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调研
以特取胜 巧借东风--力推随州工业高质量发展
  • 发布时间:2019-09-03 11:19
  • 信息来源:
  • 编辑:杨文明
  • 审核:杨文明
打印

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品质随州”,需要产业升级,需要我市工业高品质发展的助力。以特取胜,要先知“己”,摸清我市特色产业现状,盘活存量,巧借东风,力推我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我市特色产业发展情况

一是集中度高截至2019年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及相关配套企业、汽车机械两大特色产业企业达329家,占全市企业总数的51.4%。其中,食用菌加工企业23家、汽车产业企业85家、风机产业及配套企业6家。两大特色产业上半年实现总产值438.04亿元,占全市总产值的60.37%(详见表1)。

表1大特色产业基本情况一览表

指标

汽车机械产业

农产品加工业

指标值

占全市比重(%)

指标值

占全市比重(%)

1-6月企业个数(个)

135

21.1

194

30.3

1-6月产值(亿元)

202.1

27.85 

236.0

32.52

1-6月资产总计(亿元)

225.4

30.6

152.5

20.7

1-6月主营业务收入(亿元)

177.35

27.0 

209.97

 31.9

1-6月上缴税金(亿元)

3.6

22.0 

5.9

36.1 

1-6月平均从业人员(万人)

2.1

24.4 

2.7

31.4

二是贡献大。从产值贡献率来看,上半年两大特色产业对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贡献率为73.9%,拉动全市经济增长8.2个百分点。其中,农产品加工业贡献率为37.6%,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2个百分点。汽车机械产业贡献率为36.3%,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个百分点。

三是走势稳。近年来,两大特色产业发展走势特点分明。汽车机械产业发展趋势稳中有进,2017年明显回暖,这和整体的经济环境是一致的。虽然上下波动,但是始终高于2016年的平均水平,增速连续2年保持2位数增长。而我市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增速上下起伏波动幅度不大,平稳向好发展(见图1)。

 

 

四是创新能力强。在我市特色产业中,产品质量好、科技含量高、创新能力强的领头企业影响力大,高质量发展格局初显。第四次经济普查数据显示,2018年两大特色产业共投入研发经费12.21亿元,同比增长98.6%,研发人员共计2668人,共有115家企业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其中,汽车机械产业共投入研发经费10.86亿元,同比增长113.2%;研发人员共计2099人,专汽领域共有97家企业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从农产品加工业看,2018年农产品加工业共投入研发经费1.35亿元,同比增长27.90%,研发人员共计569人,有18家企业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

二、当前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一)产业发展缺乏后劲。不仅是特色产业,放眼整个随州工业经济发展,当前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增量不足,存量不稳。今年以来,仅新增1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近两年,规模工业企业个数逐年递减,由2017年的698家,下降到目前的641家,规模工业企业数量仅相当2013年(632家)水平。在缺乏有效增量的情况下,我市产业发展后劲不足。

(二)产业转型升级缺乏品牌意识。一是产业在专利技术上的差距依然很大。据第四次经济普查数据显示,2018年度我市规模以上工业拥有专利的企业仅有61个,当年申请专利数为392个,同比下降13.66%。其中农产品加工业共有专利数21个;汽车机械产业共有专利数245个。二是企业在技术创新和研发实力上明显不足。2018年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仅有59个研发机构,同比下降20.27%。其中农产品加工业共有研发机构10个,同比下降23.08%;汽车机械产业共有研发机构24个,同比下降14.29%。三是产品同质化现象较多,尤其是农产品加工业企业,在23家食用菌加工企业中,除裕国菇业、品源食品等少数企业对香菇进行深加工之外,其余的都处于粗加工阶段。研发生产过程中不注重品牌意识,导致在市场中恶性竞争,有价格优势但没有品牌影响力。四是缺乏建立品牌文化的意识。品牌文化的打造单纯只注重产品,忽视了与人的情感互动。

(三)产业高品质发展缺乏高品质的营商环境。营商环境的主要问题在于用地难、项目推进难、融资难、政策兑现难和用工难。如政策方面:在第四次经济普查的工业企业创新调查企业家问卷中,抽取了230家工业企业就相关政策对公司开展创新活动的影响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认为各项政策效果满意度平均为52.2%,其中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政策、企业研发活动专用设备加速折旧政策、以及技术转让、技术开发收入免征增值税和技术转让减免增值税优惠政策,满意度最低,仅为46.5%、46.6%、42.6%,影响满意度的因素依次为不具备资格、不知道此政策、办理手续繁琐。如用工方面:50家重点工业企业调查显示,有32家企业表示招工难;从缺工工种来看,一线技术人员的缺口比例最大,其次是销售人员,同时缺少高级管理人员。专用汽车类企业大多表示有订单但招工难,主要缺技术工人,如成龙威缺电焊工、装配工;双星生物计划招聘技术研发人员10-20名,销售人员200名,争取销售员覆盖到全国每一个地级市;鑫昌源目前还有100人的用工缺口等等。

(四)产业创新缺乏互联网思维。第四次经济普查数据显示,全市电子商务主营业务金额共计38.28亿元。规上工业企业全年信息化投入仅为1.14亿元,10家企业拥有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其中,汽车机械产业信息化投入为0.32亿元,有2家汽车机械企业拥有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农产品加工业信息化投入为0.29亿元,有6家农产品加工企业拥有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在新时代的产业发展过程中,产业创新升级需要参与者有主动意识,主动升级,主动拥抱创新,主动学习以跟上时代步伐,以新思路才能谋求新发展。

三、以特取胜,贵在巧借东风

(一)巧借新动能东风。需加大力培育新动能,做好2019年月度新增入库工作。一是围绕特色产业上下游,实施精准招商,力争引进一批重大项目,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二是进一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围绕我市主导产业,加强政策宣传,引导企业主动拥抱创新,延伸产业链,增强产业辐射效应和拉动作用。三是大力弘扬创新创业文化,扶持创新产业的发展。

(二)巧借品牌战略东风。一是发展“服务+制造”的理念,提升现有品牌品质,以服务意识促制造业转型升级。二是以人为中心,打造更灵活的品牌特色,鼓励企业将用户纳入到企业的设计研发制造生产体系中来。三是坚持品牌战略,引导种类相同、品质相近的加工企业使用统一品牌,做大现有品牌。四是打造更有“人情味”的品牌文化。比如农产品加工业,可以打好一手“乡味乡情”牌,将随州的传统饮食文化融合产品,吸引外地的随州人成为品牌的推广者和传播者。

(三)巧借产业文化东风。一是以文化活动为载体,推动全民积极参与,不仅推出工业品牌,更是要推出具有产业特色的文化品牌。比如发展产业相关的旅游业、全民技能大赛、知识大赛等。二是特色产业融合教育,让更多市民感受到生活的这个城市不同于其他城市的文化底蕴和内涵。三是打造宣传氛围,凝聚全民共建“品质随州”的力量,达到良好社会效应。以随州品牌文化为中心,以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制作微课程,建立产业文化对外的良好形象和对内的人人参与意识。

(四)巧借营商环境东风。营造好的营商环境,需要进一步整合资源,打造产业共同的经济生态圈。一是宏观层面做好设计和布局,建立战略规划、金融支持、市场、技术等各环节的行业孵化基地,形成产业集群的发展特色和产业基地的发展格局。二是正本清源,肃清行业不健康的市场行为,主动淘汰落后产能。三是加快中小企业资源整合,缩短新旧动能转化“空笼期”,推动我市领军企业和中小企业携手合作,凝聚为一个共同整体。四是推进“一优两落”,落实好政策,减少干预,扩大对政策的宣传和普及,简化办事流程,为企业做好服务。五是多渠道拓宽招工平台,构建更加自由灵活的人员培训机制。

(五)巧借互联网+东风。一是利用互联网思维拓宽沟通渠道。运用现代的新兴媒体,拉进与企业、生产者、消费者、一线人员的距离,拓宽政企交流渠道。二是利用互联网平台助推随州品牌打开市场。与知名电商平台合作或是自己投资建设电商平台,拓宽产品主营业务渠道。(市统计局)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