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十堰市香菇产业扶贫考察的启示
  • 发布时间:2023-06-12 14:52
  • 信息来源:
  • 编辑:杨文明
  • 审核:杨文明
打印

关于十堰市香菇产业扶贫考察的启示

随州市农业局

为了加快我市产业扶贫步伐,促进贫困户早日脱贫致富,6月7-8日,我们组织有关人员到十堰市郧阳区、竹溪县、竹山县香菇产业扶贫情况进行了考察,现将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三县(区)香菇产业扶贫情况

(一)郧阳区。2017年2月,湖北裕国菇业股份有限公司在郧阳区成立全资子公司--湖北裕佳食品有限公司,作为在郧阳区开展产业扶贫的市场主体。同年,根据区政府规划,裕佳公司承建郧阳区杨溪铺镇香菇小镇一期工程项目。一期工程香菇种植规模100万棒,由裕佳公司集中制棒,农户集中种植,所生产的香菇由裕佳公司以高于市场水平的价格兜底收购,首批入驻的300户农户实现户均增收2万元左右。2018年,郧阳区委、区政府将香菇产业作为产业扶贫的支柱产业,拟在全区发展香菇1亿棒(两年内发展2亿棒),带动3万户贫困户脱贫。为确保目标顺利实现,裕佳公司与区政府达成深度战略合作协议,将在全区范围内承建100个乡镇集中制棒点、香菇小镇二期以及谭家湾食用菌产业园,投资规模超过10亿元,裕佳公司将为该区产业扶贫提供规划设计、建设施工、菌棒生产、技术服务、产品回购、精深加工、以商招商等全产业链的“一揽子”解决方案。

(二)竹山县。2013年,裕国股份在竹山县设立湖北裕源食品有限公司,主营干香菇加工和茶叶出口加工。裕源食品厂房占地面积170亩,迄今以完成投资约2.5亿元,主要用于建设4条食用菌加工生产线、6条茶叶加工生产线。其中,土地及厂房由竹山县政府采取“重资产”招商方式解决,裕源食品公司租赁使用,并约定在2020年前完成回购。2015年以来,裕源公司在竹山县城关镇、潘口乡、溢水镇、得胜镇、深河乡等10个乡镇先后建成20余个中小型食用菌种植基地或种植示范点,通过基地示范、合作社带头,引导带动农户发展,实现了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共完成袋料香菇种植1000万袋,带动3000多户贫困群众脱贫摘帽。根据竹山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2018年裕源公司还将承担该县3000万棒香菇的发展任务。

(三)竹溪县。2017年,裕国股份在该县设立湖北裕鑫食品有限公司,作为推动该县香菇产业扶贫的主要龙头企业。裕鑫公司占地面积约100亩,土地及厂房由地方政府按照“重资产”招商方式解决,生产设备投资由企业承担、政府给予担保贷款支持。2017年,在竹溪县政府5000万元产业扶贫项目资金及5000万元的扶贫贷款支持下,裕鑫食品在竹溪县发展香菇300万棒,带动1000户贫困群众增收,创下了“竹溪速度”。2018年,全县拟新发展香菇2000万棒,每棒政府给予企业1元补贴,并继续在香菇收购流动资金方面给予企业支持,裕鑫食品对购棒农户生产的香菇给予保护价兜底收购。

二、考察启示

(一)领导重视,产业扶贫投入大。考察了解到,这三个地方的党委、政府领导都十分重视产业扶贫工作,产业扶贫投入大。他们大招商招大商,他们先后都招进了我市的食用菌国家龙头企业--湖北裕国菇业,截至2018年三县(区)地方累计投入产业扶贫资金近50亿元人民币用于香菇产业发展。其中郧阳区30亿元,竹山县10亿元,竹溪县10亿元。而且以后每年各县(区)都将投入10亿元用于香菇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

(二)思路明晰,产业项目选香菇。通过房县和竹山县等多地多年的实践,十堰市这三个地方的党委、政府领导思路非常明晰,产业扶贫项目上,他们直接选择了香菇种植项目。房县也是从我市引进的香菇生产加工龙头企业,房县县委、县政府实施家庭产业扶贫新模式,引导龙头企业把“扶贫车间”办到乡镇、村组,做到“村村有产业、户户有项目、人人有事干”。据悉,2018年,该县完成建设20家香菇“扶贫车间”,每家车间安置不少于50人,年均为务工人员增收2000万元以上。

(三)支持力度大,扶贫产业结硕果。政府的支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支持企业兴建兴办龙头企业,裕国公司在这三个县(区)都成立了子公司,子公司的土地、建设、办公设施几乎都是由当地政府投资。二是建设乡镇集中制棒点,比如郧阳区今年建100个。三是建设产业园区,如郧阳香菇小镇以及谭家湾食用菌产业园。四是补贴菌棒生产,郧阳区对集中制棒的企业实施补贴,每棒补贴1元。为提升企业和农户的发展积极性,对裕源公司生产的菌棒,竹山县政府还给予每棒2元的补贴。有了党委、政府的支持,香菇产业项目在这几个县(区)到处落地生根结硕果,生产规模扩张迅速,比如郧阳区2018年规划生产1亿棒,2019年将生产2亿棒。

(四)一产带多产,产产长根基。随着香菇种植业生产的发展,相应的食用菌加工、收购、贮运、机械、农药、科研、就业、电商等等相关产业也将随之应运而生并不断壮大。一个新型的“一个龙头企业、一个产业园区、一个全产业链条”的发展新模式,将在十堰郧阳区、竹溪县、竹山县等等地的香菇产业扶贫领域得到实现,各产业也将落地生根,健康发展。

三、考察建议

随州香菇经过40年的发展,具有整体规模大、市场覆盖广、企业集聚强、外贸出口多等诸多优势,尤其是加工企业规模和外贸出口都处于领先地位,其中2017年随州香菇出口额6.5亿美元,占全国香菇出口额的20%左右,成为我市名副其实的富民产业、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市食用菌产业发展正面临一些风险和不可忽视的问题: 一是产品结构单一,多以干香菇出口与销售为主,一旦遇到市场波动,对整个产业影响很大。二是随着香菇种植利润降低和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全市香菇种植量呈下滑趋势。三是科研对接不足,菌种品种、精深加工等研发攻关能力明显薄弱,已难以适应市场发展需求。四是企业融资困难,满负荷生产和转型升级原动力不足。五是由于外地出口退税、设施配套等优惠政策的虹吸效应,出现部分骨干龙头企业和技术人员赴外地发展的现象,并呈扩大趋势。借鉴郧阳区、竹溪县、竹山县等等地的香菇产业扶贫经验,我们建议如下:

(一)组建专门组织机构,抓产业助扶贫。成立随州市食用菌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建议由市级领导任组长,相关单位领导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农业局,统筹全市食用菌发展。在市农业局内增设食用菌产业发展局,为市农业局的直属事业单位,专门负责全市食用菌产业发展的规划、组织、协调和管理工作。确保抓香菇产业发展,助力全市精准扶贫工作的落实。

(二)正确认识企业外扩,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近几年,我市有几个以香菇生产、加工、出口为主的企业,纷纷到十堰市、黄冈市、贵州省、湖南省等地去办分(子)公司,对此我们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一是外地因为精准扶贫或招商引资确实开出了十分优厚的条件,对企业的发展十分有利,所以企业外扩是一个历史的必然。二是企业外扩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完成了扶贫工作任务,助推了产业升级,对我市香菇产业的发展同样有促进作用。三是促进了我市农民增收。初步估计随这些企业到外地去的随州香菇技术人员有1000人之多,每人年收入在5--12万元;还有建筑工程技术人员2000之多,每人年收入在5-8万元。这些钱都将回到随州,增加了农民收入。四是促进了我市出口创汇。这些企业到外地去生产的香菇大部分还是以随州公司的名誉出口,增加了我市的出口创汇数量。

(三)出台落实政策,支持企业助力扶贫。财政政策:市级财政每年列支500-1000万元食用菌产业发展基金,重点用于食用菌菌种研发、种植环节的技术培训和标准化生产补贴等。金融政策:市财政要确保市金控集团有2亿元的食用菌发展融资担保专项额度,用于支持食用菌龙头企业发展。资金需求由市农业局、市商务局提出方案,市金控集团按相关程序组织实施。积极引导食用菌企业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争取市政府下属的城投、建投等融资平台建立发行服务食用菌产业发展的“绿色债”,拓宽融资渠道。奖励政策:政府过去出台的“出口1美元奖励1分钱(人民币)”一定要落实到位。还有有的地方政府原来给企业承诺的土地和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一定要落实到位,要最大力度的支持企业发展,支持香菇产业发展,支持扶贫工作。

(四)稳扎稳打,稳步推进我市香菇产业扶贫工作。综合郧阳区、竹溪县、竹山县等等地的香菇产业扶贫经验,结合我市实际,我们要坚持“一主(香菇)多辅,生态持续、创新转型、整体推进”的原则,按照“菌种优良化、基地规模化、栽培标准化、加工精深化、市场品牌化”的要求,把以香菇为主的食用菌产业进一步做强做大做实,稳步推进我市香菇产业扶贫工作。充分利用国家扶贫专项资金、地方(省、市、县)食用菌(香菇)专项资金,对香菇生产、加工、出口等环节给予支持,促进香菇产业发展,促进产业扶贫工作。

二〇一八年六月十二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