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乡村秀美幸福来 ——曾都区万店镇新中村乡村振兴探访
  • 发布时间:2022-08-02 08:53
  • 信息来源:随州日报
  • 编辑:涂小丽
  • 审核:涂小丽
打印




  
  7月下旬,记者从曾都区万店镇区出发,沿着蜿蜒的万岩公路向东北方向驱车12公里,便来到山清水秀的新中村。走进村里,村道干净整洁、路灯栉次比邻、墙绘色彩艳丽……一幅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图景铺展开来。
  攀行在新中村的高山上,清脆的鸟鸣在山谷间回荡;放眼望去,乡下田野绿意葱茏,村民在田间劳作,笑容挂在嘴角、幸福写在脸上……
  新中村位于万店镇东北部,版图面积约20.7平方公里,辖9个村民小组、16个自然湾、486户、2003人,拥有耕地面积5345亩、山林面积18500亩,是万店镇典型的“边远村”。与许多山区村一样,新中村也曾面临产业不振兴、农民不增收、农村没活力的窘境,被列为省级深度贫困村。
  “我们村能有今天的变化,得益于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强力推动,靠的是集体经济同特色产业的深度融合。”新中村党支部书记王金星深有感慨地对记者说。
  近年来,新中村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抓牢产业振兴“牛鼻子”,合理调整产业布局,大力推进高效农业、集体经济、休闲旅游、生态文明等建设,积极探索产业发展新路子,不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筑牢乡村振兴基石,逐步实现村美业兴民富。
  来到3组下河塆,只见道路平坦整洁,堰塘波光粼粼,土地平旷,屋舍俨然,花草树木点缀其中,好一幅优美的田园景象。
  “过去,堰塘边堆满垃圾,塞满淤泥,长满杂草,道路旁有很多旱厕,一到夏天,蚊蝇乱飞,臭味熏人,晚上都不敢在门口纳凉。现在好了,堰塘治理美化、房屋粉刷一新后,村庄就像大花园,环境变美了,村民的活动也丰富起来。夜间,有的村民在堰塘边休闲散步,有的在文化广场跳起广场舞,孩子们在一旁嬉戏玩耍,好不热闹。”谈起下河塆的变化,王金星如数家珍。
  2021年初,新中村投入资金59万元对3组下河塆实施美丽乡村打造,通过排水扩建、清淤扩容、美化绿化等措施,对塆内环境进行综合治理。村民王金保说:“通过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现在村里的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变得水清景美、人气提升,我们正享受着乡村振兴带来的满满幸福感。”
  坚持建管并举,抓好长效管护,才能让优美环境可持续。新中村购置垃圾箱27个、农户分类垃圾桶960个,并聘请19名保洁员负责对全村范围进行常态化保洁。村干部还经常到村组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提高村民环保意识,共同维护村庄环境整洁。
  行走在新中村,通畅的村道、清澈的池塘、自然的景色、悦目的墙绘……无论是村头还是巷尾,都给人一种自然、整洁、舒爽的感觉。近年来,新中村不断加快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居环境专项整治行动,扩宽硬化乡村道路18.5公里、公路沿线3.5公里种植花草,整治塘堰102口,安装太阳能路灯65盏,建成文体广场3个,栽植景观树木2万余株、新建公厕5个、农户改厕258户……
  村庄美了,村民富了。去年年初万岩公路打通后,交通更加便利,村民发展种植养殖积极性也更高了。村里有规模养牛户6户,规模养猪户11户,规模养鸡户7户,规模养羊户5户,发展香菇种植20万棒。2021年,村民人均收入达到19000元。该村还着力做大做强特色产业,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目前,已建成百头养牛基地、120亩天丁药材种植基地和100千瓦光伏发电站。去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30多万元。
  奋楫前行,蓄势待发。时下,新中村正举起如椽大笔,擘画着乡村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的新图景,一条农业兴、农村美、农民富的道路越走越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