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全国两会】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到39次“就业”,给年轻人一颗定心丸
  • 发布日期:2020-05-24 15:25
  • 信息来源:中国政府网
  • 编辑:杨文明
  • 审核: 李发兵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篇幅堪称改革开放以来最短,只有1万字左右。如此简短的篇幅,意味着中央政府在草拟这份报告时必须“惜字如金”,如此才能确保重要内容无一遗漏。与此同时,这也意味着报告中的每处着墨都对国家发展前景意义重大。然而,在如此精炼的篇幅之中,有一个“关键词”竟然出现了39次之多,被李克强总理反复挂在嘴边,这个“关键词”就是“就业”。

通读报告,不难看出:与就业相关的政府工作,称得上是中央政府在本年度中最重视的问题之一。在整份报告的八个章节里,有六个章节都提到了“就业”二字,就业问题几乎贯穿始终。能否在保就业、稳就业,平稳度过疫情冲击的基础上,想方设法扩大就业、促进就业,不仅是当前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更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决胜焦点”。

近几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增长转型,诸多产业都呈现出了“减速降温”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社会就业,尤其是青年毕业生的就业,面临压力和挑战。新冠肺炎疫情的突然来袭,更是把全球经济打了一个措手不及,增加了未来的不确定性。即将以“生力军”身份步入社会的青年群体,难免为自己的发展前景担忧。《中国青年报》日前作出的“2020全国两会青年期待”调查显示:民生保障和就业创业,是年轻人最关注的两大议题。

据统计,202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874万人,超过去年。与此相对应的,是疫情之下显著收缩的经济规模。一扩一收之间,就业矛盾很可能会在本年度集中凸显。如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大力强调就业工作的重要性,在一定程度上给这些期待就业的年轻人吃下了一颗“定心丸”,让他们看到未来可期,因此可以多些信心。

尽管本年度的就业保障工作仍然有待在未来逐步展开,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我们已经可以看到具体、实在的配套政策。报告提出:对应届毕业生,高校和属地政府都要提供不断线的就业服务。与此同时,报告还从“以训稳岗”的思路出发,提出今明两年职业技能培训3500万人次以上,高职院校扩招200万人,从而让更多人更好就业。

对政府而言,保障就业的基本目标,自然是尽可能确保每个人都能有工作、有收入、有信心、有未来,维护社会经济健康运转。当然,在现代社会,就业的意义远不止是“谋生手段”。更好的就业环境,可以让每个人都拥有更畅通的上升通道与更宽广的选择空间,从而为人们的人生提供更丰富的可能性。而这也能让那些年轻的追梦者在通往理想的道路上走得更远,给社会注入进步的活力。

从社会个体对就业机会有迫切需求的角度上看,中央政府决心通过多种政策手段,在就业问题上集中着力,不仅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助力,也体现出了政府对个体命运和青年前景的真诚关怀。

就业不仅是纸面上的统计数字,也与青年的信心和未来息息相关。能否在就业问题上做好文章,决定着社会能否向着国民期待的方向发展。政府工作报告对就业的重视,为青年提供了充足的信心。(杨鑫宇)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