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随州市召开第十场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解读企业复工复产 用工保障工作
  • 发布时间:2020-03-19 14:53
  • 信息来源:随州市政府网站编辑部
  • 编辑:随县人民政府
  • 审核:李发兵
打印

稳就业就是稳民生。企业逐步复工复产,生活生产秩序也逐步恢复,就业成为人民群众最为关注的话题。我市在做好健康管理、落实防控措施的前提下,采取“点对点、一站式”的办法,集中精准输送务工人员安全返岗,满足企业复工复产用工需求,解决好农民工返岗难问题。

3月19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第十场新闻发布会,邀请市人社局有关负责人,就企业招工用工、返乡人员返岗就业、就业技能培训等政策和举措,接受省、市新闻媒体记者提问。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王晓义主持。

湖北日报:我市企业陆续复工复产,请问人社部门在解决复工企业用工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市人社局局长刘熙发:疫情发生前,我们已按照往年一年一度的“春风行动”招聘活动安排,对企业缺工情况进行了统计登记,全市140多家企业提出用工需求1万多个,原计划在春节过后组织系列招聘会。疫情发生后,我们根据疫情防控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工作策略:

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后,我们第一时间发布公告,将线下的现场招聘会搬到了“线上”,改为举办“网上春风行动”,通过就业局网站开通网上招聘平台、通过微信公众号、网络媒体广泛推送岗位信息。为支持应对疫情开工企业正常运转,市人社局建立了24小时重点企业用工保障机制,帮助16家缺工的“停不得”企业解决用工需求150多人。复工复产后,我们全面启动了“阳光人社惠企行动”,明确了人社领域惠企政策18条清单;3月15日,我们又发出倡议,号召全市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开足马力,全力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全市35家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纷纷响应。据统计,截至3月17日,通过“网上招聘会”已达成就业意向近4千人次,已复工企业中已有1.6万多名劳动者返回工作岗位。

随着复工复产的全面铺开,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优化用工服务,为重点规模以上企业设立人社服务专员,实行“一企一策”解决企业用工问题,当好企业的“店小二”;同时,针对企业个性化的用工需求,采取“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公益性招聘+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市场化招聘”相结合的方式,精准推送岗位供求信息,切实当好为缺工企业和求职劳动者牵线搭桥的“红娘”。目前我们在“随州阳光人社”微信公众号专门开辟了“就业招聘”栏目,链接了随州市劳动就业局“网上招聘”服务平台,请大家关注。


湖北广播电视台:目前,春节前返乡的农民工陆续返岗复工,请问人社部门如何做好农民工的返岗服务,“点对点”、包车服务如何继续开展好?

市人社局副局长徐明成:大家都知道,随州是一个劳务输出城市,外出打工是很多老乡的选择。今年,受疫情影响,劳务输出、返岗复工困难重重,市人社部门高度重视,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在疫情防控期间,我们通过市人社局、市就业局微信公众号,开展了农民工就业去向调查,13万多名务工人员登记了就业意向,做到了底数清,情况明,“心中有数”。

疫情形势趋缓后,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我们及时制定了外出务工人员返岗工作方案;同时,通过各种渠道,与广东、浙江、江苏等省市人社部门保持密切联系,及时掌握我市外出务工人员务工集中区域疫情变化、复工时间、企业用工需求、返岗复工要求等信息。

当前,我们已经启动了农民工“点对点、一站式”返岗服务,建立了属地负责、部门联动工作机制。各县、市、区和高新区、大洪山风景名胜区都成立了服务工作专班,公布了服务电话,强化了属地管理责任;同时明确了各相关部门职责,其中人社部门负责就业去向登记,牵头提供出行返岗服务;公安部门负责办理车辆通行证,确保“点对点”服务专车无障碍通行;交通运输部门负责组织车辆运力;卫健部门做好疫情防控指导工作。市县两级指挥部和各职能部门通力合作,通过“点对点”直达输送模式,让外出务工人员“出家门进车门、出车门入厂门”,安全、安心、有序返岗。3月17日,我市首批128名务工人员已经通过“点对点”方式返回工作岗位。目前,包车返岗人数达500余人。明、后两天,随县、广水、曾都将有近40辆专车“点对点”输送上千名务工人员到深圳、东莞等地返岗,人社、公安等部门将安排专人护送到岗。只要劳动者和用工单位有需要,我们的“点对点”服务工作将持续开展下去。

随州日报:人社部门如何发挥民办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作用,帮助解决劳动者就业问题?

市人社局副局长徐明成:民办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是促进就业的重要力量。目前,我市登记的民办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共有35家,和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相比,民办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在服务方式、场地、时间、渠道上更加多样、更加灵活。对民办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而言,在企业复工复产的关键时刻,帮助企业高效精准解决用工紧缺问题,大有可为。为了鼓励民办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发挥作用,市政府出台了激励政策,明确在人社部门发布的缺工企业目录内,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介绍高校毕业生、城乡失业人员、农村劳动者、建档立卡贫困人员以及回乡人员等,到我市企业稳定就业半年以上,依法签订劳动合同、交纳社会保险费的,每成功介绍就业一人,给予补助500元。希望各民办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参与进来,响应倡议、抢抓机遇、积极作为,为服务劳动者就业和企业用工、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随州广播电视台:今年是脱贫攻坚决胜收官之年,就业扶贫作为重要扶贫措施之一,请问今年人社部门如何帮助贫困人员就业脱贫?

市人社局局长刘熙发:攻坚之战、决胜之年,必须要有非常之举、过硬之招。对此,人社部门围绕就业扶贫打出了六招“组合拳”:

第一招,真金白银促就业。对贫困劳动力在企业就业签订劳动合同且稳定就业6个月以上的,给予每人每月500元生活补贴,最长不超过6个月。

第二招,特色培训提技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根据贫困劳动力意愿,有针对性地组织参加电焊、叉车、月嫂、养老护理等免费技能培训;对所有线下培训成绩合格的贫困劳动者按每人每天30元给予生活补贴。

第三招,企业吸纳有补贴。在原有基础上,今年计划再新增认定就业扶贫基地(车间)50家,吸纳贫困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对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签订劳动合同、稳定就业6个月以上的,给予企业一次性2000元/人的就业补贴。

第四招,推介就业同样奖。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每成功介绍一名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给予机构每人500元职业介绍补贴。

第五招,自主创业多支持。对贫困人员首次成功创业的,给予1万元的一次性创业补贴,创办主体每带动一人就业的给予每人2000元的吸纳补贴。

第六招,公益岗位来托底。对有劳动能力、有就业意愿却又“无法离乡、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开发公益性岗位进行托底安置。近日,市人社部门已就就业扶贫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4月底前所有公益性岗位安置到位。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就业扶贫工作一定能决战决胜,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随州市政府门户网站:面对疫情后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作为人社部门如何帮助企业降低用工成本,稳定就业岗位?

市人社局副局长徐明成:企业是劳动者就业平台,只有平台稳定,劳动者才能稳定就业。稳企业就是稳就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人社部门将围绕企业复工复产和稳定发展做好“加法”和就“减法”。

其一,做好加法,应补尽补。根据国务院和省政府有关政策精神,我们出台人社惠企政策措施,主要有疫情期间开工企业吸纳就业一次性补贴、企业吸纳失业人员一次性就业补贴、招用首次在随就业新员工一次性补助、吸纳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就业一次性就业补贴等政策。疫情期间,市人社局及早启动了企业失业保险稳岗返还申报工作,已为全市344家企业发放失业保险费稳岗返还800余万元,惠及职工2.6万人。其他补贴性政策也将简化工作流程,从快审批兑现。

其二、做好减法,能降尽降。各级人社部门持续举办公益性网上招聘活动,为缺工企业免费推送招工信息,降低招工成本;建立人社政策惠企工作专班,提供人社政策咨询,指导企业规范用工,规避用工风险,减少用工纠纷;不折不扣执行国家和省社会保险费免征政策,对2020年2月至6月企业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单位缴费部门实行全免。据统计,2月份我市共有1996户企业免征社保费3245万元。通过这些措施,大大降低企业用工成本,有利于稳企业、稳就业。

随州广播电视台:受疫情影响,部分返乡群体有留在家乡创业的意愿,请问人社部门有哪些扶持创业的政策措施?

市劳动就业局局长张春强:返乡创业是带动就业、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我市人社部门始终重视返乡创业工作,为广大返乡创业朋友准备了多项真金白银的利好政策:

在资金支持方面,有15万元个人贴息贷款,50万元捆绑式贴息贷款,300万元的小微企业贴息贷款。

在创业扶持方面,有2000元的就业困难人员一次性创业补贴,5000元的贫困人员、大学生、返乡创业补贴,1万元的回乡人员创业补贴,以及最高1.8万元的大学生创业房租水电补贴和20万元的创业扶持补贴。

在创业场所方面,我市有6家创业孵化基地,为初始创业者免费提供经营场地、创业指导、员工招聘等“一条龙”创业服务。

在创业氛围方面,我市每年开展青年创业大赛、返乡创业示范项目评选等活动,并给予优胜者2—10万元的奖励。定期组织创业者观摩交流,解决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难题。

通过这些政策支持,我市返乡就业环境越来越好,今年力争新增返乡创业主体2500家,欢迎大学毕业生,退伍军人、返乡农民工回家乡创业。

随州论坛:当前,部分劳动者想学习一门技术或提升技能,请问人社部门如何满足这些需求?

市劳动就业局局长张春强:劳动者拥有一技之长,是实现高收入、高质量就业的基础条件,我市人社部门把职业培训作为稳就业的一项重要抓手。

我市现有就业训练中心、定点民办培训机构35家,常年开设电工、焊工、叉车工、修脚师、月嫂、家政、电子商务等20多个培训专业,每年开展职业技能培训2万多人,基本满足了我市劳动者学习技能的需要。这些培训机构的开班时间、培训地点、联系电话可以在湖北公共招聘网随州频道或随州市劳动就业管理局网站进行查询。

今年,我市人社部门将加大投入,增设更多培训专业,扩大新型学徒制、在岗职工技能提升培训规模,继续实施“免培训费、免教材费、补生活费、推荐就业”的政策,对培训合格者的生活补贴由每人每天16元提高到30元。同时为应对疫情影响,我市人社部门正在开展部分工种的线上培训,欢迎广大劳动者积极参加职业培训,提升就业能力。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