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模范城市”是遵循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并取得成效的典型,是我国城市21世纪初期发展的方向和奋斗目标,是我国环境保护的最高荣誉,其标志是:社会文明昌盛,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环境质量良好,资源合理利用,生态良性循环,城市优美洁静,基础设施健全,生活舒适便捷,居民健康长寿。
目前,我市正在为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而努力,可谓是任重道远。那么,当前创建应着重做哪些工作,如何更好地推进创建?为此,随州市政府门户网站编辑部在本网和随州网.随州论坛做了一期网上投票调查,旨在听取民意,了解创建需要“攻克”的难点,为我市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鼓与呼。
第一,投票情况
本期投票调查名为“您认为我市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要从哪几方面入手”,共设置了11个选项,为多项选择。11个选项分别为:1、 加大环保违法处罚力度,公开揭露和曝光一批违法企业、行为;2、加大大气污染治理力度,严格整治秸秆焚烧、燃放烟花炮竹,工地扬尘、道路扬尘、城区燃煤锅炉、餐饮烧烤油烟污染、机动车超标排放等大气污染;3、加大饮用水源和白云湖保护力度,禁止企业和单位往饮用水源水库和白云湖排放工业废水、生活污水;4、加大污染治理力度,对严重超标排放、污染环境的企业要责令迁出城区或关闭;5、加大生态保护力度,让随州碧水蓝天;6、要加强宣传,积极引导和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参与污染防治工作,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法定义务;7、积极发现和树立一批环保先进典型,通过典型引导,推动环保工作;8、加大监督力度,形成人大监督、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的合力,让环保违法行为无处藏身;9、牢固树立生态环保的理念,摒弃发展经济必然影响环境的思想;10、加大环评力度,在招商引资时,坚决把高污染项目和企业堵在门外;11、其它
此次投票有147人次参与,其中18人次选择了第一项,占投票总数的12%;20人次选择了第二项,占投票总数的14%;第三项、第四项、第六项和第十项均有16人次选择,均占投票总数的11%;12人次选择了第五项,占投票总数的8%;9人次选择了第七项,占投票总数的6%;14人次选择第八项,占投票总数的10%;第九项有10人次选择,占投票总数的7%。所有选项占比均是约数,四舍五入所得。
第二,市民看法
从投票情况来看,多数市民觉得首先要治理的是大气污染,因为现实生活中的秸秆焚烧、燃放烟花爆竹、烧烤、机动车超标排放等都会污染到环境。其次水污染治理、企业排污治理以及环评把关也是当前重点。对于宣传引导,改变发展观念,市民们也觉得必不可少。
一些市民提出,首先全社会要树立环保意识,其次加大环保违法处罚力度。在人们的环保意识普遍不高的情况下,首先要对眼中污染环境的企业实行重罚,对乱扔垃圾的市民进行处罚。重罚可以长记性,重罚之下必缩手。有市民提出,首先把现有污染环境的企业治理了,再说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事,而且不能忽视农村的环境整治。也有市民认为,必须加大环评力度,在招商引资时,坚决把高污染项目和企业堵在门外;当前最重要的是对环境污染治理不作为乱作为,对未落实到责任的公开问责,起到震慑力。
第三,几点建议
目前,我市正在开展水污染防治、黄标车渣土车整治、大气污染防治、扬尘治理等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综合投票情况和一些市民发表的看法,随州市政府门户网站编辑部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加强环保宣传教育,增强公众环保意识和参与意识,全市上下一起为碧水蓝天努力。
二是加大环保投资力度,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处理好污水、生活垃圾、危险废物等。
三是着重解决群众敏感的环境污染问题,特别是饮用水源的保护,河道整治、保洁和绿化保护等,对污染企业进行水、气、声的系统整治,对油烟污染、噪音污染进行集中整治等。
四是运用循环经济理念,加快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合理利用资源。
五是强化环境管理工作,抓好机动车尾气、扬尘污染防治、白色污染防治等管理,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和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工作。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随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
您的浏览器版本太低!
为了更好的浏览体验,建议升级您的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