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新一轮楼市政策收紧释放哪些信号
  • 发布日期:2017-05-05
  • 信息来源:随州日报
  • 编辑:admin
  • 审核: 李发兵

  近来,全国数十个城市发布楼市调控新政,专家表示,因城施策是本轮调控的主要特点,新一轮不断收紧的楼市政策,凸显政府维护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抑制投机“炒房”的决心。

  与上一轮调控相比较,本轮调控政策主要呈现两点变化:一是北京、广州等一二线城市强力升级、严堵政策漏洞。北京市从“认房又认贷”开始,随之在购房资格、入学条件、商住房买卖限制、中介整治等方面填补政策漏洞,堪称“史上最严”。广州市升级房地产市场调控,居民家庭新购买住房(含新房和二手房),须取得不动产证满2年后方可转让。

  二是政策调控地域范围有所扩大,从一线城市和部分热点二线城市,扩展到一些三四线城市,如浙江嘉善、河北涿州、安徽滁州等。这些三四线城市大多数位于大都市圈周边,当京沪深等地提高购房门槛后,购房需求向周边外溢,引发政策调控。

  此外,部分城市从供给侧出发,增加了土地和住房供应,特别是加大住房保障力度,增加公租房和共有产权性质的自住房等供应规模。

  “光运用短期政策不能完全解决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和可持续发展问题,稳定房地产市场需要‘定下来就不轻易变’的长期制度安排。”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刘洪玉说。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认为,一线城市高房价背后是供求关系的问题,根源在于城市化进程中供给侧的土地制度改革。

  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课题组近日发布的研究报告建议,抑制热点城市房价过快上涨,除了限购限贷政策,同时要有效改善供给;总体上控制货币过快增长,加快建立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明确公布政府短、中、长期土地利用和建设规划,合理引导居民流动。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