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敏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助力健康随州建设》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医药发展政策日趋向好。2017年,中医药法颁布实施,总则第六条“国家加强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合理规划配置中医药服务资源,为公民获得中医药服务提供保障”;2018年,省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中要求“健全覆盖城乡的中医医疗服务网络。以省中医院为龙头,建设一批国家区域中医诊疗中心,市州级公立中医医院全部达到三级甲等标准,每个县建有1所标准化公立中医医院,持续推进“三堂一室”建设,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国医堂”实现全覆盖。扶持民族医药机构发展。加强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和妇幼保健院中医科建设。鼓励组建中医医疗联合体。”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意见中要求“到2022年,基本实现县办中医医疗机构全覆盖,力争实现全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设置中医馆、配置中医医师。”鉴于此,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是国家保护发展中医药事业的需要,也是人民群众享有中医药基本服务的需要。您的提案符合中医药发展的现实要求,谢谢您为中医药发展建言献策。
经过近几年的建设和发展,近几年,在各级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医疗机构的不断努力下,中医药服务体系和综合服务能力得到快速提升。
一、基本情况
1、中医药服务体系基本健全。我市基本形成覆盖城乡的中医医疗服务网络,随州市中医院获得国家三级甲等中医医院水平,县、市、区均设立有县级中医医院,且均达到二级甲等中医医院水平,随州市中心医院获得“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先进单位”,广水市妇幼保健院获得“全国基层儿科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基地”,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设立有“国医堂”覆盖率100%,70%以上的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均可开展一定能力的中医药服务,设置有民营中西医结合医院1家,民营中医医院1家;基本达到“以中医医院为主体,以综合医院中医特色科室为补充,以乡镇、社区国医堂为纽带,以村卫生室、社区服务站为网底兼顾民营个体的基本完善的中医药服务体系。”
2、中医药诊疗服务能力得到全面提升。我市共有国家级中医重点专科2个,共有省级中医重点专科6个。四家中医医院业务用房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大幅改善,各中医医院均成立了儿科,其他短板科室如五官科、重症医学科均得到全面均衡发展。“十三五”期间,市发改委先后为广水市中医医院、随县中医医院、曾都区中医医院分别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3000万元、3600万元、4000万元用于中医业务用房建设;积极推进市中医院搬迁项目前期准备工作,为市中医康复养老中心等建设项目争取中央和省预算内资金。广水市中医医院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纳入县级医院综合能力建设单位,鼓励建设三级中医医院。至十三五末,中医医院住院床位规模达到1800张,达到每千人口公立中医院床位数0.8张的发展目标。2019年,中医药创新工作有了新突破各中医院新开展中医药新技术新项目17项,药熏、热敷、膏药外敷、磁疗等中医非药物疗法和中医护理技术得到普遍开展。
3、不断完善中医药政策鼓励机制。2019年市医保报销实施方案中对中药饮片和中医诊疗技术报销比例提高7%,改变了以往限额报销政策,给予中医药发展应有的发展空间。市中医医院与44家基层医疗机构建立医联体,在随县草店、淮河、小林三个乡镇卫生院设置挂职副院长,广水市中医医院与十里卫生院建立紧密型医共体,对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服务给与指导、帮建、人才委培、大型义诊等切实支援。市卫健委组织开展了“乡镇重点康复科”评审工作,以评促建,规范“国医堂”中医药诊疗行为,对被评上乡镇重点康复科的单位给予5000-10000元的奖励,大大促进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
4、夯实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近年来,我市新引进中医专业博士2名,硕士研究生学历18,人才引进门槛不断攀升,为我市中医药发展注入科研后劲和发展动力。2019年初,卫健委、人社局联合开展了市级第一批中医药师承结业考核,学员共提交师承结业论文44篇,评选优秀学员15名,优秀指导老师28人,市中医药学会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之际对师承优秀单位和个人给予了表彰,师承工作历时三年取得较好的师承业绩。与此同时,9月份两家单位又联合启动了第二批师承工作,共27名指导老师与47位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结成师承对子。
5、稳步推进中医药健康文化建设。市卫健委积极推荐炎帝神农故里风景区、健民集团叶开泰国药随州公司、随县抱朴谷养生生态园、市中医医院、广水市中医医院申报湖北省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项目;随县抱朴谷生态产业园以创建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为契机,继续加大园区投入,建设了中医馆和野生中药材标本馆,制作标本700多个,拟于2020年对外开放。市卫健委联合中医药大健康相关产业部门健民、田丰现代农业、万松堂等开展了中医药健康文化推进行动,开展中医药大讲堂,制作展板指导农民中药材采收技术、鉴别中药材等,对中医药文化旅游、中药生产企业、中医药养身保健产品等进行宣传,加强中医药发展凝聚力,推进中医药科普知识进乡镇进企业进校园活动等。冬病夏治、膏方节等备受群众推崇的中医药项目从各级中医院扩展到综合医院、妇幼保健院、乡镇卫生院和中医药诊所,中医药大健康氛围在全市得到有力渲染。曾都区中医医院选送的养生太极拳在省卫健委组织的中医中药荆楚行太极拳比赛活动中荣获三等奖。
6、中药资源普查工作取得新进展。2017年,随县完成中医药资源普查工作,2019年广水市、曾都区通过野外采样、市场走访、知识调查、数据整理等方式积极推进中药资源普查工作。截至2019年12月,广水市普查样地38个,采集药用植物341种,保留样本1096个;曾都区普查样地44个,采集野生植物695种,保留样方1320个,普查工作取得新进展,预计2020年底前完成整体工作。
7、整体推进,为中医药产业发展出谋划策。一是市政协教科文卫专委会组织开展了中药产业调研活动。2019年5-7月调研组共实地调研了安徽亳州、滁州,江西樟树、省内蕲春、咸宁等产业发展较好的地区,实地走访了市内中药产业代表性企业,历时2个月,市卫健委起草递交了《中药产业调研报告》,通过市政协常委会讨论后形成市政协《关于中药产业发展的建议案》(随协发〔2019〕3号),建议案系统全面对随州市中药产业发展提出很好的建设性意见,为下一步推进中医药强市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二是大力推行市校合作。随州市委市政府大力开展与高校对接市校合作,借船出海,促进随州市高质量发展。2019年湖北中医药大学校长吕文亮、党委书记阮力艰分别到随州就市校合作情况进行了调研,市政府分管领导郑晓峰市长组织市直相关部门和部分中药产业部门、中医医疗机构参加市校合作座谈,向大学提交2019年新的市校合作清单。大洪山园泰药材有限公司与湖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合作“七叶一枝花”种植技术、产地初加工及精加工研究开发”,目前挂果率提升到80%以上,取得阶段性突破。
二、下阶段努力方向
1、补齐中医药综合性服务能力短板。加强中医医院儿科五官科、耳鼻喉科、皮肤科等科室建设,推进综合医院中医康复科建设人,推进市妇幼保健院中医妇科、儿科建设,加大基层国医堂在预防保健公共卫生管理中发挥更大作用。
2、积极协调推进中医药保护扶持政策得到完善。一是继续推进中医药医保报销政策得到更大倾斜,二是积极推进医疗机构传统自制剂在医联体内推广使用,三是积极推进中药自制剂备案管理落地,四是做好民间古籍验方的普查和收集整理工作。
3、加大龙头医院建设力度。积极推进支持随州市中医医院整体搬迁,积极推进建设湖北中医药大学非直属附属医院,整体提升龙头医院综合性服务能力的引领作用。
4、拓展中医药服务范围。协同相关部门规范中医药保健养生业发展,加强中医医院治未病能力建设,接轨新医改,在康养、医养上发挥中医药优势作用,提高人民群众中医药健康服务可及性。
随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0年5月20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随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
您的浏览器版本太低!
为了更好的浏览体验,建议升级您的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