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依托汽车走廊 建设专汽之都——《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随州元素解读之三
  • 发布日期:2015-09-01
  • 信息来源:随州日报
  • 编辑:admin
  • 审核: 黄振忠

    新近批复的 《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给我市工业发展注入了一针“强心剂”,尤其是将专汽产业发展纳入国家战略层面,助力中国专用汽车之都建设。
    【规划摘录】
    促进随(州)孝(感)武(汉)组团加快发展,依托武汉——十堰汽车工业走廊,大力发展专用汽车和零部件产业。
    【权威解读】
    市经信委主任布厚伟:《规划》中着重提出大力发展专用汽车产业,这对中国专用汽车之都——随州而言意义重大。当前,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湖北省政府均在政策扶持、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给予较大支持。此次 《规划》从国家战略层面予以指引和扶持,将是随州专汽发展的一次难得机遇,增添了专汽产业发展信心。
    大力支持随州发展专用汽车和零部件产业,有力引导武汉至十堰汽车工业走廊错位发展、特色发展,将是汽车工业走廊的“壮腰工程”,有利于实现汽车工业走廊的均衡发展。同时,城市工业组团发展,发展的资源要素、人才支撑、技术力量等方面可互联共享,助推随州专汽产业的转型升级,由“制造”转为“创造”,抢占前沿市场。
    《规划》还提出围绕优势主导产业,吸引关联产业入驻发展。专汽作为随州“龙头”产业,完善产业链条有利于“龙头”做大做强。这为随州依托专汽产业进行招商引资指明了路径,更好地实施产业招商、精准招商。而加快承接沿海产业转移,也为随州吸引装备制造业奠定了基础,有利于壮大专汽产业集群,打造名副其实的中国专用汽车之都。
    【对接思路】
    扶大做强。以专汽产业“十三五”规划为引领,以打造随州千亿元专汽产业为目标,优化各县市区园区产业布局,扶持布局特殊用途专用汽车企业入驻随县经济开发区,加快推进曾都区湖北专汽产业园区和高新区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建设,构建产业发展新的增长极。优先发展“专精特新尖”专用车,重点发展专用汽车底盘,突破发展关键汽车零部件,大力开发和生产新能源专用汽车。到2020年,随州规模以上专汽企业达200家,专用汽车品种达到7000个。新能源汽车实现重大突破,产能达到1万辆,主要零部件本地配套率60%以上。
    完善配套。依托现有优势资源和产业基础,运用先进适用技术和信息技术,加快培育具有特色和比较优势的产业集群,全面提升加工制造业水平。加快建设湖北省专用汽车设计、信息、营销、金融、人才服务“五大平台”和湖北专用汽车技术中心、质量检测中心、物流中心、中国专用汽车博览中心“四大中心”,打造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基地,形成年产整车50万辆、年产铸造件100万吨的专用汽车生产基地。
    优化资源。争创“国家专用汽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深入推进专汽行业兼并重组,重点引进世界知名企业和国内500强企业与随州企业合资合作;优化人才、技术、资金等要素资源再配置,加快推进本地企业重组。着力打造一批规模大、实力强、主业突出的行业领军企业,力争新增3至5个区域性的大企业集团,带动产业提档升级。
    智能转型。支持企业新上智能化生产装备,引进信息化管理系统,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快发展互联网+专汽产业。加快智能化专汽产品研发,推进产品更新换代,力争在轻量化技术、智能化应用、新能源汽车研发、网络化技术方面取得新突破,在关键零部件和整车技术方面取得新进展。
    质量兴企。严格按照国家强制性标准,坚持质量导向,强化制度措施,加强管控手段,促进企业进一步开展质量品牌培育活动,争创一批全国工业企业品牌培育试点示范企业,争创一批全国驰名商标和名牌产品。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