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姜家棚村:乡村合作公司拓宽强村富民路
  • 发布时间:2022-08-04 09:00
  • 信息来源:随州日报
  • 编辑:涂小丽
  • 审核:涂小丽
打印

近日,在随县安居镇姜家棚村蔬菜基地,不少村民正在大棚里采摘茄子,炎热的天气挡不住他们丰收的喜悦。
  近年来,姜家棚村“两委”带领村民发展紫草、香稻种植,但不便耕作的山坡还是长满杂草。今年,姜家棚村对村集体所有的资源资产进行了全面清查,清理出闲置废弃房屋土地60亩,开发出荒山、荒坡、荒滩700余亩,并对清理出来的资源资产进行了重新规划和产业布局。经过多方论证,引进了一千零一夜公司,在荒弃的山坡建设苗圃基地,推动荒山变青山、青山变金山。
  如今,姜家棚村在2组、4组和7组,共发展苗圃基地52亩,昔日的荒山荒坡正一步步变成“绿色银行”。姜家棚村党支部书记范祖纯说:“我们将清理出的700余亩土地,以每亩每年270元的价格流转给公司,荒山荒坡荒滩每年给村集体创收20万元。”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和关键。今年3月,姜家棚村以村经济合作社为主体,将集体资产资源作价,多名村干部出资,号召农户参与,筹措资金,注册成立了乡村合作公司——“随州市石家畈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发展大棚蔬菜为主,紫草、香稻、苗圃等多个农业产业项目齐驱并进。目前,该公司旗下共有80亩72个钢管大棚、42亩香稻种植基地、39亩紫草种植基地等,每年纯利润可达50万元。乡村合作公司的创办,有效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让农民深度融入产业链、价值链,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村里富了,村庄美了,外出打工的人纷纷返乡就业,共建共治共享美好家园。姜家棚村村民王锋本在外地务工,村里成立乡村合作公司,重新整合利用闲置土地,王锋家的地被利用起来,他也回乡在公司务工。“土地流转给村合作社,一亩田一年650元,村集体还给我们配股,在蔬菜基地、香稻基地每天都有活干,一天100元到120元,公司每个月发给我大概七八千块钱,比在外面打工还要强!”王锋乐呵呵地说。
  姜家棚村的变化,是安居镇发展乡村合作公司、壮大村集体经济的缩影。安居镇镇长吴顺说:“我们将立足各村资源禀赋,成立乡村合作公司,带领全镇老百姓共同增收致富,让村民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