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强化流域治理 构筑鄂北屏障 ——五论全力打造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
  • 发布时间:2022-07-27 09:02
  • 信息来源:随州日报
  • 编辑:黄振忠
  • 审核:杨文明
打印

神农风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纵观华夏史,也是一部治水的历史。湖北江河湖库众多,治荆楚必先治水。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将全省划分为长江、汉江、清江3个一级流域和府澴河等16个二级流域片区,以推进流域综合治理。
  府澴河发源于随州,我市86%的版图面积位于府澴河流域之内。因此,随州担负着维护武汉水安全、长江水生态的重要保障和重大联动空间的重任。
  市委五届四次全会提出,“强化流域治理,加快构筑鄂北屏障”。从全局计、为长远谋,这是守住流域安全底线,确保江河安澜、社会安宁、人民安康的随州担当,为随州加强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提升流域综合治理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作为府澴河的源头,随州要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围绕府澴河流域确定综合治理“底图单元”,通过强化治山理水,加强上下游统筹、左右岸协同、干支流互动,以底线思维统筹做好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文章,确保“一渠清水东送、一脉青山长秀”。
  要统筹水安全设施建设与农业灌溉水利建设。随州山地丘陵多,山洪灾害易发多发。要盯紧水库、堰塘、河道等水利工程和山洪灾害重点部位,实施水旱灾害防御、河库综合治理等项目,完善流域防洪工程体系,补齐城市防洪排涝短板,提升水旱灾害防御能力,科学谋划建设“随州安澜”现代水网,守住水安全底线。以府澴河流域系统治理工程和鄂北、鄂中丘陵区水资源配置工程为重点,加快推进重大水利项目建设。以县为单位完善城乡供水规划,实施一批农村供水保障工程,推动农村供水保障提档升级。
  要统筹水资源利用和产业布局、城镇建设。随州是典型的“旱包子”地区,除鄂北水资源配置工程外无客水入随,人畜饮水、生产用水、生态补水压力较大。要把水资源作为最大刚性约束,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合理规划人口、城市和产业发展,促进干支互济、两岸协同、产城融合、城乡一体。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依托“生态+旅游”“生态+康养”“生态+农业”发展路径,加快将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推进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创建海绵城市、节水型城市。
  要统筹水环境保护和城乡人居环境建设。抓好大洪山麓、府河源头水源地保护涵养,持续改善流域生态环境、生态功能,整体提升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功能性,守住水环境安全底线,擦亮水生态底色。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树立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严格落实河湖长制、林长制,实施“绿满随州”提升行动,推进矿山生态修复,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建立完善的“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统筹推进生态修复治理,系统推进污染防治,全面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筑牢鄂北生态屏障,争创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渠首一滴水,家国万里情。我们要高度重视治山理水的责任,重塑人水关系,尊重自然规律,使之真正“善利万物而不争”,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质增效,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