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
繁
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中国政府网
湖北政府网
登录
|
注册
线下政府信息查询
微博
微信
关注随州政府网
繁體
无障碍阅读
搜索
热门搜索:
公共资源交易
公积金
出国
首页
政府领导
政务关切
随州发布
政府信息公开
政务服务
公众互动
政务新媒体
走进随州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
>
2021年专题
>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
党史人物
【党史人物】战地办学育栋梁 ——追忆解放战争时期江汉公学校长郑绍文
发布时间:2021-03-06 08:50
信息来源:
随州日报
编辑:杨文明
审核:李发兵
打印
随州日报全媒记者 包东流
3月3日,随县洪山镇双河学校,正是下课时间,沐浴着温暖阳光,学生们嬉笑打闹,朝气蓬勃。教学楼与学生宿舍之间,江汉公学纪念碑静静伫立。
这里是江汉公学旧址所在,解放战争时期,千余名军政干部从这里奔赴各地,献身革命事业。
据史料记载,1947年12月,解放战争转入战略进攻阶段,晋冀鲁豫野战军12纵队和中原独立旅在黄安县(今红安)合并,组成江汉军区,同时成立汉江区党委、行署。不久,江汉解放区领导机关来到大洪山茅茨畈、双河一带,区党委、行署及军区司、政两部驻进了双河周家大湾。1948年2月,江汉公学在双河筹建,3月初开学,校长由江汉行署主任、江汉军区副政委郑绍文担任。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记者来到随县洪山镇周家湾村,寻访这位革命先辈的足迹。
郑绍文,1905年出生于四川省潼南县的一个地主家庭,早年求学于北京农业大学,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走上革命的道路。
根据刘邓的指示,江汉军区肩负着“消灭敌人,土地改革”的使命从黄安出发,所向披靡。打入随县以后,针对柳林店一带出现违反土改政策、急性土改、乱打乱杀的现象,郑绍文提出了“正确执行中央的土改政策,应当纠正过急过左的土改工作”的意见。不久,《新华日报》上发表了任弼时所写的《土改中的政策问题》一文。文章见报的当天夜里,军区、区党委就向各地传达了文章的精神,及时制止了乱打乱杀的现象。1948年4月,为了总结急性土改的经验教训,彻底纠正“左”的错误,江汉区党委在双河召开会议,决定以军区和行署名义发布一个“联合”布告,布告是郑绍文根据1944年李先念同志的“外围区工作指示”写的,布告指出,即使是富农、地主,只要为我军工作,也可算作本军人员,一律加以保护。布告发出后,离家出走的富农地主纷纷归来,工商业日渐兴旺,军队和地方的同志也心情舒畅。
郑绍文一向强调知识分子政策的重要,提倡要把知识分子争取到革命队伍里来,扩大干部队伍,提高干部素质,适应革命形势大发展的需要。1948年3月,江汉解放区培训干部的基地“江汉公学”开学。郑绍文除运筹江汉军政大事外,还每期亲自授课,给学员讲授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组织学员参加群众运动和劳动锻炼,培养学员的阶级观点、群众观点和劳动观点。他通过现身说法和循循善诱,将一大批有一定抱负的知识分子培养为革命干部。到1949年7月,江汉公学共办了4期,培养出1200多名党的干部,解决了当时干部不足的问题。
当时郑绍文虽身兼要职,能征善战,功劳显著,却自我要求非常严格,过着清贫的生活。周家湾村老人回忆,当年他穿的是用柳树皮染绿的土布军装,破了烂了,就请乡亲帮他缝缝补补;从地主家缴来的一块大牌匾,下面垫上砖头,就是他的办公桌。对老百姓,他关爱有加,新中国成立前夕,江汉军区离开双河,周家大湾全体村民挥泪送别郑绍文及他的战友。
新中国成立后,郑绍文历任中南行政委员会副秘书长、最高人民法院中南分院院长、司法部副部长。1979年任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党组成员。1984年中央批准他享受正部级待遇。他是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人大代表,中共八大、十二大代表,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常委。1993年10月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分享到:
上一篇:
红心“女将”陈少敏
相关信息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随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
放弃
继续访问
您的浏览器版本太低!
为了更好的浏览体验,建议升级您的浏览器!
继续访问
升级IE
安装 Chrome
辅助线
高对比
页面放大
页面缩小
局部放大
语音指读
重置
帮助
关闭
提示:在页面中移动鼠标,此处将突出显示相应文字。
×
繁体
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