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随州市经信局2023年部门预算公开(汇总)
  • 发布时间:2023-01-29 18:05
  • 信息来源:随州市财政局
  • 编辑:随州市财政局
  • 审核:杨文明
打印

目   录

第一部分  随州市经信局(概况)

一、部门主要职责

二、部门基本情况

第二部分  随州市经信局2023年部门预算情况说明

一、2023年部门预算收支情况说明

二、2023年“三公”经费预算情况说明

第三部分  随州市经信局2023年部门预算表(汇总表)

一、部门收支预算总表

二、部门收入总表

三、部门支出总表

四、财政拨款收支总表

五、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表

六、一般公共预算基本支出表

七、一般公共预算“三公”经费支出表

八、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表

九、项目支出表

十、政府采购预算表

第四部分  随州市经信局2023年预算绩效情况

一、部门整体绩效目标编制情况说明

二、项目绩效目标编制情况说明

第五部分  名词解释

第一部分  随州市经信局概况

一、部门主要职责

(一)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关于新型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方针、政策,拟订相关地方规范性文件;提出全市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和政策建议,协调解决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的重大问题,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

(二)拟定并组织实施工业行业规划、计划和产业政策,提出优化产业布局、结构的政策建议,组织实施行业技术规范和标准,指导行业质量管理工作,负责企业负担监督工作。

(三)监测分析工业经济运行态势,进行预测预警和信息引导,协调解决行业运行发展中的有关问题并提出政策建议;组织重要物资的紧急调度和参与紧急运输协调工作,协调日常经济运行中的突出和重大问题;负责工业应急管理、产业安全和国防动员有关工作。

(四)负责提出工业和信息化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方向的意见,按市政府规定权限审核、批准市政府规划内和年度计划内固定资产投资项目。

(五)承担振兴装备制造业组织协调的责任,依托国家、省和市重点工程建设协调有关重大专项的实施,推进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指导引进重大技术装备的消化创新。

(六)提出企业技术进步政策的建议,组织推动企业技术改造、技术创新;推动产学研结合,促进相关科研成果产业化,推动软件服务业和新兴产业发展。

(七)负责中小企业发展的宏观指导,会同有关部门拟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和措施,推进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协调解决有关重大问题;负责编制中小企业发展资金使用计划和中小企业统计工作。

(八)拟订并组织实施工业能源节约和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促进政策,参与拟订能源节约和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促进规划,协调推进相关重大示范工程和新产品、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的推广应用。

(九)负责机械、汽车、石化、轻工、纺织、冶金、建材、磷化、盐业、食品、医药、包装等工业行业管理,指导相关行业和所监管企业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承担市履行《禁止化学武器公约》工作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

(十)统筹推进工业领域信息化发展,指导工业领域信息安全,推动信息资源和信息基础设施综合利用。拟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工业信息安全规划,提出政策建议。指导协调通信运营业的发展,促进电信、广播电视和计算机网络融合。协调通信市场涉及社会公共利益的重大事宜。

(十一)推动军民融合产业发展,推进军转民、民参军有关协调工作。

(十二)指导工业企业加强安全生产工作,负责民爆企业的安全生产监管工作。

(十三)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

(十四)为重点企业提供“直通车”服务。

(十五)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任务。

二、部门基本情况

1、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机关行政编制为26名(含市委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办公室秘书科人员编制)。设局长1名,副局长3名,总经济师1名;正科级领导职数11名,副科级领导职数3名;年初实有人数24人。

2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专汽产业服务中心)为市经信局所属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正科级,核定事业编制4名,其中:主任1名。(目前正在进行工作人员选调招聘)


第二部分  随州市经信局2023年部门预算情况说明

一、2023年部门预算收支情况说明

(一)收入预算情况

2023年收入预算总额为796.41万元,其中:经费拨款796.41万元。与 2022年收入预算总额782.46万元相比,增加13.95万元,增加1.78%。增加原因:本年度新设立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专汽产业服务中心)预算增加

(二)支出预算情况

2023年支出预算总额为796.41万元,比上年增加13.95万元,增加1.78%,增加原因:本年度新设立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专汽产业服务中心)预算增加。

按支出功能分类分: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31.05万元,医疗卫生支出38.72万元,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支出561.11万元,住房保障支出65.53万元。

按照资金使用性质分:工资福利性支出577.49万元,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73.92万元,商品和服务支出71元,项目支出74万元。

(三)财政拨款支出情况

2023年财政拨款为796.41万元。按照资金使用性质分:工资福利性支出577.49万元,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73.92万元,商品和服务支出71元,项目支出74万元。与 2022年预算收入总额782.46万元相比,比上年增加13.95万元,增加1.78%。增加原因:本年度新设立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专汽产业服务中心)预算增加

按照财政局制定的《2023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划分,分别为:

1.归口管理的行政单位离退休(2080501):77.86万元,用于局本级单位行政及离退休人员经费支出。比上年增加4.65万元,增幅6.35%,主要原因是离退休干部增资。

2.行政单位医疗(2101101):38.72万元,用于局本级行政及离退休人员医疗费支出。比上年增加5.46万元,增幅6.43%,主要原因是职务调整、晋级晋档,工资基数增加。

3.行政运行(2150501):487.11万元,用于局本级在职人员公用经费及人员经费支出。比上年下降28.92万元,下降5.6%,主要原因是人员、工资调整。

4.住房公积金(2210201):59.17万元,用于局本级在职人员住房公积金支出。比上年增加27.24万元,增幅85.31%,主要原因住房公积金包含个人及单位部分。

5.提租补贴(2210202):6.36万元,用于局本级在职人员及离退休人员提租补贴支出。比上年下降0.3万元,下降4.5%,主要原因是职务调整、晋级晋档。

6、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2080505):53.2万元,用于局本级在职人员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比上年增加13.83万元,增幅35.13%,主要原因是职务调整、晋级晋档、工资基数调整。

7、一般行政管理事务(2150502):74万元,其中:专项工作经费34万元、军民融合办工作经费20万元、中小企业服务专项经费20万元,与上年相比增加20万元,增加37.04%,主要原因是:本年度新设立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专汽产业服务中心)预算增加

(四)政府性基金情况

本单位没有使用政府性基金预算拨款安排的支出。

(五)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情况

本单位没有使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拨款安排的支出。

(六)机关运行经费等重要事项的说明

2023年机关运行经费预算为47.02万元,与2022年机关运行经费相比增加0.03万元,增幅0.06%,主要原因是办公费增加。其中:办公费3万元,印刷费5万元,电费2万元,邮电费2万元,差旅费2万元,因公出国(境)费用5万元,会议费1万元,培训费1万元,公务接待费2.3万元,工会经费6.4万元,福利费12.32万元,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5万元。

(七)政府采购情况

2023年政府采购预算为17万元,其中:货物类采购17万元,无服务类和工程类政府采购。其中购置计算机设备8套5.2万元、印刷费10万元、彩色打印机1.8万元。政府采购金额比上年下降3万元,下降15%,主要原因是上年度更换购置公务用车。

(八)国有资产占用情况

2023年固定资产净值52.48万元,长期投资和在建工程为零。固定资产中,房屋资产为零;100万元以上专用设备为零;通用设备为13.55万元;公务车车两辆32.14万元;专用设备为2.35万元,家具用具为4.44万元。固定资产总额与上年相比增加35.43万元,增幅207%。主要原因是上年度更换公务车一台。

二、2023年“三公”经费预算情况说明

2023年随州市经信局“三公”经费年初预算安排12.3万元,比上年减少4.5万元,减少26.78%,主要原因是:厉行节约压减“三公”经费开支。其中:

因公出国(境)费5万元,比上年减少3万元,减少37.5%,主要原因是:厉行节约压减“三公”经费开支。

公务接待费2.3万元,与上年无增减变化。

公务用车购置费0万元,与上年无增减变化

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5万元,与上年减少1.5万元,减少23.07%,主要原因是:合理使用公车,节约费用支出。

第三部分  随州市经信局2023年部门预算表(汇总)

第四部分  预算绩效情况

一、部门整体绩效目标编制情况

1、整体绩效目标

一、紧盯重点指标,抓实运行调度。坚持结果导向,按照2023年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目标,细化措施、挂图作战、真督实考,全力完成工作任务。

二、发展特色产业,推动专汽转型。引导专汽产业抢占新能源、应急救援、智能网联“三大风口”,建设汽车全产业链,力争专汽及零部件产业产值达到650亿元。

三、围绕壮大底盘,培育优质企业。坚持因企施策,建立健全规上工业企业培育库、退规企业跟踪调度库,采取针对性措施,培育新进规企业,盘活旧退规企业,帮扶在库边缘企业,确保全市规上工业企业数量平稳增长。

四、聚焦项目建设,推动转型升级。

五、强化招商选资,做强行业龙头。坚持招商选资,大力实施“胎招商”、“脑招商”、“链招商”,择优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投资额度大、税源前景好的大项目、能够填补产业空白改善产业结构的大项目。

六、做优包保服务,持续助企纾困。以全市“五个一”包保服务和经信系统“双联双重”活动为载体,主动靠前服务,助力企业练好内功、转型升级、开拓市场。

七、坚持党建引领,建设清廉经信。

2、长期目标

长期目标1:紧盯重点指标,抓实运行调度。具体指标设置为:

产出指标: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年均8%,促进全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设立依据是按照计划标准实施。

效益指标:促进工业经济发展,得到群众认可,指标设立依据是按照计划标准实施。

长期目标2:发展特色产业,推动专汽转型。具体指标设置为:

产出指标:专汽及零部件产业产值650亿元,指标设立依据是按照计划标准实施。

效益指标:提升“专汽之都”品牌影响力,指标设立依据是按照计划标准实施。

长期目标3:聚焦项目建设,推动转型升级。具体指标设置为:

产出指标:工业投资占全社会投资比重,年均40%左右;工业技改投资施工项目数,年均150个左右;指标设立依据是按照计划标准实施。

效益指标: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及时率,按国家计划完成,指标设立依据是按照计划标准实施。

长期目标4:围绕壮大底盘,培育优质企业。具体指标设置为:

产出指标: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年均50家;出台的有关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的政策文件知晓面,≥95%;指标设立依据是按照计划标准实施。

效益指标:按照国家及省、市要求,优化企业服务,按计划完成,指标设立依据是按照计划标准实施。

3、年度目标

年度目标1:完成市政府下达的工业经济增加值增长目标任务,具体指标设置为:

产出指标:工业增加值,8%左右,指标设立依据是计划标准。

效益指标: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发展质量不断提高,指标设立依据是经验标准。

满意度指标:不断优化工业企业驻企服务,企业满意度达到100%,指标设立依据是经验标准。

年度目标2:发展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推进专汽特色产业发展,具体指标设置为:

产出指标:汽车机械产业总产值增长,总产值达650亿元;汽车机械产业总产值增长率,同比增长10%,指标设立依据是计划标准

效益指标:推动专汽产业发展,专汽资质企业数量不断增长,计划增加至80 家,指标设立依据是经验标准。

满意度指标:不断优化工业企业驻企服务,企业满意度达到100%,指标设立依据是经验标准。

年度目标3:推动我市中小企业成长,提升工业技改投资增速,具体指标设置为:

产出指标:新增规模以上企业数量50家;工业投资占全社会投资比重,40%左右,指标设立依据是计划标准

效益指标:加强企业家及企业人才培训,指标设立依据是经验标准。

年度目标4:加强对产业集群发展规划指导,做好重点产业集群的培育和考核,具体指标设置为:

产出指标:重点产业集群数5 个,指标设立依据是计划标准。

效益指标:产业集群发展质量不断提高,指标设立依据是经验标准。

二、重点项目绩效目标编制情况

(一)、专项工作经费

1、主要内容是:每年争取国家和省级专项资金10个左右,争取资金3000万元左右,用于支持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组织开展中小企业高峰论坛,中小企业投融资、信息化应用推广等活动。2023年预算安排37万元,其中:37万元资金来源为当年一般公共预算资金。

2、项目绩效总目标是:每年争取国家和省级专项资金10个左右,争取资金3000万元左右,用于支持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组织开展中小企业高峰论坛,中小企业投融资、信息化应用推广等活动。

3、项目绩效指标设置情况:

数量指标: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年均8%,指标设立依据是按照计划标准实施;

数量指标:工业技改投资施工项目数, 年均150个左右,指标设立依据是按照计划标准实施;

社会效益指标: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及时率,按国家计划完成,指标设立依据是按照计划标准实施。

(二)、市委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办公室工作经费

1、主要内容是:保障市委军民融合办日常工作运转。2023年预算安排20万元,其中:20万元资金来源为当年一般公共预算资金。

2、项目绩效总目标是:加大我市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加快军民融合项目建设,争取中央、省级军民融合项目资金落地,加快企业“民参军”步伐。

3、项目绩效指标设置情况:

数量指标:军民融合企业数量增加,指标设立依据是按照计划标准实施;

数量指标:军工资质企业数量增加,指标设立依据是按照计划标准实施;

社会效益指标:军民融合项目资金达成设定目标,指标设立依据是按照计划标准实施。

(三)、中小企业服务专项经费

1、主要内容是:保障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专汽产业服务中心)日常工作运转。2023年预算安排20万元,其中:20万元资金来源为当年一般公共预算资金。

2、项目绩效总目标是: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专汽产业服务中心)目前正在进行工作人员选调招聘。日常工作主要为我市中小企业在政策咨询、创新创业、人才培训、投融资等方面提供服务,为专汽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服务。

3、项目绩效指标设置情况: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专汽产业服务中心)目前正在进行工作人员选调招聘。日常工作主要为我市中小企业在政策咨询、创新创业、人才培训、投融资等方面提供服务,为专汽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服务。

第五部分  名词解释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01类):反映政府提供一般公共服务的支出。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08类):反映政府在社会保障与就业方面的支出。有关事项包括社会保障和就业管理事务、民政管理事务、财政对社会保险基金的补助、补充全国社会保障基金、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企业改革补助、就业补助、抚恤、退役安置、社会福利、残疾人事业、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其他城镇社会救济、农村社会救济、自然灾害生活救助、红十字事务等。

医疗卫生支出(210类):反映政府医疗卫生方面的支出。具体包括医疗卫生管理事务支出、公立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支出、公共卫生、医疗保障、中医药、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事务等。

住房保障支出(221类):集中反映政府用于住房保障方面的支出。

机关运行经费:按照财政部《地方预决算公开操作说明》明确的口径计算,即指各部门的公用经费,包括办公及印刷费、邮电费、差旅费、会议费、福利费、日常维修费、专用材料及一般设备购置费、办公用房水电费、办公用房取暖费、办公用房物业管理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以及其他费用。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