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坚持因地制宜 做优“土特产” 业
  • 发布时间:2023-08-14 13:54
  • 信息来源:随县三里岗镇
  • 编辑:杨文明
  • 审核:杨文明
打印

产业兴则农村兴,农村兴则国家旺。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要落实产业帮扶政策,做好“土特产”文章。念好“土”“特”“产”三字经,关键要“土”字立基、“特”字立命、“产”字立魂,使之成为打开农民增收致富的“金钥匙”,是摆在乡镇面前的重要课题。

“土”字立基,打牢根基。“土”即是乡村的土地、中华文明的瑰宝,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记忆。“王孙公子谁为君,平分秋色共长云。”乡村振兴根植于乡土,三里岗地处大洪山腹地,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有霜期短,地理空间大,土壤的成土母岩主要为花岗岩、花岗片麻岩、凝灰岩、千枚岩和红砂岩等,适宜香菇原料栎木生长。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生命如此,产业亦然。遵循自然规律,因地制宜,利用栎木资源种香菇,把“好资源”转化为“好产品”,把“好产品”转化为“好品质”,把“好品质”转化为“好品牌”,坚持从“土”出发,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提高乡村生态环境质量,打牢因地制宜具有独特土产品品牌基础。例如东北的人参、陕西苹果、新疆葡萄,市内的蜜枣、“三白”、大蒜等,无一不是立足本土资源禀赋。三里岗在做好“土特产”文章中。深入挖掘乡村多元价值,利用当地风俗、风情、风味,经过四十多年艰辛探索发展香菇“土味”产业,原汁原味的体验感和元素符号备受市场青睐,产品供不应求。三里岗也因香菇名声鹊起,成了“中国香菇之乡”“ 中国香菇出口大镇”,通过了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高峰时,年种香菇8000多万棒(袋),年为菇农创收12亿多元。曾多次斩获全国乡镇出口创汇桂冠。2022年香菇出口创汇3.2亿美元,成为全省乡镇第一,为乡村居民提供了丰厚的收入,使他们有种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的乡愁感。

“特”字立命,做强品牌。得特色者得天下。近几年,三里岗挖掘香菇药食同源的珍贵价值,不断研究开发,生产加工具有三里岗特有的香菇产品,香菇酱、香菇脆片、香菇辣条、香菇多糖、香菇调料、香菇提取液、香菇饮品等,产品频频在央视上热播,吸引海内外游客打卡品尝。藕发莲生,必定有根。绿色是三里岗的底色,生态是三里岗的富矿,利用生态环境优势,做大做强特色香菇品牌,打造地域“金字招牌”。得益于掌握了“特”字流量密码,以其独特的美味和吃法给人别样的味蕾享受和差异化感观,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和市场,让传统的餐饮业焕发出勃勃生机。由此可见,下足绣花功夫,做大香菇品牌,在高质名牌美味上追求“唯一份”“限量版”。让“金名片”成色更足、更亮,促使三里岗香菇产品火爆出圈,变为“金疙瘩”。

“产”字立魂,构建链条。“心之精爽,是谓魂魄;魂魄去之,何以能久?”延伸产业链,构建完善乡村产业上下游链条,不仅为拓宽农民增收致富立魂,还能促进新产业新业态发展。通过强链、补链、延链、优链、数智的方式提升产品效益,由单一产品向多元化、即食化产品拓展,探索高质量的生产链、供应链、销售链、价值链,把“小香菇”做成“大产业”,带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助力现代农业体系建设,促进乡村振兴,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同时加大龙头企业、合作社、乡村合作公司的引领力度,将菇农抱团成链,打造互利多羸的命运共同体。(沈晓鹏随县三里岗镇党委书记)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