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州市统计局 随州市人民政府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0年5月25日
第四号 第三产业基本情况(一)
根据随州市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现将我市第三产业中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
一、批发和零售业
(一)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18年末,全市共有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5742个,从业人员46482人,分别比2013年末增长212.1%和82.2%。
在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中,批发业占32.2%,零售业占67.8%。在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批发业占30.1%,零售业占69.9%(详见表4-1)。
在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中,内资企业占99.9%,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占0.03%,外商投资企业占0.03%。
在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内资企业占96.9%,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占3.0%,外商投资企业占0.05%(详见表4-2)。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18年末,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219.98亿元,比2013年末增长153.0%。其中,批发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98.58亿元,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121.40亿元,分别比2013年末增长124.5%和182.1%。负债合计86.46亿元。全年实现营业收入453.17亿元(详见表4-3)。
二、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一)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18年末,全市共有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法人单位622个,从业人员7672人,分别比2013年末增长230.9%和11.1%(详见表4-4)。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18年末,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103.25亿元,比2013年末增长136.0%。负债合计86.37亿元。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5.86亿元(详见4-5)。
三、住宿和餐饮业 (一)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18年末,全市共有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353个,比2013年末增长57.6%,从业人员6944人,比2013年末下降3.7%。
在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中,住宿业占30.3%,餐饮业占69.7%。在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住宿业占30.6%,餐饮业占69.4%(详见表4-6)。
在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及从业人员中,内资企业占100%。(详见表4-7)。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18年末,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29.17亿元,比2013年末增长30.7%。其中,住宿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15.14亿元,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14.02亿元,分别比2013年末增长25.2%和37.2%。负债合计8.24亿元。全年实现年营业收入22.00亿元(详见表4-8)。
四、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一)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18年末,全市共有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511个,从业人员2945人,分别比2013年末增长530.9%和103.1%(详见表4-9)。
在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中,内资企业占99.8%,外商投资企业占0.2%。
在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内资企业占99.9%,外商投资企业占0.1%(详见表4-10)。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18年末,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30.77亿元,比2013年末增长96.7%。负债合计8.95亿元。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8.21亿元(详见表4-11)。
五、房地产业 (一)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18年末,全市共有房地产业企业法人单位599个,比2013年末增长102.4%。其中,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224个,物业管理企业210个,房地产中介服务企业117个,分别比2013年末增长47.4%、125.8%和172.1%。
2018年末,全市房地产业企业法人单位的从业人员为6844人,比2013年末增长21.3%。其中,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3136人,物业管理企业2324人,房地产中介服务企业1085人,分别比2013年末增长2.2%、22.4%和102.0%(详见表4-12)。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18年末,全市房地产业企业法人单位的资产总计为329.00亿元,比2013年末增长155.9%。其中,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314.65亿元,物业管理企业2.06亿元,房地产中介服务企业1.36亿元,分别比2013年末增长164%,下降48.4%和增长3.8%。负债合计240.44亿元。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14.18亿元(详见表4-13)。
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一)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18年末,全市共有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1360个,从业人员10471人,分别比2013年末增长401.8%和183.4%。
在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中,租赁业占13.4%,商务服务业占86.6%。在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租赁业占7.4%,商务服务业占92.6%(详见表4-14)。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18年末,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569.02亿元,比2013年末增长979.1%。其中,租赁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2.48亿元,商务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566.54亿元,分别比2013年末增长427.7%和984.1%。负债合计305.90亿元。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4.70亿元。(详见表4-15)。
第五号 第三产业基本情况(二) 根据随州市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现将我市第三产业中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
一、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一)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18年末,全市共有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法人单位985个,从业人员6072人。其中,企业法人单位749个,从业人员4204人,分别比2013年末增长225.7%和13.1%(详见表5-1)。
在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及从业人员中,内资企业占100%(详见表5-2)。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18年末,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23.77亿元,比2013年末增长126.2%。负债合计11.65亿元。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0.14亿元(详见表5-3)。
二、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一)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18年末,全市共有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法人单位180个,从业人员1862人,分别比2013年末增长37.4%和下降29.4%。其中,行政事业及非企业法人单位47个,从业人员718人,分别比2013年末下降41.3%和60.5%。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18年末,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19.01亿元,比2013年末下降61.1%。负债合计8.29亿元。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51亿元。
行政事业及非企业法人单位年末资产6.12亿元,比2013年增长71.4%。本年支出(费用)合计1.14亿元。
三、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一)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18年末,全市共有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382个,从业人员2741人,分别比2013年末增长183.0%和80.7%(详见表5-4)。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18年末,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4.76亿元,比2013年末增长150.5%。负债合计1.25亿元。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68亿元(详见表5-5)。
四、教育 (一)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18年末,全市共有教育法人单位739个,从业人员24764人,分别比2013年末增长59.3%和17.5%。其中,行政事业及非企业法人单位477个,从业人员21654人,分别比2013年末增长18.7%和8.1%。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18年末,教育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6.47亿元,比2013年增长334.2%。负债合计2.35亿元。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56亿元。
行政事业及非企业法人单位年末资产46.76亿元,比2013年增长92.7%。本年支出(费用)合计26.47亿元。
五、卫生和社会工作 (一)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18年末,全市共有卫生和社会工作法人单位314个,从业人员14101人,分别比2013年末增长31.4%和9.2%。其中,行政事业及非企业法人单位212个,比2013年末下降1.9%,从业人员12338人,增长3.0%。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18年末,卫生和社会工作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4.10亿元,比2013年增长186.7%。负债合计1.40亿元。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91亿元。
行政事业及非企业法人单位年末资产43.11亿元,比2013年增长164.6%。本年支出(费用)合计30.34亿元。
六、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一)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18年末,全市共有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法人单位440个,从业人员2716人,分别比2013年末增长74.6%和16.0%。其中,企业法人单位351个,从业人员1802人,分别比2013年末增长100.6%和24.4%。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18年末,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8.11亿元,比2013年增长101.7%。负债合计3.96亿元。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62亿元。
行政事业及非企业法人单位年末资产3.53亿元,比2013年增长204.3%。本年支出(费用)合计1.52亿元。
七、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2018年末,全市共有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法人单位2226个,比2013年末增长16.7%,从业人员24913人,增长4.6%。行政事业及非企业法人单位的本年支出(费用)合计58.75亿元。
第六号 部分新兴产业基本情况
根据随州市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现将部分新兴产业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
一、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 2018年末,全市从事战略性新兴产业生产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94个,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的14.6%。其中,新能源产业22个,占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法人单位的23.4%;生物产业20个,占21.3%;节能环保产业16个,占17.0%。
二、工业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 2018年,开展R&D活动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54个,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的8.4%。
2018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R&D人员折合全时当量825人年,比2013年下降33.0%。
2018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R&D经费支出8.39亿元,比2013年增长101.2%;R&D经费与营业收入之比为0.6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分行业R&D经费支出及R&D经费与营业收入之比详见表6-1。
2018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全年专利申请量392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102件,分别比2013年增长10.7%和-33.0%;发明专利申请所占比重为26.0%,比2013年下降17.2个百分点。
三、文化及相关产业 2018年末,全市有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1237个,比2013年末增长141.6%;从业人员11863人,比2013年末增长49.4%;资产总计63.63亿元,比2013年末增长139.8%。
2018年末,全市有经营性文化产业法人单位1072个,比2013年末增长176.3%;从业人员10451人,比2013年末增长58.0%;资产总计55.45亿元,比2013年末增长122.8%;全年实现营业收入70.47亿元,比2013年增长206.5%。
2018年末,全市有公益性文化事业(含社团)法人单位165个,比2013年末增长33.1%;从业人员1412人,比2013年末增长6.7%;资产总计8.18亿元,比2013年末增长397.1%;全年支出(费用)2.23亿元,比2013年增长122.1%。
第七号分区域单位和从业人员情况 根据随州市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现将我市各县市区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单位和从业人员基本情况公布如下:
一、单位基本情况
2018年末,随县拥有法人单位3731个,占全市19.4%,比2013年末降低了7.9个百分点;广水市5140个,占26.8%,降低了2.4个百分点;曾都区8736个,占45.5%,增加了9.7个百分点;高新区1506个,占7.8%,增加了1.2个百分点;大洪山风景区77个,占0.4%,降低了0.5个百分点。随县拥有产业活动单位4854个,占21.1%;广水市6239个,占27.1%;曾都区10111个,占43.9%;高新区1717个,占7.5%;大洪山风景区119个,占0.5%。
按县市区分组的单位情况详见表7-1。
二、从业人员 2018年末,全市法人单位从业人员321326人。其中:随县法人单位从业人员63048人,占19.6%;广水市99304人,占30.9%;曾都区125387人,占39.0%;高新区法人单位从业人员32666人,占10.2%;大洪山风景区法人单位从业人员921人,占0.3%。
按县市区分组的法人单位从业人员情况详见表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