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做好“土特产”文章升级五大农业产业链
  • 发布时间:2023-09-21 08:41
  • 信息来源:随州日报
  • 编辑:罗皓月
  • 审核:李发兵
打印

农业农村部近日公布首批“国家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示范基地”创建单位名单,全国共有178家入围,我市湖北共富牧业有限公司生猪全产业链标准化示范基地名列其中。这为我市农业产业用标准化引领农产品质量效益竞争力提升提供了样板,将对农业产业链建设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市委五届七次全会提出,要全面放大基础优势,内外兼修壮大特色产业,紧盯做好“土特产”文章,围绕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推动食用菌、粮油、畜禽、果蔬、茶药五大重点农业产业链建设,加快农业产业全链条升级。
    “农业要强,首先是产业要强。市委五届七次全会提出要实施农产品加工业链式升级行动,力争到2025年,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达到1000亿元,助力城市和产业集中高质量发展。可以说,全会精神为我们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指明了方向和路径。”市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说。
    随州农业资源丰富,是全国优质粮、优质麦、优质棉、优质茶、菜牛、瘦肉型猪、蜂蜜、食用菌八大商品生产基地,香菇、泡泡青、葛粉、三黄鸡、蜜枣等特色农副产品名声响亮。如何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关于融入长江经济带建设以流域综合治理牵引城市和产业集中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实施农产品加工业链式升级行动,以业态升级提升价值链,以集群发展优化生态链,以内外循环畅通供应链,以农商协作巩固利益链,促进农业产业链全环节提升、全链条增值、全产业融合。
    当前,农业竞争已由产品竞争转为产业链竞争。加强农业全产业链建设,是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助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今年以来,我市以链长责任制为抓手,推进食用菌、粮油、畜禽、果蔬、茶药五大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农业产业化成势见效。上半年,全市农产品加工业产值191.4亿元,同比增长15.8%。全市农产品出口57.1亿元,同比增长121.3%,占全市外贸出口总值的77.6%,占全省农产品出口总额37.6%,位列全省第一。
    如何做好“土特产”文章,升级五大农业产业链?采访获悉,相关部门将依托我市农业农村特色资源,重点围绕千亿元农产品加工业产值目标,开展大基地建设、大龙头培育、大园区创建、大品牌擦亮、大外贸提质、大招商服务等六大行动,细化各产业链目标任务。
    食用菌产业,围绕“345”(即30万菇农,种植4亿棒,产值500亿元)目标,加快推进研发基地、菌种生产基地、种植基地、精深加工基地、营销基地建设,落实好新出台的“香菇八条”,推动种植、加工、研发、生产、销售的全产业链升级;粮油产业,围绕200亿元产值目标,以龙头企业为代表,推进粮油精深加工,发展“随州香稻”品牌粮油产品;畜禽产业,围绕200亿元产值目标,打造“亿只鸡”工程,推动2个百万头生猪全产业链项目建成投产,以广水市为主发展禽蛋产业,新建10万只旱鸭标准化养殖基地和扩建30万只智慧化无抗蛋鸡饲养基地项目、新建年屠宰1200万只禽类自动化屠宰生产线项目;果蔬产业,围绕70亿元产值目标,走特色精品路线,以相关加工企业为龙头,发展万亩水果标准化示范基地、打造万亩辣椒基地;茶药产业,围绕80亿元产值目标,由龙头企业带动壮大茶产业,引进外地中医药集团,建设中药材产地质保仓,围绕随州金头蜈蚣、艾草、天麻等道地药材,建设中药材标准化基地、产地仓等。
    乡村发展靠产业,产业发展要在“土”“特”“产”三字上下功夫。市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表示,将围绕农业五大特色优势产业,强政策、扶龙头、树品牌、促增收,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为随州加快打造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农业强市提供有力支撑。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