕完善村庄基础设施,熊永俊带领全村重点推进水利、农田、道路、饮水四大项目建设,让湾湾通上水泥路、家家吃上自来水。同时,按照民国古居、旅游观光、田园采摘风格对村庄进行整体改造,先后完成周家岭子湾、八臣湾等9个自然湾的整治。
  以花引客,农旅融合。2012年,熊永俊投资2000余万元,建成神怡生态园。生态园集中栽种观赏月季、优质油桃、精品油茶,点缀种植樱花、桂花、紫薇、腊梅、红叶石楠70余万株,吸引了周边县市众多游客。园区配套发展电商产业,主营桃子、梨子、桃胶、蜂蜜等园区产品销售,2019年销售额达300万元。
  为便于生态园管理,熊永俊牵头成立了宝利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常年有50多人从事锄草、施肥、管理等工作,每人月均工资2000多元。贫困户闵文成和妻子患有慢性病,两个女儿尚在读书。合作社成立后,依靠自身丰富的林果种植经验,闵文成被聘为生态梨基地技术负责人,每月工资5000多元,一家人生活有了明显改善。
  “让观音村人过上跟城里人一样的生活!”在熊永俊的带领下,目前观音村已发展种养殖合作社8个、种植养殖大户40余户,通过特色种养,可实现年产值1500万元。
  乡贤返乡村民摇身变股东
  平整农田、扩建道路、修葺房屋……初夏时节,广水市蔡河镇楼坊村,黄土关农文旅小镇建设现场热火朝天。“我们正争分夺秒抢抓项目进度,努力把疫情耽搁的时间夺回来。”黄土关农文旅小镇党支部书记、黄土关生态农业文化旅游有限公司董事长郝贤军介绍。
  “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算富。”郝贤军是楼坊村人,在餐饮行业打拼了30余年,事业有成。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后,他积极响应号召,返乡建设家园,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
  楼坊村位于淮河源头、桐柏山南麓,境内山川秀丽,风景宜人。经过周密考察,郝贤军决定充分挖掘当地生态资源、文化资源、旅游资源,发展观光农业、住宿餐饮、康养旅游、研学拓展等产业。
  去年7月,总投资5亿元的黄土关农文旅小镇破土动工,涵盖楼坊村、黄土关村、南界村等3个乡村。小镇采用“公司+村集体+合作社”模式运营,建设时光森林共享社区、时光山谷露营地、时光农业园、飞沙河生态湿地公园等四大主题区,打造森谷社区、乡村宿集、智慧农场等15个特色项目。小镇建设坚持生态优先,实行“山、水、田、林、草”系统治理。目前,已投资300万元栽树补绿,建成百亩白茶观光园美化绿化山体,修建改善道路33公里、改造高产农田800亩。
  “土地流转挣租金,劳务务工挣薪金,入股参股挣分红。”为带动村民共同致富,黄土关生态农业文化旅游有限公司牵头成立农家乐合作社、农业合作社、绿化景观合作社等10个专业合作社,覆盖全村200多位村民,实现“全民参与,人人参股”。
  “让党员成为党建联络员、基层带头人、创业引领者,把广大群众带动起来。”郝贤军说。黄土关生态农业文化旅游有限公司的7名党员与楼坊村党支部7名党员结成对子,组成7个工作组,分别进驻养猪场、水产养殖基地等联系点,发展富民产业,开展文明创建,推动移风易俗,努力实现“村民自治、项目自治”。
  据了解,小镇项目开工建设不足一年,已累计为村民带来劳务收入500万元。
  共享共治小村庄描绘大前景
  乡村画卷,美不胜收。6月6日,广水市关庙镇梅庙村百花园,树木葱茏,百花争妍,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避暑、赏花、吃农家饭。
  “以前这里是杨树林,现在成了‘聚宝盆’。”梅庙村党支部副书记高家峰介绍,百花园占地500余亩,种植有月季、海棠、黄金槐、紫荆、紫玉兰等花卉苗木,去年10月建成以来,随州、信阳、孝感等地游客纷至沓来,高峰期每天有1万多人。
  梅庙村位于徐家河上游、关庙镇东南部,过去村子发展底子薄,没有集体收入,村民大多选择外出务工。2014年,村委会尝试种植观赏类苗木,渐成规模。2016年,该村在娘子岗山岭大面积栽种格桑花,乡村旅游一炮打响。
  火爆人气使梅庙村名气大增,也聚拢了财气。2018年,梅庙村引进外地客商,流转土地、山场400多亩,“山场建采摘园、山冲养殖基围虾”,大力发展农业产业。老干妈食品有限公司与该村达成种植回收合作协议,利用河滩地开发种植100亩泰椒扶贫示范基地,年创产值30万元。
  梅庙村乘势而上,加宽村级旅游公路、安装太阳能路灯、建设公厕,大力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投资80万元打造村文化休闲广场,制定村规民约,持续开展“梅庙楷模”评选活动,用身边典型人物事迹推动村民自我教育,激发村民主人翁意识,推进村庄自治、德治。
  花开蝶自来。2019年春,梅庙村引进资金2000万元,流转土地700多亩,种植美国红枫、黄桃、桑葚等,建立苗木基地和采摘园,并计划修建儿童乐园、玻璃漂流等娱乐设施。2019年下半年,台湾园艺大师曾江荣联手湖北泽林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在梅庙村投资8000万元,流转土地2200多亩,打造樱花生态园。
  目前,梅庙村已形成集花卉苗木观赏、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生态旅游产业格局,村民乐呵呵地吃起了“旅游饭”。
  

广水市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发展绿色产业,提升“颜值”“气质”。图为该市观音村的观音花海。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