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调研
下足“绣花功夫” 推进产业扶贫
  • 发布时间:2019-10-08 16:54
  • 信息来源:
  • 编辑:杨文明
  • 审核:杨文明
打印

        产业扶贫是国家脱贫攻坚中的重要一环,是推动贫困地区人口脱贫的重要举措,是扶贫攻坚的根本出路,关系到脱贫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产业扶贫工作,宣传落实了中央和省各项政策,制定出台了我市相关政策措施,有力推动了产业扶贫工作。根据国家扶贫办信息系统显示,全市2015年以来脱贫人口总数134423人,其中脱贫人口中务工6个月以上的20398人、占比15.17%,特困供养人数3385人、占比2.52%,产业带动人数110640人、占比 82.31%。但通过调研,发现在产业扶贫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应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一、当前产业扶贫情况

我市特色产业规模在扩大、种类在增加、收益在提升、扶贫带动能力在增强、贫困户依托产业发展增收水平在提高。

(一)粮食作物收入逐步增加。从粮食产业中获得的收益从稳定到逐步增加。在中央稳定粮食生产面积、奖励粮食生产大户政策的引导下,贫困户收益从粮补到种子补贴,到化肥农药补贴得到稳定增长。同时,随着粮食、饲料生产趋向大户和专业化,贫困户的耕地流转单位面积价格得到提升,所有贫困户从承包耕地上的收入由近200元/亩提升到500-1000元/亩,且收入稳定。

(二)务工收入收益最大。务工收入成为部分贫困户脱贫的重要经济来源。一个人务工,四口之家可以脱贫。一个务工人员收入一般估算为2000元/月,年收入为24000元,四人之家人平6000元,可以达到人平4000元的脱贫标准。

(三)种植产业种类不断增多。包括木本油料、水果、蔬菜、花卉、食用菌以及2017年增加的构树种植、藤条种植、药材种植如菊花、艾蒿等。食用菌产业对于我市而言已经成为传统产业,是一个集技术、劳动力、短期效益于一体的产业,有40%的贫困户在从事种植和服务中获得收益。木本油料产业发展快,且多数村在开发中得到稳定收益,贫困户依靠承包的山场流转和到基地务工获得比较稳定的收入。水果产业包括白桃、油桃、葡萄、冬枣、白果、猕猴桃、蓝莓等,成为贫困户稳定增收的重要项目。

(四)生态养殖经济效益明显。自2015年以来,土鸡和黑土猪养殖成为贫困村和驻村工作队帮扶贫困户发展产业的重点项目,依托博裕生态牧业公司的黑土猪苗和正君牧业公司的土鸡苗,送给贫困户养殖,采取回收成品猪、成品鸡和鸡蛋的模式,确保贫困户稳定增收。初步统计,养一头黑土猪去掉成本可以收入1200-2000元;养50只土鸡,一个周期内可以收入4000-6000元。这些土鸡土猪养殖简单、有传统的技术和现成的场所,是贫困户重要的产业扶贫途径。小龙虾养殖发展迅速,投入不大、技术要求不高、操作不难,目前市场行情看好,又无重大病患,粮田即可实行稻虾套种,也可以改造成专门养虾堰塘,亩均收入6000-10000元,即将成为贫困户增收的重要渠道。

二、产业扶贫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通过近年来调研发现,我市不少地方由于产业项目带动不强、市场风险估计不足、贫困户宣传发动不够等原因,产业扶贫仍然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产业规划不够精准。全市18.4万贫困人口分布在126个重点贫困村、经济薄弱村和一般村。这些贫困村和贫困人口所处的地理位置、气候环境、交通条件、传统习俗等各不相同,适宜发展产业也不尽相同。但是近两年来,有些地方为了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在没有进行充分调研、论证、筛选的情况下,盲目上了一些项目,有的地方看到了苗头就跟风上,甚至引进了不少“水土不服”的项目,结果因为不符合当地资源气候条件,产业发展成效不明显。

(二)产业选择不够精准。产业扶贫大多数以特色种养殖产业为主,一个项目在一个地方成功后其他地方一哄而上,结果造成短期内市场供过于求,出现产品难销售、价格不高、效益低下等问题。同时,养殖业都有一个市场低迷周期,也给产业扶贫工作增加了难度。

(三)利益联结不够精准。一是龙头企业+产业基地+贫困户紧密联结的产业化发展模式还不多。多数龙头企业在贫困村未建立紧密的产业发展基地,尚未形成企业与贫困户双赢的局面。二是新型经营主体组织化程度还不高,带动能力有限。虽然大部分贫困村都成立了特色种养专业合作社,但很多合作社组织能力不够,专业化程度低,产业链条短,真正能将贫困户组织起来,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的不多。三是利益联结机制还不紧密。由于贫困户的观念、能力、素质等问题,市场主体很难与贫困户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因此带动能力难以发挥。

(四)帮扶服务不够精准。近两年来,在全市重点推广了食用菌、特色蔬菜、林果、黑猪、土鸡、小龙虾等特色种养殖项目和品种,大部分是成功的,但也有不少由于贫困户自身原因导致发展失败。如2015-2016年,曾都区、随县等部分乡镇以发展土鸡作为产业扶贫项目,按照“155”帮扶模式,扶持贫困户发展“三黄鸡”养殖,扶贫单位按每只鸡苗20元的价格筹集资金1000元,按照50只一组分发给贫困户养殖,每户一到二组,公司负责回收鸡蛋和母鸡。但是部分贫困户由于养殖技术缺乏,责任心不够,造成大量鸡苗死亡,扶贫效果没达到理想目标。究其原因,是贫困户缺乏技术、缺少资金、内生发展动力不足等,限制了产业的选择和发展。

(五)资金安排不够精准。随州是插花贫困地区,中央支持的产业扶贫资金额度不大,加上随州自身的财力有限,因而各地在产业扶贫项目整合、资金筹措上的空间和回旋余地都不足,投入力度不够。驻村帮扶工作多数是依靠驻村工作队所在的单位想办法筹措项目和资金,力量也十分有限。同时,筹措到位的资金,也有一部分仍然躺在镇、村两级的账户上,没有使用的渠道。

三、对产业扶贫的工作建议

(一)科学制定产业扶贫规划。一是要坚持规划导向。产业扶贫规划要实现“五个一”目标,即确保每个村有1项以上主导产业、1个以上市场主体(龙头企业或合作社),有发展能力和发展意愿的贫困户有1项以上稳定增收的产业项目、享受1项以上扶持政策、有1人稳定就业。二是要坚持项目主导。各县市区要结合脱贫攻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将产业扶贫目标任务,落实到年度到项目、到村组到农户、到单位到人头, 县乡村都要精准建立完善产业扶贫项目库。要按照“户有致富项目、村有特色产业、乡有主导产业、县有支柱产业”的目标,规划产业发展项目。要把实现贫困户增收脱贫作为产业扶贫的根本目的,确定“产业到人、人对产业”的工作标准,避免产业扶贫与脱贫致富“两张皮”。三是要坚持市场带动。要遵循市场运作和产业发展规律,合理布局脱贫产业和脱贫项目,避免不顾实际、一哄而上,引进“水土不服”的产业,搞新的形式主义;避免盲目跟风、机械模仿,造成产业同质化问题,确保产业发展的持续性和有效性。要注重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发展地域特色突出的脱贫产业,实现差异竞争、错位发展,保证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要注重强化贫困地区科技和人才服务,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提升产业扶贫技术支撑。要注重支持新型经营主体与贫困户建立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推动特色产业规模化发展。

(二)精准选择主导产业。要立足自身实际,选准产业发展方向,把比较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和后发优势。着重在以下五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在发展特色农产品产业上下功夫。要在贫困地区着力发展优势突出的特色种植业,建设一批生态好、效益高、质量优、品牌强的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二是在发展特色加工产业上下功夫。发挥农产品和劳动力资源优势,加快发展果蔬加工、肉类加工等农副产品加工业,积极承接针织服装等轻纺制造业,积极引进手工艺品等特色轻工业,形成一批加工基地,增强就业承载能力。三是在发展乡村旅游产业上下功夫。各地要结合本土特色,积极发展农业旅游、生态旅游、民俗旅游、文化旅游、休闲旅游、红色旅游等产业,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开辟新渠道。四是在发展电商流通产业上下功夫。电商是农民和市场之间的重要“桥梁”与“纽带”,具有“跨地域、全天候”的特点。要将电子商务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手段,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原则,积极实施电商扶贫工程,制定扶持政策,加强引导服务,探索“互联网+”扶贫新模式,为贫困群众提供便利畅通的产品销售渠道。五是在发展光伏产业上下功夫。光伏产业是我市产业扶贫优势项目,要做好后期服务,继续提质增效。

(三)激活主体内生动力。产业扶贫,关键在人,最根本的还是要发挥“三个主体”的自身内在动力。一是发挥镇村主体的内生动力。镇村干部对村、户情况最熟悉,对发展产业有思路、有想法,只是由于缺资金、缺技术、缺市场等原因,导致不敢发展、不会发展产业。要通过帮资金、送技术、引项目,充分发挥他们的自身优势和内在动力,发展特色产业,增加村级集体收入。二是发挥贫困户主体的内生动力。部分贫困户“要我脱贫”的期望高,“我要脱贫”的行动少。要想办法激发他们的内生动力,将其积极性调动起来,依靠自己勤劳致富脱贫。在制度设计、脱贫项目上,都要想办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充分激发群众的主动性和自信心,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让他们在参与中增加收入,真正通过自身的努力实现脱贫,通过自强不息拔掉穷根。三是发挥市场主体的内生动力。坚持把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能人大户作为产业扶贫的主体,引导他们参与扶贫。积极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产业扶贫模式,利用龙头企业在资金保障、技术支撑、销售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的生产组织优势、经济带动优势和“抱团效应”,增强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培育一批产业扶贫示范点,打造一批特色扶贫产业,形成一批产业扶贫新模式。

(四)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以推进“三乡工程”为抓手,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发展特色产业,完善产业扶贫长效利益联结机制。鼓励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农民合作社通过流转或贫困户以耕地入股等方式建立生产基地,让贫困户获得土地租金收益;支持劳动密集型企业通过自建、镇(村)企共建等方式,在贫困村建立生产基地、扶贫工厂、扶贫农场,实现贫困户就近就业、增收脱贫;支持贫困户耕地和可入股经营的资产(扶贫资金、小额贷款)入股给新型经营主体统一经营,获得分红收益;支持财政资金投入龙头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形成的固定资产,折股量化给贫困村和贫困户,获得分红收益。全方位、多渠道带动贫困户种植养殖得收益、土地流转得租金、基地务工得薪金、资产入股得股金,提高贫困户脱贫致富手段和能力,确保能够持续稳定增加收入。

(五)强化保障措施。没有有效的组织保障,产业扶贫就结不出硕果。一是财政政策要跟上。市级财政、扶贫部门要加强指导、强化监督,推动整合工作有力有效进行。县级承担着扶贫资金使用权和扶贫项目审批权,要扭转重基础设施轻产业发展的老思想,把扶贫资金重点用于产业扶贫。要扎实开展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工作,下功夫解决“整不动、整不好”的问题,确保按政策规定足额整合,为产业扶贫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二是配套政策要跟上。国家九部委出台了《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产业促进精准脱贫指导意见》,相关部委出台了农业产业扶贫、畜牧业产业扶贫、旅游扶贫、电商扶贫、光伏扶贫等一系列政策,省里出台了《湖北省“十三五”产业精准扶贫规划》,为产业扶贫提供了政策依据和遵循。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增强责任意识、落实意识,国家、省出台的政策,主要立足于指导性,相对宏观,要深入研究、拓展创新,进行细化实化具体化,确保政策可执行、能操作,让贫困群众真正享受到政策的红利。三是激励政策要跟上。扶贫必先扶志。脱贫攻坚需要优惠政策、资金投入等外部力量,但最终还是要靠激发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既要做好对贫困地区干部群众的宣传、教育、培训、组织工作,更要实行正向激励政策,可探索将一些帮扶政策和贫困群众参与情况挂钩,多劳多得,减少“等靠要”,调动参与产业发展的积极性。四是技术培训要跟上。继续立足技术优势,围绕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发展,加大对先进适用技术的研发、引进、示范、推广力度。通过采取集中办班、现场指导、咨询服务等方式,对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精准培训,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确保贫困村农业主导产业鲜明,贫困户掌握相关生产技术,提高与产业对接能力。(市扶贫办)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