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健康科普】粪便中分离出新冠病毒意味着什么?
  • 发布日期:2020-02-15
  • 信息来源:随州日报
  • 编辑:许静
  • 审核: 杨文明

钟南山、李兰娟院士团队近日分别从新冠肺炎患者的粪便样本中分离出新型冠状病毒。这意味着什么,是病毒传播途径发生了新的变化吗,普通人又该如何防护呢? 
  据报道,在广东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钟南山院士团队专家、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赵金存教授介绍,广州医科大学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广州海关技术中心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及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合作从一例新冠肺炎患者的粪便拭子标本中分离到一株新型冠状病毒。该样本是由珠海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提供的粪便拭子标本,实验室通过多种细胞系接种样本并传代,最终从VeroE6细胞中成功分离出新型冠状病毒毒株。 
  与此同时,浙江大学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李兰娟院士团队也从患者粪便样本中分离到病毒。浙江大学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吴南屏教授介绍,研究人员从5份粪便样本中分离到了3份新型冠状病毒阳性,在分离出的细胞里也观察到明显病变,经过检测并常规盲传及再次标本分离都确认了病毒的存在。 
  “从上面两个消息可以看出,粪便中存在病毒是比较肯定的,但这只是新增了一种传染源,尚不能就此说新冠病毒存在新的传播途径。”13日晚,南方医科大学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主任赵卫教授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赵卫介绍,所谓粪口传播即消化道传播,是指细菌、病毒等病原体通过粪便排出体外污染食物、水源或食具,易感者于进食时病原体通过口腔进入消化道而感染人体。在粪便中存在病原体,只能表明消化道有感染存在,不能证明其一定会通过消化道传播。 
  “粪便中检测出病毒,并不意味着病毒传播途径发生了变化,目前仍然是以呼吸道和接触传播为主,但对新冠病毒防治需要有新的值得注意的方面。”赵卫说,比如在冲马桶时,粪便中的病毒可能散播在空气中,如恰好吸入,就可能造成感染。 
  赵卫强调,这对普通人家居生活来讲,影响不大,只要周边没有感染源,不需要做出什么改变。但对隔离区和医院病人粪便可能需要加强管理,经过特别处理后再排放到公共污水系统中等。 
  赵金存也表示,患者粪便中存在活的新型冠状病毒是一个现象,提示新冠病毒传播可能有新途径,比如存在“粪-口”“粪-呼吸”的可能性,但是否会造成人与人之间传染,还要进一步研究。但这个研究对国家疫情防控相关措施,找到潜在疫情传播点,也许会起到促进和完善作用。 
  “在实验室里发现了这个情况,流行病学专家还需进一步调查确认,是否有较强的传染性这有待于进一步的调查和科学研究。如这个粪便里的病毒是吞进去的还是在肠道细胞增殖、以及与血液、痰液、与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等都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吴南屏说。 
  在赵卫看来,这种发现只是提示粪便中有病毒,但是不是具有传染性,造成易感人群的感染,还要看粪便中病毒的数量。如果数量很少,在下水道中经过其他生活污水的稀释,其传播能力就比较有限。至于患者发病的哪些阶段粪便中带毒及病毒数量的多少,还需要深入研究。 
  “普通民众大可不必过度紧张或恐慌,一定要戴好口罩、勤洗手、勤消毒,食物煮熟再吃,避免聚集性社交活动,注意个人和家庭卫生,注意下水道的通畅及必要的消毒等。”赵卫说。 
  (来源:学习强国平台)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