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人工菌棒替代木材种植天麻新技术在随转化成功
  • 发布时间:2023-09-19 09:04
  • 信息来源:随州日报
  • 编辑:罗皓月
  • 审核:李发兵
打印

秋高气爽,青山如黛。9月17日,在湖北神农蜜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位于随州大洪山林场白龙池附近的天麻示范基地里,工人们正忙着采收天麻。
    大洪山林地土质疏松深厚,气候温和湿润,具有得天独厚的天麻生长自然环境。“我们去年开始试种天麻10多亩,今年种植面积达到1000亩。”神农蜜菌公司总经理徐阳晓介绍,天麻在林下生态种植,不与农田争地,不惧山高林密,实现环境保护和产业发展双赢,是“两山”理论的生动实践。
    在天麻基地高耸的树林下,一条条标准化的天麻种植垄整齐排列,徐阳晓熟练地扒开松软的土壤,把一个个已经成熟的天麻从地里刨出来。他说,天麻无根无叶,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能通过共生寄生关系从蜜环菌吸收营养,进行生长发育。“别看它很不起眼,平均每亩纯利润可达3万元以上。”
    天麻为我国传统名贵中药材,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可药食两用。天麻现为人工栽培,以砍树种植天麻的模式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成为产业发展的瓶颈。湖北中医药大学刘大会教授团队历经10多年研究,在全国首创了利用农业废弃物工厂化生产天麻共生蜜环菌人工菌棒替代传统木材菌棒的新种植模式,并获国家发明专利。有投资人看中该技术,并联合相关方面成立了湖北神农蜜菌公司,在随州进行天麻创新技术模式转化推广。
    正在基地开展实验的湖北中医药大学中药生态农业创新团队成员朱怀静和张冰冰说:“实验表明,工厂化生产的人工菌棒替代木材种植技术可有效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生产效率,促进提质增效。”
    前不久,湖北省天麻人工菌棒替代木材种植技术观摩会在随州召开。经现场采挖测产,白龙池基地鲜天麻产量为6.25-9.00千克/平方米,最大单个天麻重200.00-266.67克。预计亩均产量3000-4000千克,目前鲜天麻每千克售价约30元,干天麻每千克300元,亩产值预计10万元左右。来自国家、湖北省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及相关高校的专家教授现场考察后,对天麻人工菌棒替代木材种植效果给予充分肯定。福建农林大学张重义教授说,天麻人工菌棒替代木材种植技术相当成功,破解了产业瓶颈问题,是践行天麻生态种植、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应该大力推广应用。
    目前,神农蜜菌公司在曾都区洛阳镇建立了天麻人工菌棒工厂化生产线、产品初加工和品种培育等科技研发中心。徐阳晓说:“我们已经带动5个合作社在随州种植天麻500亩。下一步,将通过提供标准化菌棒、规范化种植技术,带动更多农户林下生态种植天麻增收,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