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土地革命时期(1927.7月——12月)
  • 发布时间:2016-06-21 08:48
  • 信息来源:网站编辑部
  • 编辑:广水市人民政府
  • 审核:杨文明
打印

7月21 日中国湖北省委特派员傅良驹 、陶继侃 、李子宾 、王静宇 、周靖与原在随县工作的郭绍平 、王独醒等取得联系 、在城东张家湾召开会议  ,建立随县临时县委 、傅良驹任书记;同时成立共青团临时县委,王静宇任书记 。经过激烈的争辩 ,会议确认定了整顿组织 、转变方式 、准备发动农村武装斗争的方针。由于反动当局的血腥镇压 、随县学党组织受到严重摧残 、全县党员由100多名减少到60多名。

8月1日 中国共产党在南昌举行武装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 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应山人陈德昭(黄埔生、军需处张)、傅克铭(黄埔生、指导员)、邹亚农(省农训班学员)等参加了起义 。陈德昭 、傅克铭在起义中壮烈牺牲 、邹亚农等在赣南失散后 、辗转返回应山 。

8月下旬  驻应山的国民革命军和三十军(军长很魏益三)通电反共 、奉命东征 。

8月12日  随县临时县委在城东张家湾召开会议、向中共中央巡视员陆汇报工作 。根据湖北省委指示 、正式成立中共随县委会 、傅良驹任书记 。

8月14日  中共随县县委于城东张家湾召开党团活动分子大会 、中央巡视员陆沉传达“八七”会议精神 、鼓励大家认清形势 、坚定立场 、奔赴农村 、准备迎接新的斗争 。会议全面分析了随县的形势 、部署了整党组织和农民武装以及“秋收暴动”的准备等工作 。

 8月16日   均川区(第十车四区)农民协会和自卫军总队在白云寺召开追悼大会 、     纪念同年5月6日在同土匪和地主武装激战中阵亡的46位农军烈士。

8月27日  中共湖北省特派员阮芳皋 、陶继侃 、李子-宾 、刘时舫 、杜品越及县委负责人傅良驹 、王独醒等到唐王店高庙与李彩柯会合 、并召开县委扩大会议 、传达鄂北特委关于“秋收暴动”的指示 。

9月初  中共随县县委于唐王店古佛寺开会改组 、谢远定接任县委书记 。

9月6日  工农革命军鄂北总队随县大队于唐王店东风寺成立 、县委军事部长李子宾兼任大队长 、大队辖4个中队 、约500人 。不久 、又建立了青苔大队和祝林大队 。

9月中旬  中共随县县委制定出《随县“秋收暴动”计划》 、决定全县“秋收暴动”以吴山镇为起点 、取得成功后青苔镇和唐王店即相继响应 、形成以桐柏山为依托的红色政权割据区域 。具体日期定于9月20日或21日 。后因敌军频繁调防 、县委决定吴山暴动暂缓 、把暴动起点改在反动势力较弱的祝林店地区 。

10月  国民党应山县党部改组委员会成立 、原在县党部任职的中共党员大部被清除

10月4日   阮苏皋 、王静宇等赶到祝林店 、传达县委关于祝林店武装暴动的指示 、并部署了攻打祝林店团防局和淮河店团防局的行动  。10月中旬 、工农革命军祝林大队在各乡农军大队的配合下 、经过数日的激烈战斗 、共歼灭5个团防局 、1个警察分局和4支土劣武装 、取得祝林地区武装暴动的胜利 、祝林区委员会宣告成立 、随县历史上第一个农政权正式成立 。易斐轩任主席 、形成600多平方公里 、3万多人口的工农武装割据区域 。

11月 、中共京汉特委在应山县陈家巷酉黄氏祠台召开全县党员大会 、京汉特委书记邓雅声 、委员郭述申 、黄大桢等出席了大会 。会议选举产生了共中应山县委员会 、冯树功任县委书记 、黄仁杰(孙舜钦)任组织部长 、柴凌阁任宣传部长叶开宾任工运部长 、万治平任军兵部长 。

11月  在李治鸿带领的工农革命军随县大队的配合下 、陶继侃带领 青苔农民1000多人在随县青苔武装起义成功 。25日 、陶继侃在青苔老局屋主持召开军民大会 、宣布青苔革命委员会成立 、选举祁阜壮任主席 。青苔区革全命委员会管辖400多平方公里的地区拥有2万多人口 、是随县第二块工农武装割据区域 。青苔地区武装暴动取得胜利 、青苔区革命委员会成立 。

11月底  李抱一(李实)接任随县县委书记 、陈和明接任团县委书记 。

12月中旬  工农革命军随县大队扩编为支队 、李子宾任支队长 。

12月下旬  李抱一调离随县 、李彩奇代理随县县委书记 。

1928年

1 月上旬  中共随县县委于唐王店铁塔寺召开扩大会议 、改组县委 、由李彩奇任书记 、谢远宣兼任团县委书记 。会议决定成立随县武装斗争总指挥部 、李子宾任总指挥 、李彩奇为党代表 。同时还通过了举行吴山地区武装暴动的决议 、具体部署了反
“清剿”斗争 。

1月上旬受京汉特派遣 、颜光弟带领孝感一支农民武装到应山七里冲参加应山年关暴动 。

2月上旬  吴山镇革命委员会成立 、王兰如任主席 、形成800多平方公里 、近5万人口的第三块工农武装割据区域  。

2月 中旬  因叛徒出卖 、省委机关被破坏 、叶开寅与省委书记夏文法 、常委曹壮父等42人被捕 。3月4日 、叶开寅与夏文法 、曹壮父等16人被 国民党反动派杀害 。

3 月上旬  中共随县县委召开会议 、部署反“清剿”斗争 、并根据鄂北特委指示 、将工农革命军随县支队扩编为第九军第二总队 、李子宾任总队长 、李彩奇为不党代表 。

3 月14日  随县第一个党小组发起人阮芳皋在武汉被国民党军警逮埔 、28日在武昌英勇就义 。

5月 经京汉特委同意 、中共应山县成员化整为零 、分散到孝感隐蔽 。不久 、唐方九 、万 平治先后脱 离党组织 、中共应山县委自行解散 。

7月7日  鄂北清乡司令李纪才亲率2000多人的反动武装 、从三面进逼吴山镇 。中共随县县委于吴山镇王家油坊召开紧急会议 、部署反“清剿” 、并派陈仁江赶往鄂北特委报告敌情 、请求派兵增援 。陈仁江在星夜赶往枣阳的途中 、不幸被三合店保卫分团截捕 、惨遭杀害 。

7月9日至11日  敌人集中2个正规团和7个保卫分团的兵力 、从西 、北两面进攻吴山镇 。在敌我力十分悬殊的情况下 、工农革命军和农民自卫军进行了顽强抗击 。10日凌晨 、东门炮楼裸被炸毁 、敌人冲人镇内 、李彩奇率队撤至财神庙 ,吴山镇失守 。为保卫设在财神庙的总指挥部 ,革命军和农军击退敌人的数次冲锋 。11日 下午 ,南门楼火药库中弹起火 ,敌人攻人寨内 ,李子宾率400多人突出重围 。 吴山保卫战中革命军和农军共阵亡400多人 、伤600多人 、是土地革命时期随县规模最大 、最壮烈的一次战斗 。

7月17日  青苔镇失守 。吴同保卫战失利后 、李彩奇 、李子宾等率工农革命军余部同祁阜壮领导的青苔大队会合 、敌人跟随而至围攻青苔 。经数日激烈战斗 、革命军和农军伤亡惨重 、祁阜壮阵亡 。

县委决定放弃青苔 ,刘时舫等留青苔西山 ,李彩奇等转往吴山开展游击斗争 。

7月下旬  李子宾 、杜品越 、陈瑞卿 、刘增修带领的80多人在战斗中失散 、李彩奇和王兰如带领150多人转战鸡鸣山一带 。

8月17日  已经叛变投敌的王 宝初结吴山镇保卫分团队长王复初 、将李彩奇 、王兰如骗至曹家湾逮捕 、并劝说二人投降 、遭到严言词斥责 、李彩奇 、王兰如英勇就义 。敌人抬着他们的尸体在吴山游乡 、并将头颅送县悬在东门外杉上示众 。

10月初  刘时舫率领部分工农革命军转移桐柏山地区 、于淮河店桐桥贩与工农革命军祝林大队会合 。刘时舫主持召开县委扩大会议 ,总结了武装斗争的经验教训 、决定尽快收拢失散人员 、整顿和扩充工农革命军 、开辟桐柏山游击根据地 。会议推举刘时舫接任县委书记 。

10月  中共应山县委在赵庙学校设秘密印刷点 刻印县委机关刊物《赤浪》 、《赤浪》创刊号上有诗为“赤胆忠心永向前,化家为国理当然 。党中尽是英雄汉 、杀却强梁张弱权“、并印制传单标语 、由各区宣传委员夜间赶到该校领取 、到处张贴散发 、造革命舆论 。10月10日前夕 、刘特生 、徐林安趁夜潜入县城 、将国民党庆祝”双十节“的标语全部复盖 、贴上革命标语 。

 1929年

2 月  因与上级党组织失去联系 、刘时舫外出寻找党的关系 ,但一去未归 ,随县县委自行消失 。

4 月下旬  根据中共信阳中心县委的指示 ,祝林店支部改建为特别支部 ,周德宣任书记 。刘时舫辗转到达河南信阳 ,见到李子宾后与信阳中心县委接上关系 。

5月上旬   大革命时期的共产党员刘德全与鄂北临时特委接上关系 、并经特委批准于随西黄家湾召开会议 、成立中共双河支部 、刘德全任书记 。

9月初  随西农民自卫队成立 、刘德全任大队长 。大队的基础是刘德全以“合法”手段掌握的新集联保处的十几个人 、后发展到150多人 。

11月  经鄂北特委批准 、中共双河支部改为随枣边特别支部 、仍由刘德全任书记 。

1930年

3月14  日  祝林区苏维埃政府成立 、高贻久任主席 。苏区 面积达700多方平公里 、人口逾4 万是鄂豫皖苏区的组成部分 。

5月14日  按照中共鄂北特委的统一部署 、随西农民自卫大队挑选50名队员组成一个中队 、由刘康民率领参加蔡阳暴动 、攻占蔡阳钵铺团防局 、查抄团总余继良的家产 、缴获长短枪60支 、暴动取得胜利 。

6月  刘德全所率随西农民自卫大队编人红九军二十六师七十八团 、刘德全任团长 。

8月12日  枣南三区苏维埃政府成立 ,刘康民任主席 ,下辖7个乡苏维埃政府 ,其中随县境内有红毛寨 ,宋湾两个乡苏维埃 。苏区面积约100平方公里 ,人口1万多 ,是鄂豫边苏区的组成部分 。

10月祝林苏区的土地革命开始 。苏维埃政府规定:凡红军占领区(包括苏区的基本区和游击区)不准收租 、讨债 ,村农民革命委员会负责收缴田契 、债条并集中焚毁 ,对抗拒或不执行者从严惩处 。由于苏区建立不久 ,农民思想顾虑重重 ,仅基本区的大部分实行了“免租 、免债” ,游击区均未实行 。不久 ,随枣边苏区改“缓租 、缓息”为执行“减租减息”和减租退押“的政策 。

1931年

4月  根据信阳中心县委决定 ,中共祝林特支改为特别区委周德宣任书记 。同时 ,工农红军祝林大队改编为工农红军桐柏山游击大队 ,周临川任大队长 ,周德宣为党代表 ,下编5个中队共300多人 。

6月6日  应山 、孝感 、安陆三县反动民团和红枪会2000余人 ,乘国民党军“围剿“根据地之机 ,联合进犯阳平口 。陂孝北教导五队(大队长徐海东)和红军二十团互相配合 ,猛烈反击 ,击毙击伤来犯之敌300余人 ,余敌皆溃逃 。

9月  祝林区苏维埃政府按照鄂豫皖革命政府颁发的《土地政纲实施细则》 ,开始重新分配土地 ,将没收豪绅 、地主 、祠堂 、庙宇 、教堂 、祖积 、公积的土地及富农交出的多余土地 ,平均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 以及愿意耕种的手工业者和小商小贩 。八角楼 、高梁店两乡以村为单位 ,经丈量土地后按人头平均分配 ,每人分得土地2.6亩 。

1932年

1月根据鄂豫边特委的决定 ,中共随枣边特别支部改为随枣边特别区委 ,由刘德全任书记 ,直属鄂豫边特委(不久改为临时省委) 。同时 ,枣南三区苏维埃政府改为随枣边苏维埃政府 ,刘康民任主席 。枣南三区赤卫队(由随西农民自卫队改建)改为随枣边赤卫队 ,李志庆任队长 。

2月  红二十六师七十八团团长 、随西党组织和地方军的创始人刘德全英勇就义 。由于湘鄂西中央分局代表坚持推行“绝对不能允许脱离根据地“的左倾路线 ,同强敌硬拼 ,致使红军伤亡惨重 ,刘德全带领30多人撤至平林的卧龙山 、乌龙观一带坚持游斗争 。由于叛徒出卖 ,刘德全被铺 ,被随西团防头子谢雨生诱捕 、杀害 。

10月  中共中央湘鄂西分局于随县解家河王店关帝庙召开扩大会议 ,决定红军主力绕道鄂豫陕川重返湘鄂西 。

12月 钟(祥)北 ,鄂北游击大队和随西及京(山)钟(祥)游击队负责人在应房嘴召开联合会议 ,一致同意将这几支游击武装统一编为工农红军襄北独立团 ,由雷云武任团长 ,傅中云任政府 ,程克绳为参谋长 ,共550多人 。

5月初  国民党五十一师和猫独立三十四旅的7个团对枣南 、随枣边全苏区实施全面“围剿“随西苏区全部丧失 。

6月  从随枣边苏区反“围剿“战斗突围的部分共产党员于新阳店彭家湾召开会议 ,成立中共新阳店支部 ,周玉书任书记 。同时 ,随枣边赤卫大队余部改变为随西游击队 ,陈新斋任队长 。1933年10月在双河战斗中溃散 。

10月  红三军和红四方面军转战随县 ,意欲会合后挺进陕南 。

由于敌重兵的围追堵截 、其战略意图未能实现 。

11月  敌独立三十四旅七00团 、七0一团及6个保卫团围攻工农红军桐柏山游击大队 、红军伤亡100多人 ,周德宣带100多人突出围 ,接着又在淮河店战斗中失利 ,苏区全部陷落 ,祝林特别区委改为支部 ,武装整编为3 个中队 ,不久又开辟了周家寨 、出山店 、桐桥贩三块游击根据地 ,

11月1日  贺龙率红三军从随县大洪山 ,经洛阳店渡过涢水 ,由平林进入应山境内 。

1933年

5月中旬  在桐柏山地区分散的几支红军武装于桐桥畈会和 ,工农红军桐柏山游击大队长 ,周德宣为党代表 ,共有100多人 。

                                                                                       1934年                                                                              

4月  中共祝林支部在肖家畈举办抗日义勇军训练班 ,3期共训练青壮年200多人 ,组成桐柏山抗日义勇队 ,由王方甫任队长 ,配合红军游击队开展武装斗争 。

1936年

8月  鄂东北独立团越过平汉铁路再次到路西活动 ,在便衣队的配合下 ,乘敌不备 ,攻入大庙畈围寨内碉堡  

(资料由市档案局提供)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