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当时
  • 发布日期:2019-03-07
  • 信息来源:随州日报
  • 编辑:黄振忠
  • 审核: 李发兵


  “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经济兴,金融兴;经济强,金融强。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两者共生共荣。”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对金融与经济关系作出的深刻阐述。
  近年来,金融业取得了长足发展,服务能力大幅提升。但金融服务的供给存在一些结构性缺陷,金融资源配置的质量和效率还不适应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要求,主要表现在金融业态以间接融资为主,股权融资发展不足。在间接融资中,又以大中型银行为主体,并且商业银行内部的制度安排、技术能力、内外部激励约束机制也不健全。因此,必须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金融业健康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强化金融服务功能,找准金融服务重点,以服务实体经济、服务人民生活为本。
  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解决好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而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要更加注意尊重市场规律、坚持精准支持,选择那些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方向、主业相对集中于实体经济、技术先进、产品有市场、暂时遇到困难的民营企业重点支持。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特别是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根本性任务。要加大银行不良资产处置力度,有序处置信用债券违约风险;遏制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增量,有序化解存量;高度重视防范化解跨市场、跨区域风险传染;坚决治理金融乱象,严厉打击非法金融、金融犯罪和金融腐败行为;改进金融监管,健全宏观审慎管理,提高金融监管的专业性和有效性;加强金融监管协调,形成监管合力;加快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金融机构风险处置和破产机制;强化金融机构防范风险的主体责任。
  同时,应坚定不移深化金融改革开放,在高水平双向开放中提高经济金融管理能力和风险防控能力。要扩大金融服务业双向开放,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管理制度;稳妥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和金融市场双向开放;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进一步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保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积极参与金融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促进全球经济增长和金融稳定。
  金融是国之重器,是国民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和宗旨。只有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切实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推进金融改革开放,才能推动金融业高质量发展,实现经济与金融良性循环。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