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红色大别山绿色新崛起——省发改委主任李乐成解读《规划》
  • 发布日期:2015-07-22
  • 信息来源:随州日报
  • 编辑:admin
  • 审核: 黄振忠

    国家发改委日前印发经国务院批复同意的《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被视为提振老区发展的“强心针”。7月7日,省发改委主任李乐成就《规划》相关内容进行了解读。

    问:国务院正式批复了《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从国家战略的层面积极支持大别山革命老区的发展。老区从此可以说是迈上了经济、社会和生态等全面振兴的新起点。《规划》从提出到出台,我省做了哪些前期工作?

    李乐成:湖北大别山革命老区是全国重要的革命根据地之一,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建立作出了巨大贡献和牺牲。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实施中部崛起战略以 来,老区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由于战争创伤、生态脆弱、自然灾害频发等多方面原因,老区发展相对滞后,与全省、全国的差距仍然较大,已成为小康建设 中的“短板”。

    我省对大别山革命老区的振兴发展期盼已久。从2005年开始,我省多位专家学者就提出建立湖北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在省委书记李鸿忠、省长 王国生的关怀下,省“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建立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随后,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推进湖北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 展试验区建设的意见》。大别山试验区的设立,可以看作是 《大别山革命老区发展振兴规划》出台的先声。

    在2012年全国两会上,原省政协主席宋育英等54位全国政协委员提出了《关于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促进大别山区振兴发展》的提案。2012年10月, 省政府向国务院呈报了《关于恳请支持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请示》。同年,省政协主席杨松邀请河南、安徽两省在武汉召开第一届鄂豫皖三省政协主席联席会 议,共同谋划大别山区域发展。

    同一个建议,同一个梦想,在省委、省政府的强力推动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2013年7月,国家发改委正式启动了《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编制工作。今年6月,国务院正式批复了《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

    问:《规划》出台具有什么战略意义,大别山革命老区将迎来哪些机遇?

    李乐成:中部兴则中国兴。从地理位置上看,作为长江和淮河分水岭的大别山,恰位于中部之中;从经济发展来看,大别山是中部“短板”。可以说,中部崛起离不开大别山区的振兴。

    《规划》是在“四个全面”和“一带一路”两大国家战略背景下,党中央、国务院加快中部崛起的重要举措。《规划》的获批,给大别山革命老区带来了难得的历史 发展机遇,对于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推动产业战略转移、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从重大发展机遇来说,一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分别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的战略部署,为老区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增强发展活力提供了制度保 障;二是党中央、国务院大力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作出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建设长江中游城市群的重大战略决策,为以沿江地区辐射带 动老区整体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三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革命老区发展,将大别山片区作为国家新一轮扶贫攻坚主战场之一,不断加大支持力度,为老区加 快脱贫致富步伐提供了有利条件;四是国际和我国东部沿海产业加速向中西部地区转移,长江流域全方位开发开放格局逐步形成,为老区发挥区位优势、以开放促发 展创造了重要契机。

    问:这次《规划》不仅仅是一个泛泛而谈的文件,而是有相当多实化细化的内容。《规划》明确了哪些具体任务?有哪些新的提法?有什么“干货”?

    李乐成:《规划》明确了七个方面的重点任务。一是发展现代农业。发挥丰富的农林资源优势,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着力发展特色农林产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 体系。二是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着眼于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积极发展矿产资源精深加工,着力发展汽车零部件、机械钢构等产业集群,大力发展旅游业。三是优 化城乡建设布局。培育壮大一批区域性中心城市,支持条件较好的县域和重点镇加快发展。四是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围绕增强区域发展支撑能力,积极推进区域内重 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形成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五是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着眼于构建长江和淮河中下游地区的生态屏障,积极开展重要生态保护区、水源涵 养区、江河源头区生态自然修复和预防保护。六是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以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为目标,全面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七是加快重点领域 改革。在城乡发展一体化、扶贫开发、投融资、生态文明建设、开放合作等重点领域体制机制改革方面开展积极探索。

    相比过去,《规划》有不少新的提法。比如在城镇发展方面,《规划》提出,促进随(州)孝(感)武(汉)组团加快发展,依托武汉——十堰汽车工业走廊,发展 专用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业,对接武汉城市圈,依托黄陂临空经济产业园区和孝感临空现代物流园等,着力发展临空经济。

    区域性的振兴规划,“真金白银”的政策通常被视作亮点。比如在财政政策上,《规划》提出加大老区中央财政均衡性转移支付力度,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基金向老区 倾斜。又比如,在土地政策上,提出实施差别化的土地政策,在安排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周转指标等方面加大倾斜力度等。《规划》还明确要 加大扶贫资金投入,优先安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民生工程等项目建设等。结合大别山区域特点,在生态环保政策方面,加大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力度, 全面推进水权体制改革,建立水权交易市场,推进排污权交易试点和环境污染强制责任险试点等等。

    问:下一步如何推动实施?

    李乐成:下一步,我省将组织编制《实施方案》、《重点领域专项规划》及重大项目库,启动《规划》实施。此外,联系安徽、河南两省,共同争取国家发改委召开《规划》实施启动工作座谈会,指导地方开展相关工作。

    如果落实工作抓得不好,再好的方针、政策、措施也会落空,再伟大的目标任务也实现不了。下一步,我们将在《规划》落实上,狠下功夫。例如,在产业方面,我 省将集中发展粮食、油菜、茶叶、药材、蚕桑、板栗、花生、蔬菜、水产、畜禽等十大农产品板块,重点打造农产品加工、纺织服装、重型制造、汽车配件、建筑材 料、生物医药、先进制造、新材料产业等八大产业集群。又比如,在铁路交通方面,我们将抓好武汉至西安快速铁路、京九客运专线黄冈段、随州至麻城至安庆铁 路、武汉至黄州城际铁路延伸至罗田至英山至安庆、黄梅小池疏港铁路、旅游景区观光铁路等项目的建设、谋划。

    我们坚信,在各方努力下,三省将共同把大别山革命老区建设成为欠发达地区科学发展示范区、全国重要的粮食和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长江和淮河中下游地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全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摘自《湖北日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