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美村”与“富民”的精彩律动 ——随县洪山镇桥河村乡村振兴实践探访
  • 发布时间:2023-05-08 15:01
  • 信息来源:随州日报
  • 编辑:黄振忠
  • 审核:黄振忠
打印



  
  

片片绿色连绵不绝、阵阵清风沁人心脾、条条村道干净整洁、栋栋民居掩映在青山绿水间……“五一”前夕,记者走进随县洪山镇桥河村,赏心悦目的美丽画卷迎面而来。
  桥河村位于大洪山西部,距洪山镇区15公里,与枣阳、钟祥毗邻。G346国道、麻竹高速公路穿村而过。全村辖6个自然小组,556户2078人,版图面积12.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5345亩、林地6546亩、水面1216亩。
  伴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号角,桥河村正朝着“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目标全力奋进。近年来,该村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整治交通环境、居住环境,完善配套功能,努力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生活水平。先后被授予“湖北省生态文明村”“随州市宜居村庄”“随州市美丽乡村示范村”,蝉联洪山镇“十强村”。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该村整合财政奖补项目资金400多万元,撬动社会资金3000多万元,对中心居民点进行了“硬化、亮化、绿化、美化、净化”建设,对全村的卫生环境进行全面整理。
  每当夜幕降临,桥河村文化广场灯火通明,男女老少齐聚一起或散步聊天,或和着动听的音乐节奏翩翩起舞。为给村民提供一个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村里筹资70余万元,新建篮球场地涂胶400平方米,安装广场聚光灯1盏,体育器材12套。
  记者在桥河村看到,一排排特色图案装饰的房屋、一条条平坦整洁的道路、一座座古朴典雅的亭子……整个村庄美丽如画,“颜值”今非昔比。
  近年来,该村投入资金90余万元。硬化乡村道路14200平方米、铺垫砂石1500立方米,铺设彩砖1600平方米,兴建凉亭2个,民房立面装饰10200平方米,瓦面喷漆9200平方米,整修粉刷了村党群服务中心。还先后投资150多万元,兴建文化墙160平方米,在306省道沿线居民点两侧安装太阳能路灯56盏,安装下水道1200米,建花坛82个,栽植各种景观树33000棵。
  “通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让我们的居住条件一下子上了个台阶。以前是旱厕,现在村里帮我们改成水厕,既干净又没有异味。”说起乡村振兴,四组村民张道菊不禁竖起了大拇指。
  环境也是民生。桥河村党支部书记刘洋告诉记者,为提升乡村“颜值”,该村坚持把人居环境建设放在首位,统筹抓好“山水林田”四大要素,启动生态文明示范村创建,真正使农村生态好起来、环境靓起来。在公共环境卫生、“厕所革命”和“美丽庭院”星级户评选活动等方面狠下功夫。先后投入资金50多万元,购置分类垃圾箱250个、垃圾桶86个,配备专职保洁员10名。
  既要村庄美,更要村民富。桥河村率先成立了乡村合作公司,引导村民发展油茶、油桃、玫瑰李等林果基地1800余亩,种植香菇22万棒,播种小麦3200亩,种植香稻500亩,饲养鸡鸭2.5万只。村“两委”还招引在外经商能人商照存返乡创业,兴办明益五金制品有限公司,年为村集体分红5万元,还常年安排村民100余名在公司务工,人均年收入达5万余元。2022年,全村实现国民生产总值4200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9230元。
  美丽山水与美丽经济相融合,美丽生态与美丽乡村共成长,美丽环境与美丽生活相和谐。如今,乡村振兴的步伐在桥河村越走越稳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