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祝林店村的红色历史(一)
  • 发布时间:2016-06-22 08:58
  • 信息来源:随州日报
  • 编辑:广水市人民政府
  • 审核:杨文明
打印

    小林镇是随州市最早革命发源地之一,是随州境内第一个建立党组织、组建工农红军队伍、成立红色政权——地方苏维埃政府的地方,尤其是小林镇祝林店村,这里的英雄儿女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
    一、农民自发组织抗捐税、打土豪:
    早在1917年春,小林镇就爆发了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祝林店(现小林镇祝林店村)一带农民为抗缴军饷,由喻大炮和杨老么为首领头,提出:“天下穷人是一家,铲除不平兴中华”口号,组织数百人的“黄绫会”,与地主武装激战大头岭、击伤毙敌30多人,相继攻破壁垒森严的草店三道河’柯家寨‘,处死劣绅柯介之的家属10余口,‘黄绫会’一时势不可挡,接着他们攻打了几个较大的土豪劣绅庄园,将没收的财物分给农民。
    1923年秋,小林镇祝林店一带天旱无收,张家新湾农民张大会组织“白绫会”,抗捐税、打土豪、开仓放粮、赈济灾民,袭击了祝林警察分局,活捉警察分局司仪王忠轩,并斩首示众。
    二、成立(随州)第一个共产党组织——祝林党支部:
    1925年,马列主义开始在豫鄂两省交界小林一带传播,1926年,共产党人周德宣在小林祝林店金秀峰学堂成立“农民问题研究会”,吸收陈安武、高贻久、周临川入党,成立“祝林党小组”,周德宣任组长。1926年10月,祝林党小组改为祝林党支部。
    1926年7月,中共祝林党小组将“农民问题研究会”成员编为宣传队,分头到“红枪会”(地方武装)中做宣传工作,协商成立红枪会联合总部事宜,经协商各个首领同意联合行动。不久,祝林、小林、宋湾和八角楼等4个红枪会首先成立联合总部,后打破省界,与信阳县高梁店“红枪会”商定,成立鄂豫边“红枪会”联合总部,推举陈安武为总指挥。联合总部成立后,一举击退淮河店、草店和高梁店国民党团防局的联合进攻,显示出团结对敌的巨大威力,士气大振。1927年1月,在中共祝林支部的因势利导下,“红枪会”联合总部改编为祝林农民自卫队,由陈安武任大队长,周临川任副大队长,高贻久为常驻高梁店联络员,下设10个乡中队,有队员1000余人。1927年3月,草店和淮河店团防局偷袭祝林店农民自卫队总队部,陈安武指挥农军坚守炮楼,打退了敌人的多次进攻,然后趁敌不备,冲出北门,毙伤团防局100多人,缴获步枪20余支。

    三、组建随州第一支工农红军——“工农革命军祝林大队”

    1927年9月,祝林店农民自卫队总队改编为工农革命军祝林大队,大队长陈安武,党代表周德宣,下辖祝林、小林、淮河、宋湾、高梁店(在信阳境内)5个中队,共800多人。工农革命军的建立,为武装起义准备了基本力量,实现了领导、建制和行动三统一,在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1928年4月11日,敌十九军一师二团的两个营开到草店、宋湾一带,“清剿”工农革命军并占领了祝林店,祝林店支部在周家寨召开紧急会议,决定祝林大队分散行动,开展游击斗争,伺机歼敌。周临川带领两个中队,诱敌一部进入祖师顶一带;周德宣带领两个中队,将另一部分敌人引向周家寨方向;陈安武带领一个中队和两个农军大队乘机收复祝林店,恰在这时,豫南的工农革命军围攻信阳城,敌一师二团奉命前往解危,祝林地区的局势得以缓和。
    1928年10月初,刘时舫和余勋率领工农革命军第九军第二总队到达祝林店与祝林大队会师。中共随县县委部分成员在祝林 (高庄)召开会议,总结武装斗争的经验教训,并确定新的斗争方向,会议决定整顿和扩大工农革命军,开辟桐柏山游击根据地,准备坚持长期游击战争,推举刘时舫为县委书记,希望尽快同上级或友邻地区的党组织取得联系。会后,工农革命军第九军第二总队进行整编,余勋任总队长,刘时舫为党代表,除保持祝林大队原建制外另成立一个直属队,共有400多人。在七八月份的大规模“清剿”中,祝林根据地也有很大损失,但组织机构仍然健全。这次重整旗鼓后,很快引起敌人的警觉,随县清乡委员会把祝林列为重点“清剿”区。敌第一师三团进驻草店、王子城一带,协同各保卫分团“清剿”工农革命军。同时,随县成立党务整改委员会,重新登记国民党员,恢复或重建区党部,加紧对地方的政治统治。10月中旬,工农革命军袭击了淮河店、出山店等地的保卫团武装,补充了一批武器弹药,很快在祖师顶、玉皇顶一带打开局面。23日,随县总队获悉草店保卫分团在祝林店一带抓走农军家属70多人,直属队火速赶往营救,工农革命军攻占了祝林店和大善寺,救出全部被抓人员。农军武装在反“清剿”中得到巩固和发展,并开辟了以祖师顶、玉皇顶为中心的游击根据地。

    四、鄂北秋收暴动首次起义中心地点——小林镇
    “八七会议”后,鄂北被列为全省秋收暴动的重点地区,中央和省委先后派张学武、李富春、寥划平、陆沉、王一飞等到鄂北领导“秋暴”工作。鄂北的“襄、枣、随三县可靠之农民共有数万”,“比较是随县好,暴动亦多希望”(《湖北农民暴动经过之报告》1927年11月)。因此,他们决定随县率先起义,以此带动鄂北地区的全面暴动。而随县县委根据当时的形势,将首义地点定在吴山,正当武装起义的准备工作紧锣密鼓地进行时,吴山地区形势发生了陡然变化,县委于吴山王家油坊召开紧急会议,决定吴山起义暂缓举行,趁随东敌军空虚将首次起义的地点改为小林祝林店。
    1927年10月4日,县委领导王静宇、阮芳皋、余勋等星夜赶到祝林店,传达县委武装起义的决定,并作了紧急部署,工农革命军祝林大队和各农民自卫大队的1000多人分别于八角楼和七里冲集合,兵分两路,袭击祝林店和高庄的团防武装。6日夜,陈安武和余勋带领工农革命军3个中队及两个农军大队,进攻祝林店团防局和警察分局。农军趁天黑摸营,一枪未发就缴了警察分局的全部枪械。接着又围攻福音堂团防局,大部分团丁缴械投降,起义军一举占领祝林店,在战斗中,活捉警察分局局长吴竹如,击伤团防局团总刘炳山。驻扎在大善寺的草店团防局武装闻讯,连夜逃窜,农军乘胜追击,又攻占草店。与此同时,周临川和吴国凡同志带领工农革命军的两个中队及三个农军大队,包围了设在高庄的淮河店团防局,敌人闭门死守使战斗僵持不下,革命军改从后山突破,毙敌20多人,活捉后洪卿等3人,拿下高庄,随后又占领淮河店。10月中旬,祝林地区的残敌基本扫清,两路农军在祝林店会合,召开庆祝武装起义胜利暨革命委员会成立大会。会场设在西门外河滩,有工农革命军、农民自卫军和当地农民参加,祝林店党支部书记周德宣庄严宣布,祝林区革命委员会正式成立,选举易斐轩任主席,陈安武(又名文朗)任副主席,同时成立祝林店、小林店、淮河店、八角楼、芝麻山等12个乡分会,阮芳皋代表上级党组织在会上讲话,祝贺祝林暴动一举成功和随县历史上第一个工农政权诞生,要求祝林地区的党组织和农军继续战斗,保卫来之不易的革命成果并不断扩大武装割剧区域。在祝林店福音堂挂起了“祝林区革命委员会”的牌匾,从此革命军控制区的一切权力都统归革命委员会。祝林武装起义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广大贫苦农民,要求参加革命队伍的情绪空前高涨,祝林工农革命军大队很快扩充到7个中队,队员增加到1500多人,各乡革命委员会还成立有一、二百人的农军基干大队,东至信阳黄家寨,南至草店,西至天河口四十里冲,北至桐柏月河店,方圆600多平方公里3万多人口的随县第一块工农武装割剧区域迅速形成。取得了反“清剿”斗争的胜利。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