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府河镇涢潭铺村—— 19户凑102万建大棚奔富路
  • 发布时间:2023-02-09 08:47
  • 信息来源:随州日报
  • 编辑:黄振忠
  • 审核:黄振忠
打印

“招股书发出第二天,就有村民报名并打款入股,还有脱贫户主动到村办公室要求入股。19户凑了102万元,我们就开始建大棚。”2月6日,在曾都区府河镇涢潭铺村蔬菜种植基地,村党支部书记姜伟向记者讲述村民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热血逐梦故事。
  基地位于淅孛公路边,交通便利。10个钢构蔬菜大棚整齐排列,每个棚高5米、宽20米,总面积60亩。棚内,青茄植株上挂满了饱满的青茄。一大早,10多名村民采摘、称重、装箱,姜伟现场协调,大家有说有笑地忙碌着。
  近年来,在乡村振兴的大浪潮中,涢潭铺村不少能人返乡,开展特色种养殖,稳步增收致富。80后的姜伟便是典型。种大棚蔬菜4年来,一家人的日子越过越红火。2021年,作为村民公认的致富能手,他被选为村党支部书记。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关键。村集体经济不能一直是零,无法外出打工的村民也需要增收的路子。村党支部书记在大棚蔬菜种植方面有现成的种植技术、管理经验、市场销路,一合计,村“两委”决定发动村民一起建大棚种蔬菜。去年3月,村里发出招股书。
  “怕没人响应,当时和村里一位党员乡贤提前说好了,如果没有村民愿意出资,他就来兜这个底。”姜伟开心地笑着说,“没想到招股书一发出,村民非常积极,踊跃报名。”
  姜红涛10万、黄强10万、雷义德5万……每户出资2至10万元不等。半个月内,19户凑得102万元。60多岁的脱贫户姜存国特意来到村办公室,拿出2万元加入。“谁也不想一直受穷,姜伟他会搞大棚蔬菜,跟着他干,放心!”姜存国说。
  102万元启动资金到账,涢潭铺村蔬菜大棚开建。去年3月动工、8月建成,9月下苗,全部种青茄子,11月底开始采摘。截至目前,已采摘卖出青茄10多万公斤。
  建设过程中,资金不够,有能力的村民贷款追投。目前,该村蔬菜大棚产业已投入300多万元。除村民投资,曾都区乡村振兴局扶持资金52万余元作为村集体入股,保证村集体增收。涢潭铺村成立产业发展专业合作社,社员就是出资的19名村民。
  “青茄子是随州的品牌,这大棚是第10代钢构式大棚,抗大风大雪能力强。茄子现在长势也好,大家铆足了劲,精气神十足,一起奔好日子。”姜伟说。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