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党的二十大代表热议绿色发展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 发布时间:2022-10-22 11:03
  • 信息来源:中国政府网 人民日报
  • 编辑:杨文明
  • 审核:李发兵
打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人心,绿色越来越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的征程上,如何持续推进绿色转型?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以什么为抓手?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如何落实到具体生产中?连日来,党的二十大代表们认真学习报告,结合工作实际,谈变化、说体会、话落实,共谋绿色发展之路。

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等调整优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可再生能源实现跨越式发展,光伏、风电等产业链国际竞争优势凸显,能源结构调整和减碳效果逐步显现。在风电行业,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应用不断涌现,形成了一个涵盖开发建设、设备制造、技术研发、检测认证、配套服务的完整装备制造产业链。

“我们将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促进煤化工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推进新能源全产业链发展,力争到2025年,新能源装机规模达到现有装机规模的12倍以上、超过5000万千瓦。”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委书记李理代表说,鄂尔多斯市将以“双碳”目标倒逼产业转型,以能源结构调整带动经济结构转型。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发展绿色低碳产业。这让我们备受鼓舞,也深感责任重大。”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武钢代表说,公司下一步将继续聚焦技术研发,大力推进风电产业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加快提升风电产业的制造水平和能力,将中国风电打造成为中国装备制造业的新名片。

从教数十年,重庆大学党委书记舒立春代表见证了能源领域转型升级。“多年来,重庆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致力于煤炭安全高效绿色开发与清洁利用科技创新,突破煤层气、页岩气、天然气水合物、地热能等低碳能源的开发利用新技术。”舒立春说,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我国能源规划提供技术支撑。

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推动重要江河湖库生态保护治理。

天津市静海区委书记刘春雷代表说,要深刻认识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绿色发展的重大意义,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继续在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等方面做文章,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

静海区产业结构调整和治污减排同步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向纵深发展:去年,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产值占比下降4.9个百分点;同时,实施精准减排绩效分级和重污染天气差异化管控制度,去年涉气企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下降13.2%。

“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集中力量攻克老百姓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着力推动水生态环境保护由污染治理为主向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协同治理、统筹推进转变。”贵州省安顺市委书记杨昌鹏代表说。

安顺市地处长江水系乌江流域和珠江水系北盘江流域的分水岭地带,是长江、珠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杨昌鹏介绍,近年来,安顺通过截污纳管、内源治理等措施,基本实现消除黑臭水体治理目标。去年,安顺17条河流21个断面均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水质达标率为100%。

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加快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科学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昔日“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如今成为“河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半个多世纪以来,塞罕坝人建起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目前,塞罕坝林场森林覆盖率达82%,每年涵养水源2.84亿立方米,固定二氧化碳86.03万吨,释放氧气59.84万吨,每年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达155.9亿元。

“生物多样性是生态系统稳定性、持续性的基本保障。国土绿化是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增强生态服务功能的重要举措。”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党委书记安长明代表介绍,塞罕坝森林、草原、湿地等多种生态系统,栖息着陆生野生脊椎动物261种、昆虫660种,还有大型真菌179种、植物625种等。“我们将强化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大力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不断增强生态系统碳汇能力。”

“我真切感受到,我们的祖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青海湖裸鲤救护中心研究员祁洪芳代表从事裸鲤资源救护、种质检测和生态环境监测等工作30年。裸鲤是青海湖生态链中的核心物种,2000年时资源量不足3000吨,通过多年保护,如今,青海湖裸鲤资源量已是保护初期的42倍。

目前,青海正聚力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下一步,我们将积极探讨气候变化对青海湖裸鲤生存的影响,强化水生生物监测手段,提升增殖放流效果评估手段,维护好青海湖生物多样性。”祁洪芳说。

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

“只有把新的能源和产业‘立’起来,调整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才有‘破’的基础。既要扩大新能源开发利用规模,确保‘立得住’;也要加速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驱动绿色低碳技术发展和加快推动产业转型,确保新能源‘立得稳’‘立得好’。”武钢认为,“要在推进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确保能源安全的同时,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逐步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这是我们未来的努力方向。”广东能源集团韶关发电厂安全生产管理部副部长侯金彦代表介绍,韶关发电厂10年间先后对发电设备进行了一系列技术改造,电力生产过程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节能降耗减排已然成为企业绿色低碳发展的必答题。”侯金彦表示,“我将与同事们一起,积极扎实推进煤电节能降碳改造、供热改造和灵活性改造三改联动,为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力量。”

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在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道路上,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努力在推动绿色发展上实现更大进展。(记者 丁怡婷、张璁、黄超、刘新吾、白之羽、戴林峰、王瑨、常钦、王昊男、王梅、杨彦帆、张枨)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