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天门:打造水乡园林之城
  • 发布时间:2015-12-21 09:45
  • 信息来源:随州日报
  • 编辑:随州市审计局
  • 审核:李发兵
打印

荆楚行记者后勤 朱霞 冯家园 刘子川

    “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
    唐朝茶圣陆羽,将家乡描摹成清新明丽的水乡泽国。天门,古称竟陵。竟陵,陵之竟也,丘陵至此而成平原。天门境内有河渠36条、湖泊120多个,处处波光,处处景色。
    然而,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加快,天门河、东湖、西湖都有不同程度的污染与淤塞。水成了死水,城市也便失去了灵气。
    必须打造属于天门的品牌和名片,彰显天门城水相依、绿水相融的水乡园林风貌!
    天门市委市政府提出城市内涵式发展的新理念和新要求——以文为魂、以水为脉、以绿为韵、以人为本,打造宜居宜业的水乡园林。
    2011年开始,天门投资3700余万元实施天门河生态补水工程,引入汉江水源,让城区实现水连通、水循环,将中心城区水系由“死水”变“活水”,彻底改善了城区水环境;投资6000万元,连通东、西湖水体,并对连接东湖、西湖的纽带——后壕实施了水环境治理和景观改造;投资5000万元,对具防洪灌溉功能的东风干渠实施了景观建设,改造为带状公园。
    城在水中,水在城中,水绿相间。如今,天门河生态补水工程就像一条纽带,将城区灵秀风景串联起来:景色迷人的东湖、西湖,8公里绿水长廊东风干渠,古朴雅致的前壕、后壕,正成为市民们游玩的好去处。
    夕阳西下,霞挂西湖,一泓碧波在雄伟的陆羽茶经楼下荡漾。我们步入歇凉游玩的人群,感受着民众自发的欢乐。流淌音乐喷泉,围绕小桥灯火,处处欢声笑语。带着小孙子在此散步的市民杨阿姨说:“过去这里是臭水湖,蚊子成堆,哪敢出来逛?都是窝在家里看电视。现在这么好的公园,光是光,影是影,随你玩,蛮舒心呢。”
    天门小学生余紫晶觉得天门“变得像一幅美丽的图画。四周种了各种各样的树,有高大的香樟树,也有矮小的黄杨木,还有许多叫不上名的花,给天门增添了不少生机。”
    2011年以来,城区园林绿化建设总投入达到7亿元。中心城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和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由2007年的28%、25%和6.2平方米,分别提高到目前的37.56%、32.92%和8.73平方米,公众对城市园林绿化满意度达到89.32%。
    天门,城水相依、人水和谐的水乡园林城已见雏形。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