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带涢阁社区: 从“老破旧”到“样板间”的惊艳蝶变
  • 发布时间:2023-05-08 09:38
  • 信息来源:随州日报
  • 编辑:罗皓月
  • 审核:罗皓月
打印

抬头望天,老旧外墙“披”上新衣,悬在空中的“蜘蛛网”被捆扎集束;低头看地,坑洼路面变成漆黑的柏油路,居民车辆有序停放,游园绿化盎然成趣;走进楼道,杂乱无章的小广告被重新粉刷遮盖,家家门口干净整洁。
    这是记者日前在曾都区东城街道带涢阁社区看到的场景。城市更新将“老破旧”变成了“样板间”,共同缔造则为“样板间”赋予了烟火气。
    从解决居民房前屋后的“小事”着眼,发动群众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共同缔造带来的社会发展新风尚,正在带涢阁社区漫卷开来。
     邻里众筹20余万元 27岁“老楼”不再“添堵”
    小康小区建于1996年,现有房屋6个单元,居民84户289人。历经27年沧桑岁月的洗礼,小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设施每况愈下。
    “小区的下水道改造,由居民自筹资金、自己监工、自己管理,群策群力完成。自今年3月底改造完成后,小区居民幸福指数直线上升。”业主敖海艳高兴地说。
    敖海艳回忆,近几年,小区下水道堵塞返水问题频发,每到夏天污水外溢,气味非常难闻,影响小区环境和居民生活。
    “下水道改造是业主们急难愁盼的事。”小区党支部书记刘西全介绍。根据“民事民提、民事民议、民事民决”原则,业主们多次召开板凳会,商议改造下水道方案。
    之后不久,84户业主就筹齐了20余万元的下水道改造预算费。在下水道改造过程中,所有业主都参与其中,大家按照“出资出力、投工投劳”方式,有的负责监工,有的负责维护秩序,有的负责协调水表安装,有的负责现场垃圾清运……
    “小区下水道之所以能顺利改造,得益于业主们的充分商议、共同发力。”刘西全说。之前准备在外购买新房的业主,也都不走了,一单元有5户居民,对房屋进行了改造,准备在此颐养天年。
    “通过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居民的主人翁意识不断增强,同时,他们对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自豪感也在不断提升。”小区业委会主任刘晓玉说。
    带涢阁社区党委书记彭虎说,在下水道改造过程中,邻里之间走动频繁了,邻里关系融洽了,小区品质改善了,居民自治意识增强了,网格员做群众工作的能力也提高了。
     周六大扫除 按下人居环境“美颜”键
    “垃圾桶满了,请赶紧联系保洁员尽快拉走;楼道口有乱堆杂物,请业主尽快处理……”近日,记者走进百货小区,正当值的“小巷管家”潘大爷一边巡查,一边将发现的问题拍照发送至小区微信群。
    潘大爷告诉记者:“每周六一大早,我就开始在小区打扫卫生,我是党龄近30年的老党员了,维护小区的和谐美丽既是传播正能量,也是建设幸福家园。”
    百货小区现有住户56户,在楼栋长的带动下,每周六主动清理小区环境卫生的,从一个人变成两个人,再变成一群人,居民们从“要我做”变成了“一起做”。如今的百货小区,外表虽然陈旧,但辖区内环境卫生却一尘不染。
    “从社区干部带领打扫,到业委会排班轮流打扫,再到如今全体业主自发组织开展‘周六大扫除’清洁家园行动,居民从‘旁观者’转变为‘治理者、主人翁’,实现美好家园一起建一起管。”百货小区党支部书记徐宗文说。
    据了解,小区业主自发出资购买油漆,居民们通过“家家出人、户户出力”的方式,纷纷加入到楼梯粉刷行动中来。同时,小区通过组织开展“邻里情”交流活动,由居民自己推选楼长、门栋长,成立楼栋自管小组,形成楼栋自治公约,实现楼道夜间照明、轮流清扫、日常维护等常态化。
    “大家都参与到社区建设中来,小区环境更美了,咱们‘老小区’也住出了‘新幸福’。”老居民胡德荣忍不住夸赞。
    “精致城市需要精耕细作。”彭虎说,“未来将有更多居民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到小区的建设和发展中来,真正把小区当成自己温馨的家来建设、来打造、来呵护。”
     干群齐发力 协同共治持续“升温着色”
    近日,在月光池小区出入口看到,小车进出智能道闸自动识别,居民进入小区有序刷卡,人车分流秩序井然。
    月光池小区是一个20多年的老小区。以前,这里环境脏乱、停车无序。如今,粉刷墙面、聘请门卫、增设门禁系统、安装智能道闸和监控设施……小区借城市改造良机,带领居民对小区进行了改造,实现了小区由乱到治,居民由糟心到舒心,由怨声载道到认可支持的转变。
    “我提议新建一个居民活动室,大家伙儿活动空间更大些”“原来的路灯太耗电,很多都坏掉了,可以改成太阳能路灯”……在小区“民生茶会”上,居民们积极提出“金点子”,业委会成员认真记录。
    小区党支部书记杨和相介绍,自开展“饭点敲门”行动以来,小区业委会深入116户居民家中,收集居民意见70余条,解决了小区私搭乱建、环境卫生脏乱差、车辆乱停乱放、消防道不畅通等“老大难”问题,居民“幸福指数”和小区“颜值指数”双提升。
    而最让居民津津乐道的,是解决业主不动产证办理这件大事。“不动产证办理困扰了大家很多年,现在办好了,业主们安全感大幅提升,给业委会点赞。”居民谢文东竖起大拇指说。
    “小区事务看似不起眼,却构建起居民对美好生活的感知。”杨和相说。在月光池小区,一直活跃着一支党员先锋志愿服务队。他们由党员、退役军人、入党积极分子、志愿者组成,平均年龄45岁,是基层管理、社区服务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共同缔造’核心在共同,根本在让群众在‘人人尽力’中获得幸福感。只有让群众参与了全过程,才能在共同缔造活动中获得实实在在的满意感,从而实现政府治理、社会调节、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彭虎说。
    推进美好环境和幸福生活共同缔造,关注的是居民房前屋后点滴事,解决的是群众“微诉求”,给百姓带来的是“小幸福”,放飞的却是城市美好发展的大梦想。眼下的带涢阁社区,通过开展美好环境和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让社区人民的“幸福感”愈发清晰。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