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随州市2018年度环境状况新闻发布会
  • 发布时间:2019-06-04 10:24
  • 信息来源:网站编辑部
  • 编辑:广水市人民政府
  • 审核:黄振忠
打印

      主题:随州市2018年度环境状况新闻发布会

      时间:6月3日下午

      摘要:6月3日下午,随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随州市2018年度环境状况新闻发布会,报随州市2018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并现场回答记者提问。随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任孙江涛主持新闻发布会;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吴德才通报随州市2018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并答记者问;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文钟答记者问。

      参加媒体:荆楚网、随州政府网、随州日报、随州电视台、随州论坛、随州电台、云上随州、编钟之声报。

发布会现场


主持人:随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任孙江涛

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吴德才

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文钟



荆楚网记者提问

随州日报记者提问

云上随州记者提问(发布会照片由随州日报全媒记者冯家园提供)

       文字实录:

       随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任孙江涛:

       各位媒体记者朋友们,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随州市2018年度环境状况新闻发布会,我是随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任孙江涛。
       本次新闻发布会的主题是:通报随州市2018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今天,我们邀请到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吴德才和李文钟两位领导,来通报有关情况和回答大家提出的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相关问题。
       本次新闻发布会共两项议程
       第一项议程: 通报随州市2018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
       第二项议程:请各位媒体记者提问。
       下面,依次进行。
        首先,有请吴局长通报随州市2018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

      

       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吴德才:

        同志们、新闻媒体朋友们, 首先,感谢各位新闻媒体朋友一直以来对环境保护工作的关心、重视和支持,通过你们的宣传和监督,有力地促进了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和全民环保意识的提升。下面就2018年度全市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作一简要通报。

        一、2018年度环境质量状况

        (一)地表水环境质量

         1、河流

        2018年,我市境内10个河流监测断面水质达标率为100%,其中:涢水洪山断面、涢水安居肖店断面、涢水大桥断面、涢水魏家畈小河口断面、涢水平林断面水质为Ⅲ类;厥水厉山断面、厥水自来水厂断面水质为Ⅲ类;澴水孝昌王店断面水质为Ⅲ类。

       其中,地表水国考断面平林、厉山、涢水大桥、孝昌王店年均水质均为Ⅲ类,优良水体比例为100%;跨界断面水环境质量综合达标率为83.3%。

       2、主要水库

       我市列入省控的主要水库是徐家河水库,2018年水质为Ⅱ类,符合功能区控制目标,营养状态级别为中营养。

       3、主要城市内湖。

       2018年,我市省控主要城市内湖白云湖水质为Ⅲ类,营养状态级别为中营养。

       (二)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

       2018年,我市3个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曾都区先觉庙水库、随县封江口水库、广水市许家冲水库水质均为Ⅲ类,达标率均为100%,水质保持稳定。

       (三)环境空气质量

        2018年,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评价,随州市空气优良天数286天,占比例为79.9%,较2017年提高3.9%。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4.41,主要污染物为细颗粒物(PM2.5)。环境空气各项因子年均值浓度如下:

       二氧化硫:年平均浓度为7微克/立方米, 较2017年同比下降22.2%。

       二氧化氮:年平均浓度为24微克/立方米, 较2017年同比无变化。

       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平均浓度为73微克/立方米,较2017年同比下降2.7%。

       细颗粒物(PM2.5):年平均浓度为45微克/立方米, 较2017年同比下降11.8%。

       一氧化碳:年平均浓度为1.5毫克/立方米,较2017年同比下降42.3%。

       臭氧:年平均浓度为156微克/立方米,较2017年同比上升5.4%。

       (四)降水

         2018年,随州市年均降水pH值范围在6.70-7.38之间。全年未检出酸雨。

       (五)城市声环境

         1、区域环境噪声

        2018年,随州市区域环境噪声等效声级平均值为50.8分贝,比上年下降1.1分贝,质量等级为较好。

         2、道路交通噪声

        2018年,随州市道路交通噪声等效声级平均值为66.5分贝,比上年上升1.4分贝,质量等级为好。

       (六)土壤环境质量

       2018年,我市土壤环境质量良好,土壤综合污染水平处于尚清洁(安全)警戒线内。

         二、所做的主要工作
       (一)全面完成省定政绩目标环境质量控制指标。制定实施全市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方案、考核办法及其考评细则,实现污染防治攻坚战良好开局。2018年,全市水和空气环境质量均超额完成省定年度目标,在全省高质量发展考核中,我市“地表水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全省排名第二,“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占比”全省排名第三。

      (二)环保督察问题整改全部达到序时进度要求。全市全年历经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饮用水源地整治、清废行动、省环保督察等10批次环保督察(专项督察)的考验。截止2018年底,2016年中央第三环保督察组交办69件信访件,全部办结销号;省下达的31项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整改任务,交账销号19项,其余12项(2018年及以后完成)均达到序时进度要求;省环保督察交办的281件信访件销号212件、63个现场交办问题完成整改47个,反馈意见整改方案已印发;中央第四环保督察组“回头看”交办的177件信访件调查处理工作已按要求(按时交办、调查核实、制定整改措施、媒体公示)基本办结。

      (三)生态环境保护九大攻坚行动取得阶段性进展。围绕“一园(工业园区)两水(饮用水、地下水)三领域(府澴河流域、环保设施、农村环保)四行业(化工、专汽、矿山、养殖)”,聚焦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在全市开展生态环保九大攻坚行动,成立由分管副市长任指挥长的各专项指挥部,实行“一个行动、一个方案、一个专班、一抓到底”长效机制。全年取缔河道非法采砂点19个。新封堵排污口14个。完成VOCS治理21家。基本完成黑臭水体治理6条。划定全市34个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完成15个乡镇饮用水源保护区建设。关闭禁养区内养殖场59家。完成畜禽养殖污染治理167家。完成加油站地下油罐防渗改造316个。我市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在全省年度考核中被评定为A等级。

      (四)“多元共治”生态环境保护治理体系基本确立。市委市政府全年召开9次常委会、13次常务会、33次专题会,研究推进生态环保工作。市领导一线调研督办生态环保重点工作57次。在全省率先成立十二个环保专业委员会,作为市环委会常设机构,由分管副市长任专委会主任,构筑起“管行业必须管环保”的责任机制。环保部门全年累计查处各类环境违法案件212件,处罚金额1441余万元,实施查封扣押15件、限产停产7件、行政拘留10件、刑事拘留1件、涉嫌污染犯罪移送公安机关9件。企业主体责任明显增强,全市新增治污设施105台套。环保公众关注度大幅提升,全市环保系统日常受理各类环境信访1292件(不含省环保督察、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交办信访件),同比上升91.97%。

       三、2019年工作目标和计划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也是环保机构改革承上启下的开启之年。

       全市生态环境工作的总体目标是:全面完成省定年度环境质量改善和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任务,全市4个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达标率100%,3个县级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2个跨界断面水质综合达标率不低于70%,无劣五类水体;PM2.5年均浓度不高于45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80%以上。全市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较2015年减排比例分别达到12%、12%、14%、10%。全市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全市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阶段性重大进展。全市生态环境指数处于“良好”区间,不发生重特大环境污染责任事故和因环境问题引发的群体事件。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市将重点采取六项生态环保工作举措:一是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对标省市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方案、湖北长江大保护十大标志性战役各专项工作方案,坚持紧盯目标、标本兼治、落实责任、多措并举,以点带面深化生态环保九大攻坚行动,全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进一步提升环境品质,为随州生态绿城建设和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二是全力落实环境问题整改。序时推进环保督察问题整改,推行环保督察常态化,及时回应群众环境关切,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环境获得感。三是全力保障生态环境安全。加强环境风险管控,规范环境应急管理,严格环保监管执法,确保全市不发生重特大环境污染责任事故和因环境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四是全力补齐农村环保短板。借力实施全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和“四个三重大生态工程”,全面落实生态省建设重点工作任务,持续深化生态市、县、镇、村“四级联创”,深入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协调推进村镇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致力在农村环境改善上实现新突破。五是全力推进环保领域改革。以环保机构改革为契机,探索新体制下生态环境保护新思路、新举措,进一步完善“多元共治”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六是全力打造生态环保铁军。紧盯“双一流”(锤炼一流队伍、争创一流业绩)目标,持之以恒抓党建、抓队伍、抓作风、抓廉政,不断书写生态环保铁军的新风采,努力开创生态环境保护新局面。

        同志们,新闻媒体朋友们,我们坚信,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社会的关心、支持和共同参与下,我们一定能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完成省定年度环保目标任务,努力让随州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环境更美好,为建设生态绿城,打造品质随州,推动随州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的生态环境支撑。

        谢谢大家!

         随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任孙江涛:

         下面,请记者朋友提问。

   

       荆楚网记者:

       近年来,从国家到地方都非常重视营商环境的建设,请问市生态环境局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随州市生态环境局局长李文钟:

       近几年来,我局采取多种措施,加强营商环境建设,从六个方面为企业经营提供了很多便利。
       一是加强项目准入政策引导。编制落实和公开“三线一单”(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建立项目环评审批与规划环评、现有项目环境管理、区域环境质量联动机制,发挥环评从源头防范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作用,积极指导投资企业依法依规选址建厂,避免因选址不当造成投资损失。公开办事服务指南,为企业提供准入政策、法律法规、环保手续办理等咨询服务,对拟建项目,提前介入,解读环保政策法规,开展技术指导服务,在符合环保要求的前提下,开辟绿色通道,确保项目尽早落地。
       二是提升政务服务工作质效。减少审批事项,取消向大气排放转炉气(电石气、电炉气、电炉法黄磷尾气、有机烃类尾气)审批、试生产审批及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审批。压缩审批时限,将环境影响报告书及环境影响报告表审批时限压缩至13个工作日,辐射安全许可证延续及注销办结时限压缩至2个工作日。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取消登记表类建设项目审批,实行网上承诺备案制;落实“一门一网一次”举措,实施行政业务全部网上审批。
       三是转变事中事后监管方式。环境监管方式由“事后查处”向“事先服务”转变,把政策服务、技术指导、法规宣传贯穿于环境监管全过程,重视企业对环境监管的合理诉求,帮助企业制定环境治理解决方案,指导企业加强治污、达标排放。
       四是落实环保投入激励机制。设立环保奖励资金,落实随州市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二十条措施,对老企业新上环保设备的,按环保设备购买额5%予以补贴(最高不超过50万元),对成功申报环保示范项目的给予10万元奖励;每年上级拨付的“以奖代补”、生态补偿资金,重点向民营企业倾斜,帮助企业提升污染治理能力,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2018年,市生态环境局拿出100万元,对全市15家2018年度全市有突出贡献的重点减排企业实施“以奖代补”,鼓励和支持企业绿色发展。其中,湖北齐星汽车车身股份有限公司、健民集团叶开泰国药(随州)有限公司、东风汽车车轮随州有限公司、随州市力神专用汽车有限公司、中国重汽集团湖北华威专用汽车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获“以奖代补”资金10万元,湖北金龙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中盐湖北红四方生态科技有限公司、随州同星畜牧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获 “以奖代补”资金5万元。
       五是优化环评中介服务市场。建立中介服务机构诚信经营承诺制度、中介机构“黑名单”制度及主编人员信用管理机制,强化环评中介机构的监督管理、信用评价和信息公开,定期开展日常考核及环评报告技术复核。
       六是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依法保证各市场主体同等受到环保法律保护。规范环保自由裁量权,针对问题分类指导,精准施策,避免处置措施简单化、“一刀切”。

      

       随州日报记者:

       有市民反映,市委附近经常能闻到臭味是怎么回事?

       随州市生态环境局局长吴德才:

       针对群众反映市委市政府附近及居住小区空气中频发异味(臭味)问题,市生态环境局组织市环境监察支队、曾都环保分局、高新区环保分局在城区范围内开展“零点行动”,对重点废气排放企业进行交叉检查,通过排查分析,排放异常气味的工业企业主要有三家:湖北犇星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湖北正大有限公司(屠宰厂,以下简称正大公司)、湖北齐星精密铸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齐星精密铸件公司)。犇星公司废气主要来源于其原材料自带挥发、生产过程中跑冒、废气处理设施处理后排放等环节;正大公司废气主要来源于污水处理站和羽毛粉生产车间;齐星精密铸件公司废气主要来源于生产粉尘和废气处理设施处理后排放有氨气。以上3家企业通过现场检查,在厂区内及周边都能闻到异味,其中犇星公司较为明显。此外,城南垃圾填埋场不按规定排放的垃圾渗滤液,也产生恶臭气味。由于异常气味随风向、风速、气压等气象条件的变化时有时无,通过目前的技术监测手段,尚不能完全确定传播到市委市政府及居民小区等地异常气味一定是犇星公司散发的。
       自2018年6月份以来,针对群众投诉调查情况,市政府重点采取了以下整改措施:
       一是排查锁定污染源。市生态环境局在对重点企业强化日常监管的同时,组织开展了“零点行动”,扩大排查范围,对城区范围内重点废气排放企业进行全面排查,确定犇星公司、正大公司、齐星精密铸件公司等3家工业企业和城南垃圾填埋场为重点监管对象。
       二是邀请专家指导。2018年10月21日,市生态环境局邀请湖北省化工设计院、武汉工程大学、惠生工程公司等单位3名专家,在听取群众投诉情况介绍后,实地查看了投诉人较为集中的碧桂园、云海天地等小区,并到犇星公司进行现场调研,详细了解其生产和废气治理情况,提出了整改意见。
       三是督促企业整改。市生态环境局和随州高新区督促犇星公司、正大公司、齐星精密铸件公司进行整改。犇星公司结合专家意见,投入资金540万元,新购车间及污水处理站废气净化除臭等设备,加强废气排放治理。正大公司向集团公司总部上报了治理资金需求并完成招标,拟投入资金640万元进行整改,预计5月27日开工,其中主要臭气来源羽毛粉车间除臭工程计划于9月底前完工。齐星精密铸件公司通过改进生产工艺,有效减少了废气和粉尘排放。
       四是严密监测监控。犇星公司自2018年5月份开始,每月委托第三方机构对其废气排放情况开展监测,监测报告报市生态环境局备案。同时该公司按照专家意见,增设了大气污染物在线监控装置,对全厂处理后的废气排放情况进行实时监控,目前监控装置已完成安装,正在调试。在上述企业多次自行监测和环保部门组织的监督性监测显示,除2018年6月29日对犇星公司监测时无组织废气中氯化氢排放浓度略超标外,其余均为达标。
       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是强化监管整改。加大对湖北犇星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湖北正大有限公司、湖北齐星精密铸件有限公司等重点废气排放企业的监管力度,引导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审核或委托第三方技术机构开展LADR检测(气体泄漏检测与修复),进一步改进生产工艺,优化废气治理措施,加强废气治理设施日常管理,发挥最大减排效益,确保达标排放。
       二是严查违法行为。在城南垃圾填埋场出场路口安装视频监控,杜绝垃圾渗滤液出场倾倒。对监管中发现的企业超标排放、偷排垃圾渗滤液等环境违法行为,依法从严查处。
       三是寻求技术支持。制定了《随州市重点区域异味溯源调查走航监测方案》,拟于近期聘请技术单位使用移动环境监测车,利用车载设备采取“走航监测”方式,对群众反映的异味开展溯源调查,为进一步查清污染源,实施精准治污提供支撑。
       四是加快企业搬迁。高新区管委会已制定犇星公司淅河厂区周边居民拆迁方案,拆迁专班已于3月8日进驻淅河镇魏家畈村。市政府正着力督促高新区管委会加快犇星公司淅河厂区周边居民点拆迁速度,提升新厂区建设速度,尽快形成产能,将望城岗厂区产能逐步向淅河厂区转移,减少城东人口密集区污染压力。


       云上随州记者:

       白云湖水质一直不是很好,请问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环保部门采取了什么措施了没有?

       随州市生态环境局局长吴德才:

       一是进入枯水期,几乎无好水入河。自去年10月至今年四月,涢水、厥水流域没有降雨量较大的降雨,白云湖蓄水几乎为上游生活污水。据气象部门统计,2019年1-4月降雨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了38%。
       二是生态补水困难,流域自净能力变差。因降雨量少,上游水库只能满足乡镇和农村居民饮用水。黑屋湾水库有效库容8000万方,去年10月可利用水只有780万方,满足新街和安居镇饮用水就有困难。封江口和先觉庙两个城市饮用水源地蓄水也出现告急,枯水期流域生态补水几乎成为了空想。
       三是项目建设,导致大量污水直排入河。东护城河和随县姜水河等黑臭水体治理,大部分“黑臭水”直排入河;城南管网改造1780米,因市政管网没有自南向北调度的应急管网,导致项目建设近3个月的时间,污水直排白云湖,日排放量在1万吨左右。黑臭水体治理将按照污染防治攻坚战的要求,2019年底完成建设任务。城南管网已经改造完成。
       四是规划滞后,部分小区管网没有建成。居佳小区、水岸国际、望城岗片区等城市扩展建成区,因城市管网建设规划没能跟进,导致小区生活污水无法收集,全部直排白云湖。通过市级领导多次巡查督办,居佳小区、水岸国际、望城岗片区等管网规划正在制定。
       五是城南垃圾渗滤液随意倾倒,导致白云湖水质一直不能稳定向好。因城南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落后,导致处理能力与产生量有较大差距,城南垃圾渗滤液随意倾倒变成了常态。2017年7月7日、2018年11月16日、2019年1月21日左右城南垃圾填埋以“应急”为由,将大量的渗滤液外排并被现场查处。2019年5月3日晚9时,分局接到曾都区城南新区管委会人员举报,反映有车辆在城南新区白桃村向道路侧边地下管道偷排恶臭废水,经现场调查违法行为属实。我局随后将此情况书面报市委市政府,2019年5月14日下午,市委书记陈瑞峰亲自查看了渗滤液倾倒点,现场做出指示“一要严肃处理此次违法行为,要让违法者知道疼;二要迅速改造渗滤液处理设施和工艺,绝不允许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随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任孙江涛:

       同志们、朋友们,今天下午的新闻发布会开得很成功,对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设生态绿城,打造品质随州,推动随州高质量发展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希望各新闻媒体把这次新闻发布会宣传好,今天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