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对市政协随州市第四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 第20133号提案的答复
  • 发布时间:2020-08-10 15:10
  • 信息来源:随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编辑:随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审核:黄振忠
打印

尊敬的吴洪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拥抱高铁时代,助力经济腾飞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高铁建成运营,特别是今年8月中旬汉十高铁随州南站将分步增加直达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的高铁列车,届时物流运输和市民出行将更为省时、便利。高铁时代的带来,给我市带来了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就提案中提出的产业、物流、旅游、人才等四个方面情况,我市已形成一定的发展基础,甚至有些方面具备了一定的优势,一是产业态势向好。目前,我市现代产业体系逐步形成,向结构高级化、产业高端化、生产高效化发展,规模工业总产值、企业利润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发展质效为近五年最好。专汽产业产值逆势增长14 %,连续三年保持两位数增长,继续向轻量化、绿色化、智能化转型;新获批资质企业10家。随州香菇中国农产品优势区推进建设,全市集中制棒突破3000万袋,品源现代香菇酱系列产品出口7500万美元,2019湖北·随州国际香菇产业博览会成功举办。二是物流快步发展。推广发展连锁经营、统一配送模式,抓好物流园区建设,构筑现代物流体系,建成湖北香思里仓储加工物流、随州农副产品物流园。仓储、冷链等基础设施正在有序推进,随州综合物流园、大随通农村物流配送等综合性、专业化物流园区加快建设,其中,随州综合物流项目现已完成选址,该项目已同林安、传化、大运、中交二航局等国内多家知名物流企业进行洽谈过,目前,正与山东高速保持对接洽谈之中。三是旅游方兴未艾。旅游营销渠道拓宽,连续11年成功举办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编钟文化元素在第七届世界军运会精彩展现。随心随愿随州城城市宣传登上央视黄金档,炎帝故里景区被央视评为年度魅力文化景区。精准对接大武汉,旅游宣传走进地铁高铁站、重点商业综合体。全域旅游纵深推进,三潭、神农牡丹谷成为3A景区,西游记漂流、千年银杏谷等景区和大洪山百里画廊提档升级,神农部落、原石部落等项目初具规模,培育首批市级研学旅行基地11个。随县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通过初评。全年接待游客、旅游总收入分别增长11%14%四是人才稳中有进。围绕引才、育才、用才三个关键环节,持续深化市校合作机制,人才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发展效能。全年引进6省博士服务团成员、3名科技副县(市、区)长、22名企业科技副总以及其他各类优秀人才1200余人。吸引6400余名大学生来随实习实训。畅通引才绿色通道,引进4名紧缺专业人才。组织60名重点企业负责人到深圳考察学习。实施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定向农村学员115名。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组织各类技能竞赛项目,以赛代训、以赛促学,102名技能人才获市级竞赛奖励,3人获省级奖项,1人入选全国技术能手。优化推进人才创新创业服务,打通政务服务43,提供市场化服务44项,入驻创业孵化企业42家,全要素一站式服务进一步完善。

针对此次提案给出的意见和建议,我们将充分利用高铁时代带来的机遇,应对面临的困难和挑战,进一步采取措施,落实政策,将障碍阻力降到最低,将机遇红利释放最高,全力推进我市产业、物流、旅游、人才等跨入全新的发展阶段,迈入更好的发展境遇。

1、聚焦产业新城致力打造产业高地。坚持把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加快对接合作区域性产业,挺起汉孝随襄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带脊梁。以建设应急产业基地为重点,大力实施三大工程。实施重大项目引领工程,加强与国内应急产业联盟骨干企业合作,推进东风马可迅铝轮、专汽博览中心等重大项目建设。实施小巨人企业培育工程,推动应急通信车、救援车、保障车等整车在研项目落地,加快道路除冰、泡沫灭火、开放除尘等核心零部件技术转化,打造一批细分领域隐形冠军。实施应急服务提升工程,支持省应急产业研究院建设,促进服务技术推广应用,培育应急体验、培训、动员等产业文化。以建设地铁装备产业基地为重点,组织开展三大行动。开展战略合作深化行动,深耕武汉、郑州等城市轨道交通市场,持续壮大地铁装备产业。开展产业园区建设行动,加快引进电机、风阀等上下游企业,延长产业链条。开展产品供给能力提升行动,积极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大力开发新产品。以建设香菇产业基地为重点,落实三大措施,持续发展精深加工。推进院企合作和科企对接,加强研发投入和成果转化,加快发展香菇产品精深加工。支持企业生产香菇饼干、香菇多糖口服液等食字号、健字号、药字号的高质量香菇产品,抢占国内外高端市场。抓好香菇脚、残次菇、废菌棒等副产物综合利用,开发香菇酱、香菇氨基酸、饲料添加剂等精深加工产品。持续推动转型升级。种植上,突出规模种植,走标准化、规模化、机械化、轻简化的路子;加工上,突出延伸链条,走产品研发的路子;产业上,突出龙头带动,走融合发展的路子。持续提升产业品牌。围绕创建随州香菇国家级品牌,引导符合条件的企业统一使用随州香菇地理标志商标。开展三品一标认证,通过互联网、全媒体等媒介和地铁、高速、机场等公共场所加强品牌营销。

2、聚焦物流短板,致力打造物流基地。加快建设区域交通运输枢纽,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和信息平台,加强综合性物流园区、专业化物流园区建设,以随州市综合物流园项目为抓手规划建设我市统一的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积极发展配送中心和专业市场,逐步形成我市完整的区域性物流网络,努力建成以随州城区为主、随县城区和广水城区为辅,武胜关、小林和三里岗三个边贸口子镇为节点的一主两辅三节点区域性物流网络推动物流业向集团化、联合化、规模化发展。目前,计划建设站场物流项目3个,即随州南站综合客运枢纽、随县安居客运站、随州市综合物流园,完成投资61.8亿。

3、聚焦文旅名城,致力打造旅游圣地。强化对炎帝文化、编钟文化、红色文化、大洪山佛教文化等随州文化底蕴和生态优势的挖掘开发,深度整合旅游资源,发展文化旅游、乡村旅游、休闲旅游等具有地域特色的旅游业业态。重点建设炎帝故里文化旅游区、曾随文化大遗址片区、大洪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编钟古乐文化产业园、西游神话探险旅游观光园、武胜关生态文化旅游试验区等景区,创建5A级旅游景区。同时,加大旅游产品营销力度,通过举办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编钟音乐文化节、大洪山佛教法会、桃花节、银杏节、香菇节、兰花节等特色节庆活动,全方位宣传推介,振兴我市旅游市场,吸引游客来随州游览消费。

4、聚焦人才强市,致力打造人才洼地。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优化整合支持政策,健全完善有利于推动柔性引才和承接科技成果转化运用的政策体系。深入开展市校、企校人才和科技合作对接,加强产业技术研究院、院士专家工作站等创新创业平台建设,着力集聚事业发展急需紧缺人才。通过开展院士专家随州行、随州·武汉高校人才引进与科技合作洽谈会、引博工程、举办专场人才招聘会、带领企事业单位外出招聘人才、大学生实习实训、技能型人才免费培训等系列活动,打造发挥人才作用的平台;通过开展杰出人才、突出贡献企业家、十大杰出青年企业家、青年科技创新奖、科学技术进步奖、市管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享受政府津贴等评选表彰活动,激励人才创新创业;通过领导联系人才制度、专家联谊会、专家休假、专家体检等活动,在全社会范围内营造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切实提高全市人才工作质效。

随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0630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