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深度报道)打好禁鞭攻坚战 树立文明新风尚——随州城区全面“禁鞭”一周年工作回眸
  • 发布日期:2017-02-28 10:03
  • 信息来源:随州日报
  • 编辑:admin
  • 审核: 李发兵

     自2016年2月14日零时起,随州城区全面“禁鞭”。禁鞭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我市各级各部门和全体禁鞭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在广大市民的理解、支持和参与下,随州城区禁鞭工作取得阶段性胜利。
    特别是刚刚过去的鸡年春节、元宵节等重要节日,随州城区禁鞭区均实现烟花爆竹和孔明灯“零燃放”。全面禁鞭后,随城的空气质量提升了、环境卫生更整洁了,受到广大市民的赞誉。
    “春节、元宵节期间实现‘零燃放’,标志着随城全面禁鞭取得完胜,谨向全体同志表示祝贺和感谢!望继续巩固成果,常抓不懈,把这项民心工程持续落实下去。”2月14日,市长郄英才在禁鞭专报上作出批示,对全市禁鞭工作给予肯定,勉励进一步巩固和保持禁鞭成果。

A 多轮探索后全面禁鞭
    随州史上最严“禁鞭令”实施  

    燃放烟花爆竹是我国几千年来的传统习俗,但随着社会文明进步,这一“传统习俗”已成为影响环境质量的重大社会问题,成为阻碍社会文明进步的 “陈规陋俗”。1993年春节,北京市在全国率先“禁鞭”,此后,全国近300个城市先后效仿,力图强制革除这一“陋习”。
    1996年1月20日,原直管随州市对随州城区安全燃放烟花爆竹问题十分重视,经人大常委会通过决议,决定在随州城区全面实施“禁鞭”工作。
    2006年年底,在全国、全省许多城市相继“禁改限”的大环境下,市政府决定随州城区由“禁鞭”改为“禁限鞭”。由于传统习俗根深蒂固、宣传教育力度不够、违法燃放行为成本较低等原因,在禁止燃放期内违规燃放烟花爆竹的现象时有发生,“禁点限时”政策难以达到预期效果。虽经“禁改限”,但随州“禁鞭”工作已形成社会共识,为城区全面“禁鞭”奠定了坚实基础。
    2016年1月,市政府常务会研究了我市中心城区 “禁鞭”工作,决定启动了新一轮的 “禁鞭”工作:自2016年2月14日零时起,在主城区范围内全面实施 “禁鞭”!同时,成立了随州市城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工作领导小组,市长郄英才亲自担任市禁鞭工作领导小组组长,2016年1月17日晚随州城区“禁鞭”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召开,对“禁鞭”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
    2016年12月21日,市人大常委会召开新闻发布会。随州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五次会议通过的 《随州市城区燃放烟花爆竹管理条例》,已经湖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批准,于2017年3月1日正式实施。《条例》正式施行前,仍由市人民政府依据其所作决定开展禁鞭工作。
    至目前,随州城区全面禁鞭已一年多了。据各项统计数据显示,全面禁鞭后,无论是空气质量还是环境卫生,都比往年有很大改观,禁鞭取得圆满成功。

B 禁鞭成果来之不易
    全民总动员打好禁鞭攻坚战

    “禁鞭”工作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项关系民生的社会工程,体现党委政府的意志,考验着政府部门的执行能力。随州城区禁鞭和禁放孔明灯(简称“两禁”)工作开展以来,我市各地各部门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真抓真管,严抓严管,有力确保“禁鞭”工作取得实效。
    全面部署,强化措施齐攻坚。为认真贯彻落实 “两禁”工作,我市专门印发了《随州市城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实施方案》,成立随州市城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工作领导小组,明确禁鞭责任人,禁鞭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市、区政府主要领导及各办事处、社区的“一把手”等领导都将禁鞭工作抓在手中,各级禁鞭办迅速组建成立,各地各部门依照各自职责开展工作,协同作战、互为补充、无缝对接,形成强大的禁鞭工作合力。
    深入宣传,全民参与“禁鞭”。我市各地、各单位及各镇(办)、管委会、社区、村全方位开展禁鞭宣传,以号召居民签订《禁鞭承诺书》和《禁鞭责任状》、发放宣传手册、悬挂横幅和标语、制作竖立《禁鞭提示牌》等形式,引导广大市民自觉遵守禁鞭、禁放孔明灯相关规定;各地各部门加强对本地、本行业、本单位的宣传教育,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及时宣传“禁鞭”工作动态和成效,及时曝光违规燃放烟花爆竹行为……在多层次、高密度的宣传引导下,禁鞭工作深入人心,赢得广大市民的积极支持和拥护。
    自2016年2月14日随州城区禁鞭工作全面实施以来,按照市政府禁鞭工作的总体部署,市禁鞭办充分发挥禁鞭主导作用,超前谋划,周密部署,有序推进,基本实现了门店“零储存”、禁区“零运销”、巡控“零燃放”、案件“零容忍”、宣传“零盲点”、履责“零缺位”的工作目标。截至目前,共收缴非法储存、销售假冒伪劣烟花爆竹10300余箱(件),行政拘留8人,罚款处罚30人,禁鞭工作成效显著,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C 禁鞭后新气象新变化

                                                                                                                                                       市民纷纷为禁鞭效果点赞

    在随州城区全面实行 “禁鞭”是市委、市政府的重要决策,是“五城同创”的重要措施。随州城区全面“禁鞭”实施一年来,有效地减少了大气污染,杜绝了因烟花爆竹燃放引发火灾、爆炸等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让广大市民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变化。
    城市更安全、更安静了!自随州城区全面“禁鞭”以来,全年没有发生一起因燃放烟花爆竹造成的伤人和安全事故。没有了往年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市民纷纷反映睡觉安稳了,老人、小孩再不会被半夜的鞭炮声惊醒了。
    随州城区空气质量稳定好转!往年除夕夜,市民都会集中燃放烟花爆竹,导致空气污染指数PM2.5和PM10都在初一的清晨达到峰值。拿PM10做比较,根据环保部门监测数据显示,今年春节期间,PM10小时平均值最大出现在1月28日(正月初一)9时,数值为280微克每立方米;而去年春节,PM10小时平均值最大出现在正月初一4时,数值为662微克每立方米。
    城市更干净、整洁了!“禁鞭”后,没有遍地炮屑,垃圾少了,小区、绿地干净了,不仅改变了市容环境,也减轻了环卫工人的劳动强度。市环卫处负责人毛随兵介绍,每年春节期间,随州城区都会出现垃圾产量小高峰,今年随州城区全面禁鞭后,环卫工人们没有往年那么忙碌了,街道也比往年更加整洁靓丽。
    城市文明建设大大进步了!守护蓝天碧水,保持清新环境,从每个人做起;实现绿色繁荣,建设美丽随州,从不燃放烟花爆竹这一件小事做起;不放鞭炮,红白喜事节俭办;不放烟花,洁净过春节;不燃放孔明灯,平安过元宵节……“禁鞭”工作大力倡导绿色、低碳、环保、文明的生活方式,让广大群众自觉做到不购买、不燃放烟花爆竹,带动广大市民形成移风易俗、崇尚文明的生活新风尚。

D 随城禁鞭实现常态化
    呼吁市民维护好禁鞭成果

    随州城区全面“禁鞭”已满一年,通过铺天盖地的宣传,严控重罚的管理,随州的禁鞭工作成效显著。
    虽然随州城区禁鞭工作已经取得显著成效,但是各地各部门的禁鞭工作未有丝毫放松,随州城区禁鞭工作也逐步实现常态化管理。“自禁鞭以来,社区禁鞭专班轮流值班,每天巡逻宣传不低于3小时,尤其是在春节期间、重大节日期间、红白喜事期间……”随州高新区十里铺社区党委书记晏明启介绍,在平时工作中,社区安排专人入户走访,对社区居民进行禁鞭宣传,经常查看各个小卖部营销点,确保烟花爆竹及时上交,社区不发生一起燃放烟花爆竹事件。
    “今后,我们将始终保持高压态势,专班不散、力度不减,为保障随州城区良好的空气质量和人居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市公安局治安大队大队长孙晓峰说,禁鞭工作开展中,市民普遍反映今年春节既干净又安静,禁鞭工作民心所向、惠民利民;禁鞭成绩来之不易,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精心部署,得益于禁鞭区内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得益于相关市直部门的通力协作,也得益于社会各界以及全体市民的理解和配合。下一步,希望广大市民继续积极支持政府禁鞭决定,自觉禁鞭、禁放孔明灯,积极监督举报违禁行为,主动当好禁鞭宣传员、巡查员、监督员,共同维护好我们的禁鞭成果。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