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2018年)对市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第47号建议的答复
  • 发布时间:2019-08-23 00:00
  • 信息来源:市住建局
  • 编辑:admin
  • 审核:杨文明
打印

李婉莺等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建立和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长效机制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2018年3月23日,为加快推进城乡生活垃圾统筹治理,市政府成立了“全市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建设指挥部”,并印发了《全市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随政办发〔2018〕12号),要求到2020年底,全市形成从生活垃圾产生到终端处理全过程的城乡一体、全域覆盖的链条式管理体系,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水平明显提升。建制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不低于70%;在巩固“洁美家园”大行动成果的基础上,农村实现有处理设施、收运体系和运行机制保障。同时,要求各县市区建立分级负责、全面覆盖和“户分类、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为主的运行管理体系;建立完善垃圾收运网络,因地制宜选择合理的收集和转运方式,建立与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等相衔接的收运系统。2018年底前,每个建制镇至少建有1座符合标准的垃圾中转站,全面取缔敞口垃圾池,全面清理存量垃圾;在生活垃圾无害化终端处理上,要求各镇、村不得再单独建设垃圾填埋场,对原有填埋场要全部实施封场处理并实施生态修复;要求各地结合区域各镇实际,因地制宜选择技术先进实用、成熟可靠,成本经济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技术;要求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以县为主体,推行以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特许经营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等模式为主导的城乡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投资体系。
  2018年4月19日,市政府在马坪镇召开了全市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现场推进督办会,要求按照“市级推动、县级主体、乡镇实施、市场运作”的责任体系和目标要求,以镇为单位,按照时间节点,详细列出治理计划,倒排工期,加快推进。市政府从2018年起,每年财政预算800万元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以奖代补资金,用于支持农村垃圾收运设施建设和推行垃圾分类减量化工作。市人居办先后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进乡镇生活污水和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紧急通知》、《随州市全面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工作方案》、《关于加快存量垃圾填埋场无害化处理的函》等一系列加快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治理的指导性文件。同时采取“月检查督办、季考核通报”的方式,狠抓督办落实,强化对县市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跟踪督办,先后约谈工作进展缓慢、工作成效差的县市区主管部门责任领导6人次。
  目前,各县市区已制定了操作性较强的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三年行动方案,并召开推进会进行了安排,全面推进此项工作。曾都区、高新区、大洪山景区全域试点,以及随县、广水市各4个镇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试点工作已全面启动。共启动了25个村开展试点示范,其中:曾都区7个、随县11个、广水市5个,高新区、大洪山景区各1个村。各地严格按照《村庄整治技术规范》,全面开展了现有镇级生活垃圾填埋场无害化治理,实施定期消毒灭蝇,分层粘土覆盖碾压,铺设防渗膜,开挖雨污分流沟,建设挡污坝,确保渗滤液不外流。随州主城区垃圾焚烧发电厂已启动建设,广水市垃圾焚烧发电厂年底即将点火试运行,随县拟建3个区域性垃圾无害化卫生填埋场。
  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是中央、省、市的要求,更是广大农村群众的热切期盼,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共同治理。今后一段时期,全市将继续开展以乡镇生活污水和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为主题的农村“双治”行动,并纳入县市区、镇政府年度责任目标综合考核评价范围,作为年终考核各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依据;对不作为、懒作为、慢作为的县市区(镇、村)主要负责人实施问责;督促各地进一步建立以村民为主体、行政村为基本单位的农村垃圾治理长效保洁机制。同时,开展城乡垃圾分类,最终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目标。
  最后,欢迎你们继续关注和支持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工作,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改善全市农村人居环境做出积极贡献。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