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超载反弹的“怪圈”——随城道路运输治超探访(上)
  • 发布日期:2016-09-26 08:39
  • 信息来源:随州日报
  • 编辑:陈斯
  • 审核: 李发兵

开展联合治超


    上月,交通部出台治理超载超限新规,自9月21日起,严禁双排车辆运输车进入高速公路;2018年7月1日起,全面禁止不合规车辆运输车通行,普及标准货运车型。取消车货总重超过55吨、平均轴载超过10吨和载货超过车辆出厂标记载质量的超限超载认定标准。

    与此同时,我市启动了今年的联合治超行动,再次重拳整治道路运输超载超限。

    治超,年年治,年年有,成为一个老话题,似乎走进反弹的“怪圈”。近日,记者深入治超一线,进行了实地探访。


超载真乃“马路杀手”

    我们经常在县乡道上看到,一辆满载的沙石运输车,“奋力”地向前行驶,一遇上坡,声音沉闷,表明是“费力”前行,明显超载。

    随州拥有丰富的矿石资源,随南随北大多都有开采,从矿山运石料的车自然多。自随县吴山镇发展石材产业以来,每天进出吴山的大型挂车有200多辆,拖着重重的石材跑在吴(山)唐(县)线上。

    市公路管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超载超限车辆多半是大型挂车、翻斗车、搅拌车、水泥罐车等,他们从事砂石、石料、水泥、重型器材等运输,很容易超载。

    我市拥有国道484.5公里,省道606.051公里,境内的矿产资源富集,石材储量大,是湖北省乃至全国的石材基地,每年产出的石材90%以上要经过公路运输。利益驱使下,超限超载运输屡禁不止,已成为公路“头号杀手”。

    据不完全统计,近两年来,超限超载运输已导致我市107国道、316国道、小应线、随南线等国省干线严重损毁达240公里:导致316国道淅河大桥、周新线长岗桥、小应线易家河桥等10座桥梁成为危桥,不得不拆除重建。为此,全市累计投入近3亿元的维修资金,浪费了大量的资金。如果不下决心,花大气力抓好治超工作,将会形成一面建设、一面破坏,甚至破坏速度超过建设速度的恶性循环局面。

    自从取消全省还贷二级公路收费,一些国道上的收费站纷纷取消,加之高速实行计重收费,大货车大多跑上了国省干线,对道路造成了很大损害。据统计,316国道日车流量已由8000辆增加到了2万余辆,高峰时达到2.2万辆。

    超载对道路的损害究竟有多严重?道路专家曾做过测算,超载超限10%的货车对道路的损坏会增加40%,一辆36吨的超载超限车辆对道路的破坏程度相当于9600辆1.8吨重的小汽车对道路的毁坏。

    “超限运输不仅致使公路受损严重,而且引发大量的交通事故。据统计,货车交通事故80%都是因超限超载引发。”交警部门介绍。

    目前,我国公路货运车辆占机动车总数的8%左右,但因货车超限超载引发的道路交通事故约占交通事故总数的28%,约50%的群死群伤性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与超载超限违法运输有关。据不完全统计,近5年来,因为货车超限超载导致的桥梁垮塌事件不下30起。


 “不超不挣钱”成怪圈

    广大货运车主之所以超载超限,究其原因,是利润的驱使。“车主为了更多的利润超载超限,多拉快跑成为潜规则。”市公路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在城市附近拉砂石,由于计算方式不同,车主们都愿意多拉快跑。车主廖师傅表示,车主从砂石厂进货是按每车算钱,而车主将砂石运到城市的建材市场出售就是按每立方米卖钱。由于双方计算方式的不同,车主都愿意冒着超载的危险,多拉快跑,让个人利益最大化。廖师傅说,自己一天一般能跑2趟,最多3趟,如果不超载的话,每车单趟的纯利润大概将近200块钱,一年大概有6万元左右的收入;如果超载的话,利润就会成倍增加。

    “从公路货运行业本身来说,由于长期依赖超载,已经形成了一套畸形的货运市场运作模式。”市公路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超限超载现象的泛滥,让公路货运行业普遍缺乏正常的成本形成机制,使得货运业的竞争从某种程度上演变成基于超限超载的竞争。

    眼下公路货运行业已经习惯于“比着超载”。超载泛滥让货运市场形成了一套畸形的运作模式:谁敢多超,谁就能多赚钱。这种对于超限超载的变态性依赖,不仅令这一“毒瘤”难以根除,还促其“毒性”处于不断扩散状态。

    同时,超载超限车辆的车主应对治超执法的手段很多,与执法人员玩起“猫捉老鼠”的游戏,较常见的就是夜间有组织地集体出动,一旦遇到执法人员,就全部熄灭车灯,集体冲卡。

    市公路局局长廖先成表示,我市此次在316国道长岭段、随应公路出口路、吴山石材通道设置了3个超限超载检查点,加上107国道霞家河站、平伏公路蔡河站、小随公路殷店站、316国道淅河站点4个固定治超点,形成定点治超网。“目前还是人员治超为主,由于道路点多面广,现有执法力量很难形成有效管控,执法人员与超限超载车辆经常上演‘猫捉老鼠’的游戏,治理效果有限。”廖先成也很无奈。

    暗访中发现,车主们对治超也有自己的一套应对办法。在吴山镇,由于设置了治超点,车主们纷纷将车辆停靠到离治超点有1公里距离的地方等待时机,并派两辆车前去试探,这两辆车所受的处罚由他们平摊。有的干脆绕行其他道路,与执法人员“躲猫猫”。

接受重量检测


地方车成超载“主力”

    随着治超的年年深入,治超有所好转。“经过连续治超,各地重拳整治,外地运输车辆超载超限行为在减少,因为他们知道,逃过了这村,逃不了那店。”廖先成表示。如今,最让公路执法人员头疼的是,本地车辆超载,已成为“主力”,管理难度极大。

    据了解,本地运输车对路域环境熟悉,听闻有查超载,可第一时间找到“出路”。还有些运输企业利用地方保护势力,还有些“沙石霸”等黑恶势力,运用暴力阻碍地方执法,让执法人员也是望“超”兴叹。

    还有,低速货车正在成为治超盲点,这类车辆不属于公安、交通运输部门管理,享受着国家扶持“三农”发展的优惠政策,却正成为很多地方超限超载的“主力”。

    同时,地方运输车中,很多是经过改装的,目的就是为了多拉。据悉,市公路部门查获的超载车辆中,有70%是本地运输车辆。采访中,不少车主表示,他们也不愿意超载,也知晓超载的危害,但是石材厂、砂石厂老板愿意他们多拉,这样运输成本也就降下来了。他们为了多赚钱,只能超载超限。

    在随应线七里塔治超点,稽查人员查扣了一辆运沙车。记者看到,车上标的载重是31吨,实际装沙86.61吨。稽查人员指着车厢介绍,原本只有1.2米高的挡板,车主加了两层近1.5米。

    “这挡板是自己加的吗,有地方加?”记者问道。

    “是的,只要给钱,你要多高,修理厂就能给你加多高。”司机杨师傅也直言不讳。

    市公路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像自卸车这种还比较好处理,对于水泥罐车、搅拌车、油车等,很多存在超载现象,他们往往只能进行罚款、教育,不能卸载,也消除不了对道路的损害。

    业内人士表示,现在车辆“大吨小标”现象很普遍,尤其是罐车,车主需要大一点,厂家就能做出来。目前国内很多汽车生产厂家,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所销售的车辆往往超过了质监部门的规定,有的厂家还可以按照客户的要求提供加装栏板。“所以,现在很多罐式车,只要过磅就能查出存在超载。”


山西治超——无缝隙 拉网式

    作为煤炭大省,运输大省,山西曾深受超载之害。2007年,山西省展开“无缝隙、拉网式”治超总行动,交通、公安、工商、质监等九部门联合,从货运站场源头,到大车行驶路径,进行全方位治理。

    山西以路面执法、源头治理、责任倒查为重点,制订出台政策法规,严重超载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大幅超载现象基本消除,交通运输安全显著提高,公路运输环境明显改善,货运价格合理回升,公路“三乱”得到有效治理。合法装载延长了车辆使用寿命,降低了燃油消耗和车辆维修费用,通畅便捷的交通运输体系,促进了社会运转效率的大幅提升,运输价格的市场调节作用显现,“不超不赚钱”的局面得到彻底改变。全省有860名干部因治超不力被给予党纪政纪处分,其中县处级干部14人。

    对于持有牵引车、大型货车驾驶证,一个周期内有记分的驾驶人,公安机关交管部门应依据相关法规,审验时对其进行不少于3个小时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应急处置等知识培训。道路运输机构对驾驶人员进行诚信考核,考核期间应对驾驶人进行不少于3小时的治超法规培训。对非法超限超载车辆的驾驶人,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将违章行为记录在其从业资格证的违章记录栏内,并通报发证机关。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