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匠心独运绘图腾 ——广水市骆店镇鲁班新村乡村振兴纪实
  • 发布时间:2022-08-02 08:57
  • 信息来源:随州日报
  • 编辑:涂小丽
  • 审核:涂小丽
打印




  田野青青,流水泠泠;微风拂处,绿浪滚滚。7月28日,虽然天空下着雨,但在通往广水市骆店镇鲁班新村的公路两旁,整齐的绿化带上,翠绿中点缀着点点暗红,在雨中别有一番风景。走进鲁班新村,随处可见干净平坦的道路、娇艳欲滴的鲜花、错落有致的房屋、色彩各异的墙绘……村在画中,画在村里,一幅充满生机的美丽乡村新画卷展现在眼前。
  鲁班新村原名为鲁班村,2006年鲁班村与长山村合并,更名为鲁班新村。全村辖12个村民小组、865户、2593人,共有耕地面积3030亩,版土面积4.4平方公里。
  相传,春秋战国时期,鲁班应楚王之邀,从鲁国前往楚国都城郢,帮助楚国建造攻城机械。鲁班前往郢城的路上,正赶上长江梅雨季节,因不适应湿热的气候,在路上染病,该村一雷姓村民发现了奄奄一息的鲁班,便将他带回家悉心照料。雷姓村民的善良、勤劳感动了鲁班,病愈后,鲁班决定将木工手艺传授给他。鲁班的技艺让村民大为惊叹,便纷纷来拜师学艺。鲁班走后,这一带村民靠从鲁班手里学到的精湛技艺,过上了富裕的生活。后来,鲁班过世,村民悲痛万分,自发在村里为鲁班修建了一座坟墓,把当时他送给村民的工具藏在墓里,还将村子取名为鲁班村。
  行走在牌行湾,但见新中式风格的沿湾立面延伸,复古文化砖、仿古瓦檐、经典的中式回字形浮雕、祥云图案相映成景,十几处整面墙体,或浮雕标语、或写意绘画,气韵流畅,古朴庄重,简约大气。村里的长者告诉记者,这里就是当时鲁班殿的范围。
  “诗意田园,鲁班新村。”村里古色古香的影壁小景观上的标语彰显着村民的梦想。
  近年来,鲁班新村争取财政专项资金400多万元,撬动民间资本近3000万元,大力实施形象提升工程。硬化乡村道路13公里,整修塘堰10口,安装路灯65盏,建成文化广场3处,粉刷墙体1.2万平方米,路旁植树2.5万株,新建公厕6个,购置垃圾箱25个、分类垃圾桶1450个,聘请11名保洁员,实现垃圾集中清运处理。
  来到鲁班文化广场,记者感受到浓厚的鲁班文化氛围。鲁班精神展览长廊上雕梁画栋、彩金描绘,各类匠具整齐排列。鲁班大师手持匠斧的画像纷外醒目,他是鲁班新村的标志和象征,更是文化展示背后鲁班新村的硬实力。
  鲁班新村党支部书记丁伯安告诉记者:“建设鲁班文化广场,旨在从筚路蓝缕创业史中汲取力量,弘扬‘勤奋传承、精益求精、诚信敬业’的鲁班精神,传承鲁班文化,锻造建筑产业长板,重塑竞争新优势,引领鲁班新村的未来发展。”
  “广场整体设计体现了‘建筑之乡’对传统建筑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彰显了人们对理想生活环境的追求。在这里,白天可享受广场的美景,晚上可欣赏流光溢彩伴随欢声笑语的和乐画面,感觉家乡越来越美,乡亲们越来越幸福了。”村民雷文良高兴地对记者说。
  建筑业已成为鲁班新村名副其实的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富民产业。近年来,该村在全国各地从事建筑业的老板达28位,带动60%以上的强壮劳动力参与建筑行业,他们用双手筑起了“鲁班建筑”品牌。仅此一项,全村年均建筑收入达1200万元。
  两足踏遍地北天南,双手盖起高楼大厦;树起摘星脚手架,揽金造福桑梓地。建筑业已经成为鲁班新村强村富民的“钱袋子”,鲁班精神更成为鲁班新村新时代的图腾。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